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专题协商

专题协商您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协商

发展山地苹果产业 助力农民脱贫致富

榆林市政协
编辑:admin     来源:榆林市政协    点击数:2468次     时间:2016年09月07日

编者按:当前,山地苹果产业已成为榆林南部山区农民增收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最具优势的区域特色产业。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市山地苹果产业健康发展,根据市政协年度工作安排,市政协环资委组织部分委员,深入米脂、绥德、子洲等县进行了调研,对一些先进样板和典型案例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分析,提出了一些科学化的意见建议。现将有关调研成果予以摘录刊登

发展山地苹果产业 助力农民脱贫致富

市政协环资委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立足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审时度势,认真研究榆林资源、生态、产业特点,统筹区域协调,城乡一体,抓住全省苹果产业北扩西进战略,在南部县丘陵沟壑地区大力发展山地苹果,走出了一条农民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产业优势

一是区位优势比较明显。榆林南部山区地理位置介于北纬37度到38度之间,这个地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有效积温高,昼夜温差大,具备优质苹果生产的全部7项主要生态指标,丘陵山区梯次分明、通风透光,空气清新干燥,所产苹果色艳、硬度大,酸甜适度、蜡质层厚,耐储运,果品质量指数全部优于国家鲜果标准,是苹果的最佳适生区。

二是经营管理基础厚实。榆林南部山区发展苹果产业有较好的基础。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南部山区就积极引进外地品种栽植苹果,曾创造过株产1吨,亩产万斤的苹果生产纪录,苹果在改革开放初期,曾经是南部山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到九十年代后期,由于品种结构单一、宣传推广不足、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等原因,苹果产业逐渐衰落,但在60年代前后出生的农民中,传统苹果的栽植、修剪、管理方面,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大有人在。

三是农民青睐。榆林南部丘陵沟壑区传统的小杂粮种植,因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坡耕地大量减少,难以形成规模,且农产品价格长期低迷,普遍亩产值不到千无,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脱贫致富的问题。沿黄土石山区传统的红枣产业,由于气候变异,秋雨增多引起的霉变,裂果现象难以解决,又受新疆等地红枣的冲击,曾被誉为陕北“铁杆庄稼”的红枣,成了枣农的“心头之痛”,由此导致枣农放弃管理,企业关闭转型,红枣病害频发,品质下降,形成了红枣产业的恶性循环,农民急需重新寻找脱贫致富的主要路径。而山地苹果因其抗病抗灾能力强,气候适应性强,耐干旱耐储运,受到栽植区农民的青睐,成为我市南部山区农民的首选。

四是市场前景较为广阔。陕西作为全国苹果生产的7个主要省份之一,目前栽植面积达到1000多万亩,数量和产量都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主要集中在延安、铜川、咸阳、宝鸡等地,其中树龄在20-30年以上的占到40%,进入盛果后期,产量和质量已经开始下滑,未来10年将有400多万亩需要更新淘汰。同时,由于近年关中、渭北地区常年雾霾笼罩,光照不足,水源、土壤、空气污染严重,对苹果生产和果品质量侵害较大,榆林山地苹果正可以抓住机遇,逆势而上,迅速填补空白,占领市场。所以,发展山地苹果产业,将会成为南部山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农业增收的主要来源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

五是发展氛围初步形成。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南部山区发展山地苹果产业有了重新认识和定位,计划“十三五”期间,每年至少整合6000万资金发展果树产业。特别是南部县区党委政府把兴果富民作为助力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抓手,部分县制定出台了扶持政策和考核奖励办法,调动了农民发展山地苹果的积极性,山地苹果产业显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形成了“优势在山坡,致富靠苹果”的氛围。

发展成就

一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显著。截止2015年,全市山地苹果栽植总面积达到60万亩,其中建成万亩果园4个,千亩果园84个,年生产苹果28万吨,产值9.8亿多元。按正常情况计算,每亩苹果5年进入盛果期,共需投入10000元,年亩产苹果4000斤,产值可达到10000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南部县农民人均耕地3亩左右,除去沟坝地,陡坡地,人均栽植1.5亩苹果,年收入1.5万元,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的问题。同时,苹果树根深冠大,可以很好地固定水土、防止风沙、生态效益较为明显。发展山地苹果,很好地解决了退耕还林工程“国家要被子,农民要票子”的难题,实现“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的目标。

