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榆林文史

榆林文史您当前位置:首页 >>榆林文史

漫游榆林古城 漫品李棠墨宝

编辑:admin     来源:榆林市政协    点击数:939次     时间:2023年08月02日

墨耘

在陕北大地上,矗立着一座已有500多年历史的古城,她依山傍水而建,城墙厚实高大,街道主次分明,房屋错落有致,这就是早在1986年就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榆林古城。古城坐落在毛乌素沙漠边缘地带,几个世纪的风云变幻、世事变迁、文化交融,不断上演着新的传奇。

仰慕“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美誉已久,初夏的一个周末,便和几位好友相邀,一同去领略她的独特风采。

因为事先没做旅游攻略,一时也不知从哪里出发。其中一位熟悉当地风土人情的朋友告诉我“不如就按照那句‘概括语’所讲,以凌霄塔为起点,从南到北看一看骑在大街上的六座楼,有时间再去看看城北的镇北台如何?”这个主意不错,于是一行人欣然从榆林古城外的“南塔”——凌霄塔开始游览。

凌霄塔耸立在山岗之上,即使被钢筋混凝土的现代建筑所包围,仍然显得卓尔不群,有直冲云霄之感,看来“南塔凌霄”之景名不虚传。塔已处于被保护的状态,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远处纵览,更能感受它的气势。塔旁不远处,是一座拱形老桥,桥拱中央桥壁上,遒劲有力的刻字“榆阳桥”赫然在目,气势不凡,落款是“李棠”。这几个字马上吸引了我“这是哪位高人,写得一手好书法?”随行一位对李棠颇有研究的朋友不无得意地说“李棠这个人物可了不起,是晚清到民国初年榆林名人,当时陕西书坛三杰之一。”怀着敬佩之情,马上上网搜索李棠简介,果然不凡。李棠,字镜蓉,榆林市榆阳区人,曾任靖边县长,陕北六县商会会长,清末民初著名书法家,“陕西三杰”之一,与于右任、王雪樵齐名。著名书法家为榆林古城题字,为古迹增添了内在神韵,也让我们一行人兴奋异常。“我们不如到古城里探探宝,找找李棠书法遗迹吧!”有朋友提议道。大家纷纷赞同,于是此行有了重点:穿行六楼骑街,探访李棠墨宝。

从榆阳桥往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气宇轩昂的骆驼雕塑和肃穆端庄的南门城墙,古城地貌因东西走向酷似两座驼峰而得驼城之名,古城雄姿因两次成功抵御叛军,被康熙皇帝御赐“两守孤城,千秋忠勇”而愈发高大。进入古城,街道青石板铺就,宽阔整齐,两边古建筑群或仿古建筑鳞次栉比,与沿街的古树交相掩映。

顺街北望,六楼中的第一座楼文昌阁,端端正正“骑”在街道之上,石基中空、木柱重檐、巍峨高耸,阁楼行人如织。

文昌阁始建于清乾隆19年,与崇尚文化相关。嘉庆17年,榆林举人、后做过多地知府的著名书法家叶兰捐资重修楼体,并亲书“五星会垣”,中层为其子所书“天下宗师”,下层为其孙所书“文昌阁”。祖孙三代,墨宝荟萃,传为佳话。由此可见,在明清时期,榆林不乏叶兰、李棠等饱学之士,引领了一方文运。可惜的是,墨宝原迹已不复存在。

穿行而过文昌阁,就来到了万佛楼,这是榆林古城唯一一座寺院式阁楼。

万佛楼始建于清康熙27年,后经多次加固。顾名思义,因其楼内供奉铜佛像近万尊而得名。

万佛楼为三层,底层为青灰砖砌筑的四孔拱洞,南北过往车辆,东西通达行人,楼上是两层木结构楼阁。其建筑风格承载着榆林人古老质朴的宗教文化,寄托着人们守护塞北古城世世代代平安幸福的祈愿。

