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视察报告您当前位置:首页 >>政协业务 >>视察报告

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推进情况的视察报告

编辑:admin     来源:榆林市政协    点击数:1244次     时间:2021年07月15日

按照市政协全年工作安排,文史委于5月份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赴高新区第五小学、榆林市第十六小学、苏州中学等学校,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的形式,就我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推进情况进行专项视察,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

多年来,我市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注重国学经典、传统节日纪念日、本土文化等教育内容,不断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师生头脑,市教育局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课程建设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单独列项,要求传承发扬革命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中汲取养分,大力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陕北文化、边塞文化等,并将其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一是各县区、学校立足区域实际,围绕“一区位”(塞上榆林)、“两精神”(治沙精神、转战精神)、“三线路”(长城线、黄河线、无定河线)、“四主题”(红色榆林、金色榆林、生态榆林、非遗榆林),着力课程研发,构建富有地方特色和区域文化的校本课程。二是市教育局编写地方教材《可爱的榆林》(包含榆林市域内13个县市区地域风情、传统民俗等内容),免费配发各学校,义务教育三到九年级和高一高二年级学生人手一册。定边县开设了《美丽定边》课程以及神木市第一小学开设了《农耕文化综合实践》课程、绥德师范附属小学开设《“儿童剪纸”艺术社团校本课程》以及靖边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以“红色经典”为文化建设的主色调,打造了丰富的红色教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活动各具特色。三是我市每三年一轮分年举办运动会、艺术节、读书节,以赛促训,以评带训,以展促培,强化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每年组织“三会”,即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读词大会,以此为载体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各县市区、各学校以传统节日和重大纪念日、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推普周等活动为载体,策划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常态化开展经典诵读进校园、书法课程进校园、传统体育进校园、传统曲艺进校园、“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等系列活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榆林市苏州中学将诵读经典课堂设置在河滨公园、红石峡、世纪广场等,进行情景式教学,让学生在诵读经典中,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高新第五小学设置戏曲、革命儿童剧、科技之光等兴趣班,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探索、研发人工智能、3D打印、激光雕刻等,既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又开发智力,与时代接轨,与社会发展同步。四是全市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制定出台《榆林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构建由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5个维度18项指标组成的“五维评价”指标体系,市教育局每年开展针对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的目标责任考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作为重要考核内容。

二、存在问题

(一)传统文化课程开发不足。中小学强化了多元的综合素质教育,种类丰富但内容散乱,系统性和完整性不足,课程设置缺乏阶段教育设计、目标教育规划,对优秀传统文化、地方文化的内在价值挖掘不够,大多只是浅尝辄止,没有发挥其以文化人的社会教育作用,对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内在素养培育不足。

(二)基层学校对传统文化进校园的重视不够。在“重成绩轻文化”的社会背景下,基础教育管理者对传统文化认识不清,片面追求学校“升学率”,加之导致开展的各项活动实效性弱、教育内容肤浅等问题,难以进入学生的内心。甚至有些学校认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重了学生学业负担,所以配备两份课表来应付教育部门的突击检查。

(三)传统文化教育师资力量不足、资金支持不足。传统文化进校园需要一定的经济扶持,由于乡镇学校资金不足、师资力量不足,出现城乡学校发展不平衡,各县区学校资源配置不均衡现象。政府对学校传统文化特色课程研发、师资队伍培养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小,导致学校对研发特色校本课程的动力不足、兴致不高,传统文化师资匮乏,导致不少学校教师传统文化培训少,地方特色课程开展少、质量不高。

三、对策与建议

(一)应优化选择进教材传统文化的内容。教育主管部门要严格把关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的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可重点选择传统文化中涉及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人格修养教育等方面精华,大力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现代文化相融合。学校要把发现传统文化内在价值和培育青少年内在素养相结合,通过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等途径,逐步将民族精华内化为青少年的精神素养,培养和提升青少年的民族意识、爱国情怀,促进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遵循教育规律,科学课程设置。整合现有学校课程资源,改变零散的、个别的和效率低的传统文化教育状况,优化课程,提高效率。根据中小学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合理设置传统文化课程阶段目标,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在传统文化的内容选择、承接、重点考量、形式选配等方面进行研究,根据学前教育、中小学不同的文化认知、个性兴趣,开发适合本地区不同阶段的学校课程,内容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层层递进,学校在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时应遵循“继承、弘扬、创新”的发展路径,做强主干课程、做精主导课程、做优做活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利用本校师资和本土传统文化等资源优势,形成传统文化研究氛围,让传统文化的火种在校园生生不息。

(三)加大师资力量的培养。对于传统文化师资力量的培养,教育局可以统筹安排各类培训。此外,还可以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寻找当地有名望的书法协会、戏曲协会等专业教师,为学校传统文化课提供教学指导。当然,还可以挖掘家长资源,请具有专业传统文化技能的家长走进校园,对教师进行技能培训。人才保障之外还应加强经费保障,尤其是对乡镇学校、贫困学校进行资金扶持,鼓励社会资本向文化教育领域流入。

(四)统筹协调社会资源。加强学校与博物馆、文艺团体、社会力量、纪念地之间的联系,鼓励定期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特色活动课堂等,形成文化资源共享、共建模式,丰富传统文化课程形式,优化学校资源配置。鼓励各县市区的中小学定期互相交流、参模学习,鼓励各学校优秀教师外出考察学习,开展优秀特色课程评选、优秀传统文化校园评选等活动,激励中小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校园重视起来。

(五)健全考核评价制度。鼓励学校学校成立有专门的领导小组且明确职责,领导小组定期研究民族民间文化、传统文化内容。相关部门定期检查、考核、评选优秀推广实践案例,解决“精神传承”与“技艺传承”脱节问题。


(市政协文史委)

供稿: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
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       联系电话:0912-3598656       传真: 0912-3598676
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09011148号-1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访问人次:3283575

执行时间2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