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视察报告您当前位置:首页 >>政协业务 >>视察报告

关于均衡榆林城区教育发展解决学校大班额问题的视察报告

编辑:admin     来源:榆林市政协    点击数:794次     时间:2021年08月03日

为了解掌握我市城区教育发展情况,深入分析制约教育均衡发展和大班额问题的因素和解决办法,促进城区教育布局更加科学合理。根据市政协年度工作安排,5月下旬,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贾正兰带领市政协教科委、部分政协委员,及市教育局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深入高新小学、市第六中学等城区中小学校,对我市均衡城区教育发展及解决学校大班额问题进行了实地视察,并召开了座谈会。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市城区学校大班额现状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进城落户,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涌入城市,加之受榆林能源富集型城市吸引外来人口和二孩政策影响,中心城区学校就读学生占比连年递增,学位刚性需求逐年增加,而城区学位因土地、规划、资金、项目建设进度等多种原因,导致农村小班小校,市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学校规模不断扩大,班额逐渐增大。

二、大班额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教育资源总量不足

一是学校总量不足。近年来,每年都有大量新建小区投入使用,大量居民迁入新居,学区人口由分散变密集,义务教育生源持续增长,学区划分又不能够按人口变动状况及时调整,而学校始建整体规划滞后,新增学校建设未能与之相适应,学位增加与学生增长不能同步,客观上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不足。二是教师编制短缺严重。随着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城区学校教育规模的急速扩张,各学校现有教师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教学需要,普遍存在生多师少,教师短缺,师生比例严重失衡,个别学校即使有空教室也无法分班教学来化解大班额问题,只能用大量临聘教师来代教,临时教师流动性较大,严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

(二)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

一是城区学校之间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存在差异,学校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学校办学时间长、师资力量强、教学质量高,被家长自然划成“重点学校”,对比之下学校管理水平及教学质量相对较低的薄弱学校,已无法满足家长和学生的择校意愿;二是农村学校相对于城区学校而言,农村学校受到办学条件和师资等方面的局限,基础相对薄弱,教育资源不均衡性比较突出,造成校际之间教育教学质量的明显差异;三是家长和学生追求优质教育的意识不断增强,家长为了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采取购房、租房或进城务工等方式将子女送到城区学校就读。

(三)部门协作机制不够完善,政策执行不力

消除大班额的各项措施在执行过程中,涉及部门不同程度存在思想认识不够到位,重视程度不够高,政策执行不力等现象。如:校建项目审批、土地划拨、配套建设资金,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均衡编班、招生政策宣传等消除大班额的各项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存在逐级消解,执行不力现象。

三、均衡城区教育发展,解决大班额问题的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城区学校建设规划

将城区学校布局建设专项规划纳入《榆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的中心城区规划整体布局中,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新建或整合中小学校、幼儿园,满足城区教育发展需要。认真落实“三同步”要求,新建居住区开发单位和个人要按照省定办学标准要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配套教育设施。

(二)进一步完善教师补充机制

一是根据全市实际情况,统筹各县市区教师编制,积极探索,建立教师临时周转编制专户,用于满编、超编的中小学补充紧缺的中小学教师,切实解决城区教师严重短缺问题。

二是加大公开招聘力度,通过校园、特岗等方式招聘,新聘教师按需分配到城区新建学校和薄弱学校就业,有效缓解教师严重短缺问题。三是按照中省有关精神要求,对教师实行“市招县(区)管校聘”,实现教师由“学校人”向“系统人”的转变,有利于城区内新老学校优秀教师的合理流动和均衡配置。四是单列核定幼儿教师编制,按照国家每班“两教一保”或“三教轮保”配备标准,增加幼儿教师编制,有效解决幼儿教师占用中小学教师编制问题。

(三)进一步规范学校招生行为

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应严格按照“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免试入学”的阳光招生制度,教育部门应根据人口密度和学校容纳能力等因素,及时合理调整学区划分,控制起始年级大班额,全面落实阳光招生均衡编班、均衡配备教师制度,严禁划分“重点班和普通班”,有效解决区域内择校热、择班热问题。严格学生学籍管理,控制各学校跨片区招生,规范违规随意插转学生,超规定班额的班级严禁再转入学生,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获得公平公正教育机会,切实推动消除大班额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四)深化教育领域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积极探索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创新中小学校长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校长选聘制度和后备校长培养选拔机制,加大校长交流力度,提高中小学校长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五)大力发展优质民办教育

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是产生大班额问题的关键所在,继续不断扩大教育开放程度,引进优质高端教育集团来榆办学。加大对中心城区引进优质民办教育资源落地办学的支持力度,实现教育的多渠道发展,不仅能有效增加优质学位,而且能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更能实现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满足老百姓的教育多元需求,最大限度分担中心城区公办学校大班额压力。

(六)进一步完善部门协作机制

要加强各级政府统筹,建立健全教育(教体)部门与发改、财政、资源规划、住建、编制、人社等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形成消除大班额工作合力。在城区学校建设的项目审批、土地供给、规费减免、资金筹措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开通城区学校建设项目“绿色通道”,全力推进已规划布局学校的前期审批工作,确保学校建设项目顺利实施,按计划完成建设任务。

(七)推动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随着城市的发展,根据人口密度和流向,合理调配教育资源,既要防止学校容量超配、班额过大,也要防止教育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二是是探索“老校+新校”、“强校+弱校”等不同模式,打破校际间优质资源分割,逐步实现共用、共享,整体提升各学校办学水平。三是对消除大班额问题制定相关倾斜政策,加大教师交流轮岗力度,促进优秀教师和紧缺学科教师向下流动,到薄弱学校发挥其带头作用,逐步带动薄弱学校的发展,全面提升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增加薄弱学校的吸引力。


(市政协教科委)

供稿: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
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       联系电话:0912-3598656       传真: 0912-3598676
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09011148号-1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访问人次:3283441

执行时间2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