继续前行,对李棠颇有研究的朋友忽然指着旁边一条小巷说“李棠曾为这个巷子内的住户写过一幅字,很有气势。”于是一行人来到名为常官巷的小巷口,试图寻找当年悬挂李棠墨宝的小院,竟未果。收藏李棠所写唐诗《望洞庭 湖赠张丞相》的人家早已搬迁,不过留下了一段趣事。原来,李棠任六县商会会长时,有不少商界朋友,其中一位名吴文俊,字修,是从湖南到榆林城做皮毛生意的客商,与李棠过从甚密,希望会长给他题一幅字,李棠鉴于他来自湖南,欣然题写了孟浩然的这首诗,或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等诗句能勾起吴先生对家乡的深刻记忆。这幅字行楷结合,浓淡相宜,于细微处见功夫。吴的后人一直珍藏着这幅字,使我们在百年以后,仍然能目睹它的真容。一条巷子,因人、因事、因字而留下许多传奇,可见文化魅力之一斑。

类似常官巷这样的东西走向的巷子在古城有近百条,和贯穿南北的几条主街共同构成了主次分明、长街短巷纵横交错的古城路网,可见明清两朝的城市规划意识已相当先进。

再往北走便到了新明楼,新明楼原名星明楼,建于明嘉靖年间,是一座大三间三重檐亭阁,与文昌阁造型相似,规制略大。每层楼阁结构轻巧,斗栱举架,雕梁画栋,彩画精美,雄伟壮观。

取“星明”二字,暗含“日月星”,据说建楼时取登楼可观天象之意。三楼原悬挂文昌阁重修者叶兰书“无上高真”横匾,后遗失。

再往北走不远,就到了榆林古城的南北大街分界点——钟楼前。在六楼骑街的大街上,钟楼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是是一个奇特的存在。

钟楼始建于明成化年间,但屡建屡毁,如今看到的这座钟楼,则是1921年所建。由于建成时间较晚,受民国时期西洋建筑风格的影响,钟楼底部4个砖拱洞基台,为通街洞道,台上的两层楼则明显带有简欧风格,楼顶正中又起了一座中式八角钟亭,别具一格。民国时在楼顶悬大铜钟报时,故名“钟楼”。

钟楼可谓题字艺术的宝库,不同的石额、砖匾、门楣上刻有李棠、白介微等当年著名书法家的墨宝,其中,李棠的最多,也最有鉴赏价值。

其四个门洞上方的门楣题字均为李棠所书,大气磅礴,字楼合一,体现了高超的书法艺术。东为“驼峰险峻”,说的是驼城雄姿;南为“南控乌延”,故乌延城在古城之南,是战略要地,榆林在明朝为九边重镇,故有此说;西为“芹水流芬”,榆林城西门外有榆溪河,芹河是榆溪河的支流,取榆林八景“芹涧春香”之意;北为“北临雁塞”,雁塞特指城北的长城,“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也就是概括语中“北台”的最好注解。

关于这几个字,还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文物保护故事。文革期间,红卫兵要铲除这四幅字,好在文化馆的工作人员想法用泥把字糊住,刷上白灰,再写上红色标语,使字躲过一劫。今天,这精神饱满的16个字,仍然神态自若,刚柔相济,展现着李棠书法的最高境界。

钟楼众多楹联中的一幅“千里烽烟眼前过,万家灯火望中来”吸引了我,字里行间涌现的既是老百姓的柴米油盐,也是文人墨客的人生理想,让人顿生乐得逍遥之感。旧时的繁华虽已远走,但古城的优雅仍然静守,这就是岁月给我们的最好回馈。

再往前走,就是榆阳区的非遗展示馆和非遗剧场。展馆内的彩绘、刺绣、泥塑、石雕、银匠、柳编等非遗展室,承载着榆林深厚的历史记忆与人文故事,让人感慨万千。非遗小剧场,则常态化演出陕北民歌、陕北说书、陕北道情、榆林小曲等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节目,深得大众喜爱。进里面小憩片刻,欣赏了部分特色文化节目。想起全国首届非遗年会于2023年2月18日至20日就在榆林举办,欣慰于全国非遗与古城厚重、种类繁多的非遗传承共放异彩。

