今天是:

社情民意您当前位置:首页 >>政协业务 >>社情民意

加快矿产资源普查 走可持续开采之路

编辑:admin     来源:榆林市政协    点击数:426次     时间:2010年08月19日
     榆林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资源的开发带动了全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如何整合全市矿产资源,做到科学合理开发,做到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当然我市在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中做了不少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原因,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工作形势依然严峻,整顿和规范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一)对矿业权思想认识不到位。少数基层政府和一些干部矿产资源属国家所有的观念不强,对矿业权有偿取得和依法办矿认识不足,保护、节约、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意识淡薄,不能正确处理国家、地方和企业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二)地质勘查程度低,矿产资源家底不清。现在所使用的矿产资源地质勘查资料大多为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普查资料,矿床勘探程度低,数据不翔实,普查范围小,矿产储量不明,家底不清,不能适应矿业经济发展需要。
      (三)矿业权市场发育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一是探矿权、采矿权取得的方式不规范。探矿权、采矿权的管理是矿政管理的核心,探矿权、采矿权的取得应以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等市场运作方式为主,而目前我市的探矿、采矿业者许多都以协议方式取得探矿、采矿证。在地质勘查程度低、资源储量不明的前提下,失去了科学评价的依据。二是部分探矿权人圈而不探。目前,我市急需探矿区块多,由于受审批权限、资金、技术、人才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很难处理好圈而不探、跑马圈地等问题。此外,以采代探,乱采滥挖,采富弃贫,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的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存在;已经整合完的矿区还存在着管理不规范、条块分割、监管不到位的问题。
       建议:
      (一)认真回顾总结我市资源开发以来取得的成功经验,尽快对全市矿产资源进行全面普查,摸清家底,聘请高端人才为榆林编制资源开发、保护和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对油、气、煤、盐要做到科学、合理、有序的开采。
      (二)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保护和节约资源的良好氛围。我们要采取各种方式,加大《矿产资源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和保护节约资源的重大意义。同时,全力抓好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部门的法律法规学习和培训,使执法队伍熟知法律、掌握法律、运用法律,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
      (三)继续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一要进一步打击乱采滥挖、无证勘查开采违法行为。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对梳理出的问题,定人员、定责任、定方案、定时限,坚决打击乱采滥挖等违法行为。二要把整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黑除恶专项行动结合起来,重拳出击。三要坚决关闭破坏环境、污染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采矿企业。要加大对全市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采矿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
      (四)建立和完善矿业权市场。按照矿产资源分类、分级管理的要求,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公正、公平、公开和竞争有序的矿业权市场。大力推进探矿权、采矿权一级市场建设,积极推行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严格规范矿业权二级市场,制定和完善矿业权有序流转的相关制度,加强对探矿权、采矿权流转的全程监管,防止违法操作。
      (五)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监管责任机制。围绕整顿和规范工作,进一步完善项目核准、生产许可、安全许可、环评审查、企业设立等各项矿产资源开发的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各个环节的监管。严格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准入制度,建立健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监管责任体系,建立矿产资源违法违规案件联合执法机制,进一步提高矿产资源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水平。
      (六)建立采矿环境恢复补偿等制度。加强对采矿生态环境监督管理,按照“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明确治理责任,保证治理资金和治理措施落实到位。采取“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办法,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实行多渠道融资,加快废弃矿区的环境治理与恢复进程。同时,要建立健全矿区安全生产保证金制度,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七)建立落实资源管理的长效机制。要进一步从体制和机制两个方面入手,不断加大对矿产资源管理的组织领导,完善政府领导下的相关部门联合执法机制、目标责任机制、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机制,建立矿产资源监管责任体系。

                                                                           市政协委员:贺启鹏  刘培金  李万平
供稿: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
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       联系电话:0912-3598656       传真: 0912-3598676
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09011148号-1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访问人次:3348118

执行时间2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