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视察报告您当前位置:首页 >>政协业务 >>视察报告

关于对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视察报告

编辑:admin     来源:榆林市政协    点击数:1345次     时间:2022年08月25日

根据市政协年度工作安排,结合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有关要求,7月上旬,市政协副主席、市卫健委主任高怀和带领市政协教科委、部分委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赴榆阳区航宇路办事处乡企城社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榆林市青少年宫、榆林市第六中学等单位就“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开展专项视察,并召开了座谈会。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能够按照中央、省、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关要求,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中小学德育工作紧密结合,强化德育教育意识,夯实德育教育基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成效明显。一是出台了《榆林市健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工作实施意见》《榆林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研究制定了《榆林市中小学整体构建基于新教育实验一体化德育体系的指导意见》,修订了《榆林市普通中小学德育常规要求(试行)》。二是建成投用县级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12个、家庭教育指导中心17个、家庭亲子阅读体验基地16个、基层活动站218个,命名18家研学实践基地和30家研学线路参观点。三是不断把德智体美劳和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的理念渗透到中小学整个教育教学工作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四是在中小学学生中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开展了“童心向党”、一体化德育新教育实验“十项行动”、思政课品质提升“七项活动”、家教指导专家“七进”活动。五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扩大了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宣传力度。针对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开展了“三查三整治”行动,加大了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专项治理,营造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学校教育存在重智育轻德育偏差。一是学校德育工作还没有摆在素质教育更加突出位置,没有真正使德育教育贯穿于素质教育的全过程,特别是把德育渗透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的力度不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更多停留在理念层面,课程设计和布局部署普遍存在碎片化、分割化、零散化、断续化现象。二是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家长把“德育”放在可有可无的地位,认为考试分数才是学生能否升学以及教学质量优劣和学校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致使德育教育工作拓展难度增大。三是近年来“中考分流”政策实施,升学压力从高中向初中下移,一批学生在中考压力下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绝大多数学校尚未将心理健康教育列入教学计划中,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不少学校从教师到领导对心理教育的意识还很淡薄,心理教育方法存在着偏差。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当前学生的需求还不相匹配。

(二)专业化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一是大部分中小学校没有配备专职德育教师,大都由班主任或政治课教师担任,任前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或系统的训练,存在专业教师不足和不够专业化的现象。二是大部分学校都设置了心理咨询室,配备了专兼职心理咨询老师,但专业知识比较薄弱,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无法保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无法对心理有障碍的学生进行有效的疏导和转介。三是社区家教指导服务站工作人员全部是干部兼职,大部分人员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理念和正确的指导方法,个别社区的工作人员甚至根本不知道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概念,加之没有工作经费,无法从外面邀请或聘请专业人士来培训或指导,导致社区无法正常开展指导服务工作,成为我市几年来创文测评中的主要失分点。

(三)校外辅导站及活动场所欠缺。一是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是文明城市必测点位,但我市免费向社会开放的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固定场所不足,必须依托榆林市心理学研究会个人场所弥补需求;二是社区服务站建设率低,已建成的23个服务站,专属场地不多,只能同其他类工作共享部分场地,难以很好布置打造、开展工作;三是榆林市青少年宫已建成近40年,场馆硬件老化,经过多次维修,承担城区未成年人培训工作任务存在一定困难。

(四)社会环境有待优化。一是青少年课余生活单调,在家里和学校之余,奔波在各种兴趣班里,虽然我市建设了如科技馆、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研学基地等适合青少年成长的活动场所,但相关配套的活动组织的还是较少,不能有效丰富青少年课余生活。二是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各种网络游戏、影视作品、书刊、手机软件APP等进入青少年的生活,大量社会上一些负面现象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腐蚀了部分未成年人的心灵,极易引入歧途,使他们迷恋其中而无心学习,造成极大危害。三是部分校园周边依旧存在游商小贩向未成年人兜售“三无”食品等乱象,无法保障学生食品安全;上学、放学存在交通堵塞,影响道路通行安全;网吧、电子游戏厅等时有接纳未成年人现象;社会闲散人员在校园门口逗留、广告单散发人员等聚集校门口,学生人身安全存在隐患。

三、意见及建议

(一)切实把德育教育摆在素质教育突出位置。一是针对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特点和规律,根据新时代学生思想实际、兴趣爱好等,探索符合各学校整体德育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把学生的道德教育贯穿和渗透在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二是应按要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将此项课程等同与音、体、美列入教学计划。本着治“未”病的原则,从源头上预防各类心理问题的出现,促进学生身心可持续发展。面向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家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要求,定期培训、督导和检查,提升教师心理教育素质和家长心理健康意识。三是应抓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建设,积极开发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的丰富资源和巨大潜力,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课程一体化建设模式,创新思政课形式,把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各任课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把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环保教育、诚信教育等内容渗透到德育和相关学科教学中,使学生在自觉不自觉中接受德育教育,形成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四是加强课外德育实践教育。可借助“榆林好人”等平台,在日常生活中对青少年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熏陶。

(二)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一是各学校应配备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专职德育教师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同时在抓教师师德教育的同时,提高全体教师对德育教育重要性和责任感的认识,并通过各种形式的政治业务学习不间断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或培训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建立一支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专业化队伍。二是学校落实配备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加强专业培训,建设一支专业化程度高、有实务能力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三是社区应配备专职德育教育工作人员,邀请或聘请专业人士对兼职人员进行专业辅导培训,逐步提高社区兼职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四是结合创文测评要求培训相关教师,从具体指标提升上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五是组建一支热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专兼职的校外活动辅导员队伍,采取多种形式对他们进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定期对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的未成年人进行导向正确、规范有序的心理指导。

(三)加大资金投入强化阵地建设。一是通过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依托相关单位打造一批社会免费服务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有组织领导、固定场所和经费保障,打造标准的个体咨询室、心理档案室、放松室等部室,实行规范化管理,开展常态化活动项目,确保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正常运行。二是可采用政府出资的方式购买专业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服务项目,补齐未成年人校外辅导站缺乏短板。三是在社区设立未成年人固定的活动专属场所,切实推动我市社区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的规范化建设,延伸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域,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新格局。四是加快推进青少年宫迁建各项前期工作,确保尽早开工建设。五是加大经费投入保障,设立专项建设工作经费,确保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四)进一步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环境。一是充分发挥好妇联、共青团和少先队等群团组织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采取课内外和校内外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重大节日和纪念日等重要时机,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未成年人道德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未成年人遵守道德规范、实践文明言行。二是应加大对新闻出版物、音像制品市场和网吧等文化娱乐场所的监督和管理。尤其要加强对电子信息产品、网络终端的监管,建立在线监控平台,坚决查处、取缔不健康的电子游戏经营场所,坚决杜绝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现象的发生。三是把保障未成年人的培养教育纳入法制轨道,切实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坚决打击对未成年人的侵害犯罪,使社会各个方面都能自觉地肩负起保护、关心、培育下一代的道义责任与法律责任。四是对校园周边非法经营游商、无证摊贩等进行依法取缔;加强对校园周边文具用品等店铺的管理,强化巡逻执勤,禁止占道经营;加大“护学岗”管控力度,严查接送车辆乱停乱放,对不具备接送资格的车辆坚决取缔,营造整洁、有序、安全的校园周边环境。


(市政协教科委)



供稿: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
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       联系电话:0912-3598656       传真: 0912-3598676
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09011148号-1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访问人次:3638691

执行时间2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