还在陕北说书《刮大风》的情景里陶醉,转眼就到了写有“榆林吕二师下巷”的巷口。听说这个牌匾是毛泽东主席所题,一行人马上来了兴致,向熟知此段历史的朋友请教,原来其中饱含着伟人和人民交往的感人故事。

张季鸾是榆林人,民国时期大公报的主笔,被誉为“文坛巨擘,报界宗师”。上世纪30年代,其家在吕二师下巷5号。抗日战争爆发后,张的一个朋友、在报界颇有名气的杨令德携家眷于1938年1月辗转来榆,住在张季鸾家。同年,杨因外甥在陕北公学学习期间被误会拘押,几次给毛主席和陕北公学校长成仿吾等去信请求协助。没料到,不到40天内就获毛主席的两封亲笔复信。信封上均书“榆林吕二师下巷杨令德先生,毛缄”。主人便将“榆林吕二师下巷”几个字制匾敬立于巷口,以资纪念。这是老榆林人重视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佐证。

吕二师巷不仅有主席题匾、名人故居,还有体现家学渊源的著名吕氏四合院。于是一行人深入巷内,慕名探访。

进到门前,就被高悬于大门之上的两幅匾额所吸引,一幅是“榜眼及第”,一幅是“武魁”。原来,明朝时期,吕氏先祖就开始奉命驻守榆林,清雍正年间,吕家的吕傑武举考中第二,赐武进士——“榜眼及第”。清乾隆年间,吕家的吕调阳中第43名武举。乾隆帝特御批吕宅大门侧竖双斗旗杆,明示吕家出“武魁”。进入院内,“功在桑梓”、“爱人以德”等牌匾充分展示了主人的武学渊源和守边战士尚武精神的传承。

由此想到榆林四合院的底蕴。城内原有四合院千余座,遍布全城,多建于明清两代,是正宗的京式四合院。当年,戍边将士不停更换轮替,有许多官员携带家眷驻扎古城四合院,所以形成了青砖灰瓦、高墙低檐十分考究的四合院。因此,榆林便有“小北京”之美誉。上世纪,著名作家老舍游览榆林后在《绿树清泉的榆林》中写道“城扁街宽,坚厚的墙垣,宽敞的庭院,铺户家宅,都略具北平的局面”。时至今日,四合院已经成为榆林古城文化传承的核心内容,它是建筑的艺术,文化的载体,历史的见证。

离开吕二师巷,返回大街,正想即刻前往楼前欣赏门楼题字,随行那位对李棠颇有研究的朋友指着斜前方一处店铺道“这是当年著名的一个油坊,李棠曾为它题写过招牌”,我说“那我们去看看吧!”朋友笑道“油坊早已换作其他商铺了,招牌也早已丢失啦。”“看来你是吊我胃口了!”,我笑道。他从容答道“我给你讲一讲与此相关的故事,也不亚于看到匾额本尊哟!”,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一段有关保护李棠所书门店招牌匾的轶事:

1921年,在此处经营油坊的刘姓老板生意做得不错,找到商会会长李棠,求写招牌名,李棠欣然应允,挥笔写下“新盛泉”三字,据说老板得此招牌,达到了极好的广告效应。奈何世事变迁,油坊不适应时代潮流而没落了。上世纪70年代某天,老字号的住户觉得这个招牌的材质好,开始用锯子锯成烧火用的柴。紧要关头,刚好一个懂文化的干部路过此地,看到这么好的几个大字,马上叫停了这一举动,并说可以给主人10捆柴火换这块牌子。主人感到大赚,欣然接受,双方如约成交,李棠的一件宝贵作品得以“虎口脱险”。

后来,在朋友处看到了这件已有明显锯痕的“新盛泉”真品,确为李棠墨品的代表作。其见规矩于方圆,凝重中有典雅之风韵,传神达意,雄深雅健,稳重大方,是李棠楷体榜书映带行书笔意的传世墨宝。

榆林,因为有一代一代的文化学者,如李棠、张季鸾、柳青、路遥等而底蕴深厚,也因为有一批一批的文化热爱者而文脉流长,这可能是塞上古城特别吸引人的优点之一吧!