二是标准化生产起步良好。健全了市、县、乡服务体系,成立了榆林山地苹果试验站,出台了《榆林山地苹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建成了榆林山地苹果标准化示范园28.8万亩,改造低产果园24.5万亩。米脂县荣泰富农林果专业合作社被认定为国家级苹果标准园,填补了我市国家级苹果标准园建设的空白。

三是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全市建成省、市果业龙头企业和苹果专业合作组织234家,辐射带动农户1000多户,建成苹果储藏库3256座,建成各类果品批发市场17个。果业从苗木繁育,鲜果生产延伸到果品储藏、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科研等方面,产业链不断延长,带动了农村二三产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是市场营销有序推进。构建起以“榆林山地苹果”区域公用品牌为主体,企业、合作社品牌为补充的品牌营销体系,在组织果农参加的各级各类果品博览会、推荐会、品评会上,榆林山地苹果先后获得果王大赛一二三等奖各1个 ,优质苹果奖金奖8个,银奖13个、铜奖3个,在西安等地建立了榆林山地苹果形象店22个,山地苹果在杭州、青岛、广州等城市深受欢迎,营销网络和特色品牌正在形成,榆林果业发展先后由《陕西日报》等多家媒体多次报道。

五是模式引领作用明显。近年来,先后探索总结出“米脂模式”、“绥德模式”“子洲模式”等先进发展样板和致富典型。“米脂模式”按照“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土地流转,大户承包、集中治理”的思路,统一规划建园、集中连片发展,实现了山地苹果的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发展。绥德模式是通过村社协作、优势互补、共谋发展的组织管理形式,充分发挥村委会的组织协调作用与合作社的互助服务功能。子洲模式较为注重营销,即由政府牵线搭桥,由苹果专业合作社牵头与四川、洛川 、宜川、京东公司等外地客商签订合同,连锁销售。这些模式为我市苹果产业的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管理提供了借鉴。

主要问题

一是劳动力资源短缺。2015年底,我市常住人口340.11万人,南部县100.37万人,其中乡村人口55.2万人。随着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仍会有大量乡村人口进入城镇,农村“空壳”现象较为普遍,留守农村的人口一般不到全村人口的1/4,且老弱病残居多。粗略统计平均每个劳动力可以管护5-8亩果园,目前全市60万亩山地苹果需劳动力7.5-12万人,按照“十三五”期间,我市发展100万亩山地苹果计算,所需劳动力在12.5-20万人左右,劳动力资源短缺严重。

二是土地流转不畅。由于我市农村土地的确权颁证工作滞后,流转机制不健全,程序不规范,流转价格低等影响,普遍存在土地流转的“定心丸”悬空,积极性不高,担心土地一旦流转出去,到时难以收回,会失去相应的权力,所以宁愿撂荒或交人代耕也不愿流转。上世纪八十年代第一轮土地承包时基本是将土地按远近,质地条绺分割承包到户,“插花地”现象严重,每户集中连片5亩以上的整装地块较少。而发展山地苹果,集中连片才能形成规模,产生效益,单家独户,零星栽植,影响了现代园艺、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的推广落地,农民普遍“不上心”、“攀不住”,舍不得投入,形不成规模,见不到效益。

