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提升榆林文化软实力的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里多次提到文化一词,充分显示了中央层面已经开启了建设文化强国的伟大征程。陕西的历史底蕴、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举足轻重,而榆林作为陕西经济第二极和文化大市更是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和底蕴。近年来,榆林大力推进文化强市工作,但是在文化软实力层面还存在较多短板和空白。
一是优质文化资源缺乏深度挖掘。榆林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光荣的革命历史,例如世界十大考古新发现——石峁遗址、匈奴古都——统万城遗址、杨家沟革命旧址、小河会议旧址等,但是长期以来缺乏系统开发,各县各单位各自为战导致丰富的文化资源未能转换为强大动能。以石峁遗址为例,作为新时代东亚地区规模第一的巨型城池遗址被誉为“中国的庞贝古城”,多年来的文旅开发仍旧试图以门票为主要卖点,未开发出高品质文化产品。
二是资源整合度较低,产品业态单一。榆林全域现有大型文化企业均为国企,行政思维背景下创新动力不足,各企业没有立足特色文化资源衍生优秀文化产品,业内人员高度迷信“高投入”,几乎都长期依靠政府输血。榆林全域境内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未能进行一体化规划、一体化建设、一体化运行,文旅IP缺乏塑造推介。
三是榆林讲不好榆林故事。榆林地处黄土高原北部,是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的重要萌发地,历史上长期处于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碰撞地带,曾是中原、西夏、鲜卑和匈奴文化的交汇地带,坐拥历代长城1800余公里,产生过柳青、路遥等著名文学家,也产生了治沙英雄石光银、人民好医生路生梅等一批先进模范,但是利用榆林故事出彩的却不是榆林人,榆林讲不好榆林故事已经成为榆林文化影响力脆弱的瓶颈。
为此建议:
一要深度挖掘榆林文化内涵。榆林应邀请专家、学者围绕各文化资源、历史沿革、人文传说等方面进行梳理、发掘,让榆林故事成体系、有系列、有温度,并以市民讲堂、公益讲座等方式进行系统传播,让更多市民游客了解榆林的历史文化底蕴,不断提升榆林的文化品位。
二要整合资源,丰富产品业态。在做好文物保护的前提下,整合利用好文物资源,一是开展公益性展览(常设展览和临展)作为展示榆林的窗口,并推出“特色研学之旅”等优质旅游品牌,丰富景区游览内容;二是加强文创展示,围绕榆林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创新研发一批市场认可度高、实用性强、地域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开展集中展销,引人眼球;三是做好商业化运作,提升景区导览服务水平,满足市民游客的旅游及附属需求。
三要三位一体讲好榆林故事。榆林各类媒体应在充分挖掘榆林文化内涵的背景下致力于发出榆林自己的声音,按照“一体化规划、一体化建设、一体化运营”的总体思路,对各文化资源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基于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体验+互动+旅游+文化”文旅融合新模式。例如应培养推广宣传榆林本土各行业的优秀领军人才,全力推动榆林文化走出去,由榆林人向国内外展示榆林独特的地域文化魅力,为全市塑造崭新的地域文旅IP。榆林融媒体应立足榆林实际,深度挖掘域内优质文化资源,创作一批宣扬本土先进模范石光银、路生梅、张应龙等为代表的宣传作品,讲好榆林方方面面的故事。
(民盟榆林市委)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
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 联系电话:0912-3598656 传真: 0912-3598676
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09011148号-1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访问人次:3762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