继续游览古街,眼前是一个敦厚庄重的建筑——凯歌楼。该楼始建于明弘治年间,旧称“怀德门”,是六楼中占地面积最大的一个,以华美著称。凯歌楼还因为一个皇帝,地位凸显。

正德年间,明武宗朱厚照巡幸榆林,住进此楼后,看到建筑飞阁流丹,富丽堂皇,加之山川秀色、高天白云尽收眼底,龙心大悦,改称其为太乙神宫,并在此住了整整5个月。到了正德末年,当时延绥巡抚率领大军击败了入侵敌军凯旋而归,在怀德门前举行了盛大的祝捷仪式,便改怀德门为凯歌楼。

走过此楼,那雄伟富丽的建筑、宏大的皇家气派、盛大的凯旋场面若隐若现浮现在眼前。恍惚中,来到了此行的最后一站——鼓楼。

鼓楼始建于明成化年间,为砖砌窑洞式,楼上原有巨鼓一面,击鼓报时,遇到战事,则击之报警,故称“鼓楼”。斗转星移,岁月更替,如今巨鼓早已不在,惟余鼓楼静静守候秋月春风。

鼓楼台基东、南、西、北居中有四门洞开,洞顶砖拱平行,弯度一致,不留棱角,中央部位用四块大砖相连封顶,是建筑艺术精品,被国内外古建筑专家称奇。门洞上方均有匾额镶嵌,东为“驼峰”,南为“谯楼",西为“芹水”,北为“更声”,字体庄重典雅,与鼓楼肃穆警醒的气质相辉映。

匆匆参观了1.5公里长的古城大街,这六座楼承载的厚重历史文化仍然萦绕在心,久久难去。50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边防英雄,为了保家卫国,在边境线上,在这“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的沙漠苦寒之地,硬生生建成了一座功能完备的塞上城市,规模虽不大,但足以起到戍边和安民作用。经过岁月的洗练积累,还积淀起了让后世景仰的众多文化遗存。这不能不说是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缩影。由于时间仓促,只能略览大街概貌,简述其中精华。概括语所说的“北台”镇北台之前游览过(见《镇北台——自然人文大舞台》),就未再次前往,留下些许遗憾。

本次游览,虽漫无目的,却也深刻感受到文化的浸染。其中的大街小巷、骑街六楼、四合院以及李棠墨品、毛主席题词、非遗文化等,无不为此行增添了文化感染力,这或许就是漫游古城的意外收获。

时光荏苒,六楼原有功能已慢慢进入历史,但它们独树一帜的“骑街”风格,鲜明的文化理念,依旧与古城同在,一梁一木、一花一兽、一字一画,都凝聚着高超的建筑艺术和历史文化。如今这六座楼(文昌阁、万佛楼、新明楼、钟楼、凯歌楼、鼓楼),仿佛是由六粒珍珠组成的“串珠”,被从南到北被连接历史和现实的大街串在一起,成为了榆林一张靓丽的名片。更为人称道的是,这六座楼,因为“骑”在大街上,古人、今人、后人,将不断地穿行其中,演绎出一段段精彩的故事,所以它是“活”的“六楼骑街”。古城之“活”,还体现在其文化内核上,其中诸如李棠墨宝、非遗文化、建筑艺术等等,为这座古城赋予了灵魂,也就让城市更有活力,并且其活力,将一直延续下去。

与其说历史让人感动,不如说创造历史的人让人感动。榆林古城之所以值得细细品味,在于它承载着众多创造地域历史的人物。这些创造历史的人,也把自己创造进了历史,成为榆林历史的一部分,为古城输送了源源不断的活力。“骑”在历史脊背上的六楼,将与古城一道,随着时代的洪流,时时发散出别样魅力。

供稿: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
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       联系电话:0912-3598656       传真: 0912-3598676
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09011148号-1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访问人次:3638596

执行时间2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