三是资金投入不足。苹果产业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从幼苗定杆分枝到挂果前5年,每年需修剪、施肥、灌溉、喷药等资金投入2000/亩, 5年投入10000/亩左右,对于户均8-10亩的农户,需投入8-10万元,负担较重。对于50亩以上的栽植大户或成百、上千亩的示范园来说,资金投入压力巨大。同时,由于近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和民间信贷的崩盘,银行对信贷审核严格控制,准入门槛不断提高,加之涉农担保机制的缺失,果农融资非常困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四是技术支撑不力。根据目前管理经验,1名专业技术人员只能指导管理1千亩果园,我市现有专业技术力量只能满足实际需要的1/10,且大部分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从西农、榆林农校,林校分配到各县区的果树专业毕业生。从大、中专毕业分配制度终止后,市县两级果业技术服务体系基本未进专业人员,所进人员大都为指令性安置的复转军人、前期改制的企业职工或非正常渠道进入的其它人员,同时,因用人机制、待遇等因素,导致近年大专院校高层次人才难以进入果业系统,现有技术人员逐渐老化,断层现象严重,涉及果业生产的科研信息、栽培管理技术普及不够,培训力度不大,整体队伍不全,业务不专,素质不高,苹果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不给力。

五是基础设施滞后。“水电路库”是苹果产业发展的四大基础。我市南部山区属典型的丘陵沟壑区,虽然近年植被改善,雨量增多,但降雨分布不均,春夏两季是苹果生产的关键时期,花前、新梢速长需要大量水份,但却较为干旱,人工水利设施建设滞后,目前基本上处于靠天吃饭的境地。农村电网大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建设,虽然在2000年前后进行过农网改造,但主要还是以满足农村生活用电为主,两项三线,以村布局,苹果园区集中的山坡地带,没有三项电源,生产用电临时依靠小型汽油发电机供给。农村交通随着“通达工程”的实施得到了较大改善,但生产道路依然十分简陋,以3-4米宽度的土路为主,日常通行尚且困难,雨季则基本阻断。果库建设刚刚开始,主要还是传统土窑洞储藏为主,温控、气调库少之又少。基础设施的滞后,给苹果产业的生产、管理、运输、储藏带来了极大制约。

六是组织化程度不高。山地苹果产业是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一体的产业,需要苗木繁育、生产管理,病害防控,储藏保鲜、加工营销等各个环节的系统集成。但我市目前的苗木繁育体系尚未建立,规范化生产技术尚未普及,病害防控仍不到位,储藏保鲜仍较原始,加工营销刚刚起步,尚未带动适生区农民的广泛响应,组织化程度较低。

对策建议

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坚持适度规模的原则。应把握市场导向,紧跟消费趋势,科学规划,合理确定山地苹果的发展规模,既要看到我市发展山地苹果产业的优势,又要看到制约发展的短板;既要标定我市的发展速度和主打品牌,又要考虑其它省市的发展思路,在提高集约化水平上下功夫,防止一哄而上,盲目扩张,低层次发展。二是坚持农户参与的原则。栽植大户、能人返乡,专业合作组织,示范园区从根本上说不是精准扶贫的对象,应通过其示范作用,带动引导广大农户积极参与苹果栽植,形成全民栽植、全民创业的热潮。在具体工作中应积极推广米脂盘草沟模式,通过土地的统一整理,按原有份额户头重新发包,归并调换零散地块,形成5-10/户的“整装田”,以户栽植、管理、经营,村集体解决水电路库等基础设施,确保广大农户有实实在在的收入。应积极倡导股份合作模式,鼓励农户以土地入股,参与生产经营,获得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拓展农民增收渠道。这两种模式,既便于农户接受,又回避了土地流转不畅的制约,还可消除盛果期果园被见利哄抢的隐患。三是坚持产业融合的原则。应把推进三产融合作为主要抓手,着力延伸果业产业链,以产业开发带动产业发展,依托资源优势、自然景观,农耕文化,大力发展休闲观光、乡村旅游、体验采摘、树下养殖、畜果循环、林下经济等产业,充分控掘果业增产增效潜力,提高果农收入。

