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提案选登您当前位置:首页 >>政协业务 >>提案选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在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编辑:admin     来源:榆林市政协    点击数:770次     时间:2006年02月24日

  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事实证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的实现,关键在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党的基层组织,特别是农村基层组织作为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联系群众动员和组织群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就是要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但是,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村的经济社会生活都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落后于农村改革发展客观形势的需要面临着许多问题:如年龄结构老化、组织结构松散、整体素质不高、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带领群众脱贫致实能力较弱,作风不正,威信不高等问题,亟待改进。第一方面,发展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靠人才支持。否则,新农村建设就可能事倍功半,步履维艰,急需有知识、有能力的人来参与和领导新农村建设事业。下派干部和分配大学生当“村官”可解决机关超员和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问题。
建议、办法和要求:
  第一、从市县(区)机关选派党员干部到偏远、落后、贫穷的村子担任党支部书记,任期三年(或更长一些)。职责是帮助、指导、协调村党支部开展工作,主要任务是:1、建强一个“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的基层战斗堡垒,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自身的造血功能;2、发展一批党员,壮大农村党组织力量,强化基层政权的执政能力;3、培育一批农村经济亮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引导农民科学脱贫。
  第二、鼓励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当“村官”,既可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缓解城镇就业压力,还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当然,采取这条措施,要从政治上、经济上制定优惠政策。

                                                                         (提案者:提案委员会  2006年2月24日)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
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       联系电话:0912-3598656       传真: 0912-3598676
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09011148号-1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访问人次:3984718

执行时间1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