突出三个重点。一是加快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在南部每个县区建立以品种优良、结构合理、标准化培育为前提,以富士、寒富、嘎啦、金冠等中晚熟品种为主体的优质苗木繁育基地50-80亩,制定苗木培育使用办法和不合格苗木责任追溯制度,避免远距离调运,保证生产用苗的低成本、高成活,为后续生产打好坚实基础。二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应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实行项目捆绑,重点解决果园集雨窑、抽灌设施、生产用电、土地整理、生产道路、果品储藏库等基础设施,着力改善苹果产业发展条件。应用足用活农机直补政策和财政补贴政策,大力推进苹果生产关键环节的机械化程度和防雹网建设,提高机械化水平和防灾减灾能力。三是加快产业基地建设。以米脂、绥德、子洲、清涧4个基地县为重点,按照板块推进,园区示范的模式,引领苹果产业的发展。应重点支持以户均10-30亩,年收入在8-20万元以上的适度规模苹果生产大户和家庭农场发展,使苹果生产真正成为南部县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应积极扶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建成一批上千亩、甚至上万亩的产业基地,引进现代生产管理技术、经营销售理念,精深加工企业,引导苹果生产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带动一批苹果大户、苹果专业村和专业乡发展,形成“大企业作引领,果农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和职业农民为主体”的生产经营模式。

完善三个保障。一是完善政策保障。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南部县区山地苹果产业的发展,尽快研究出台推进山地苹果产业的发展规划、配套政策和扶持奖励办法,推动山地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各相关部门要认真研究产业特点和技术要领,制定符合市情实际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和操作流程、科学指导,做强做优山地苹果产业。二是完善资金保障。应按照“规划先行、资源整合、部门共建”的思路,有效整合农田水利,国土整治,退耕还林、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振南项目等资金,配套解决果园用水、用电、生产道路、果库等基础设施,改善苹果产业发展基础条件。应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对规模以上果园给予不同额度的资金奖励,激励示范园区建设。应积极协调金融机构规范程序,降低门槛,优先扶持户均10-30亩农户小额信贷资金用于前期投入,减缓资金压力,督促制定涉农贷款计划,限定一定比例用于涉农担保信贷和涉农财产保险、重点解决栽植大户、专业合作组织,园区基地的资金投入。三是完善法律保障。应以“农村土地承包法”为依托,加快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步伐,建立健全信息档案和中介服务平台,规范农村土地流转行为,使流转户和果农的合法权益有保障,想干的农户有土地,不能干的农民有钱赚,果农的产业能发展。

注重三个提升。一是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应借鉴外省市先进经验,推广本市县优秀技术,做到新建果园“挖一个大坑、选一株壮苗、上一筐有机肥、施一碗磷肥、浇一次透水、覆一块地膜、栽一根竹竿”的“七个一”要求和“统一规划放线、统一苗木标准、统一开沟施肥、统一规范栽植、统一培土育苗”的“五统一”标准,确保新园一年成活,二年培干,四年成型,六年丰产的目标。应大力实施老果园管理的“大改型、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四项关键技术和疏花疏果,套袋防雹、病害防治等作业流程。应积极推行果畜配套,发展林下养殖,推动果畜结合向纵深延伸,苹果产业向有机循环转型。二是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应进一步加强与西农大,榆林学院等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充分发挥本地科研机构的基础作用,广开渠道、激活机制、改善待遇,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毕业生充实到苹果产业从事技术工作,助力果业产品研发、品种改良和精深加工,提高果业科技水平。应强化林果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选择有业务基础的年经干部和热爱苹果事业的大学生村官,到高等院校、职业院校脱产学习或短期培训,壮大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应选择苹果栽植大户和有栽植苹果意向的青年农民,利用市县培训资源,通过讲座、论坛、观摩、实践等活动,培养职业农民。三是提升品牌知名度。应积极实施品牌带动战略,着力打造“榆林山地”品牌,构建以“榆林山地苹果”区域公用品牌为主体,企业、苹果合作社,家庭农场品牌为补充的品牌建设体系,实现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基地良性发展。鼓励苹果生产基地县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注册商标保护等认证标识,加大品牌策划与传播推荐力度,扩大榆林山地苹果美誉度,提升榆林山地苹果知名度。

实现一个目标。就是实现“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的目标。

供稿: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
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       联系电话:0912-3598656       传真: 0912-3598676
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09011148号-1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访问人次:3269105

执行时间2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