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榆林文史

榆林文史您当前位置:首页 >>榆林文史

在抗美援朝鏖战中的榆林籍开国将军

编辑:admin     来源:榆林市政协    点击数:10563次     时间:2021年07月28日

田 斌

发生在七十年前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刚刚夺权国内革命解放战争全面胜利后首次对外出击的一场保家卫国、抗击侵略、维护和平、援助邻邦的正义之战,立国之战。我们最可爱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全体将士在朝鲜的一千多个日夜里,面对强大的敌人毫不畏惧浴血奋战,打的侵略者心惊胆颤,打的美国佬四散逃窜……让军魂激荡云天,让国威震撼天下。本文着重从曾经经历过国内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年代里走出的陕北榆林籍十九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将军行列里,记述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五位革命战将的英勇往事,他们是中将崔田民、少将贺大增、崔文斌、汪洋、王扶之。

 

铁道运输线上建奇功的崔田民

崔田民,1912年出生于绥德县崔家湾乡铁茄坪村,1927年入团,1928年入党,是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从陕北榆林地区走出的坚强的共产党人。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同年9月15日数万侵朝美军、韩军在半岛中部海岸仁川登陆,拦腰切断正在向南进击的数十万朝鲜人民军的退路,并沿西海岸东侧宽大正面一路北上,企图把战火烧到中朝界河鸭绿江边,进而兵锋指向中国东北本土,在这唇亡齿寒、中国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紧要关头,毛主席、党中央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英明决策,决定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协助朝鲜人民军作战。自1950年10月19日夜晚起,志愿军第13兵团所属第38、39、40、42、50、66军6个军和兵团所属的炮兵第1、第2、第8师3个师共30余万大军,分别从中朝边境辑安江岸、鸭绿江桥和长甸河口先后过江。25日拂晓,韩国军队第1师2千余人沿朝鲜平安北道云山地区温井公路地段继续北犯时正遇先期到达此地的我志愿军第40军118师354、353团和120师360团将士的迎头痛击。此战持续了2天2夜,打响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第一仗。

前线战斗打响的同时,各个战场后方运输补给亦要跟进。在抗美援朝的战争期间,铁路运输是所有交通运输的主要运送力量。

1950年11月5日,志愿军铁道兵团组成,崔田民先后担任兵团副政委、中朝联合铁路运输司令部(联指)副政委、中朝联合前方铁路运输司令部(前指)副政委、政委,还兼任铁路抢修指挥所和铁道兵指挥所副政委等职。他和指挥所李寿轩主任实际负责指挥联指和前指的铁路运输军务工作。当年11月6日,李、崔俩人率铁道兵第1师并直属桥梁团、独立团2个团的人马,首先入朝抢修被炸坏的各段线路。当时志愿军铁道兵的运送条件十分困难,整个后勤运输部队是边打边建,临时作业,体制不健全,衔接不紧凑,既无整齐划一的铁道工程部队,又无自己的防空部队掩护施建,且当时前线部队的纵深反击已进至“三八线”附近,更为紧要的是从中国进入朝鲜的两条铁路运输线(新义洲至汉城、满浦至新安洲),才修到朝北清川江地段,距前线远离二百多公里,加上天降暴雨洪水肆虐,枪炮弹药、食品干粮、医药衣物等物资难以有效补给,因而形成铁路运输速度远远滞后于前线战斗的进展速度。

面对严峻的铁路运输明显迟滞的困难局面,做为一名曾经挥刀策马身经百战的革命军人,崔田民和他的战友们在困难面前毫不退缩,随时商讨对策,具体部署,并与指挥部成员,分别深入到各个车场、路段、桥梁、涵洞、堤坝、隘口等处,冒着敌人的炮火,组织抢修抢运,至1951年夏季,抗美援朝铁路运输局面初为改观,两条铁路线上的军需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到了前线。

不畏强敌势凶猛,铁流滚滚向前奔。崔田民在朝鲜三年多的时间内,与“联运司”、“前运司”指挥者一道率领共10个师的志愿军铁道兵部队,近20万大军先后奔赴朝鲜战场浴血奋战,钱力抢运,总是身先士卒,带队冲在前面,在紧急关头时又冒着敌机轰炸扫射的危险,亲临现场、火线指挥。取得反轰炸、抗洪水、反“绞杀战”等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使朝鲜战场战时通车里程由战争初期的107公里延伸增加到1953年夏季停战后的1400公里,用血与火、灵与肉创建了一条真正的“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在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战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92年11月在崔田民将军逝世1周年之际,他的老战友杨得志、马文瑞、贺晋年等人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悼念文章,称崔田民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把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情操,把不畏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的战斗精神灌输到每个铁道兵的心头里,展现在自己的行动中。还称崔是“钢铁意志,屡建奇功”。

赴朝参战期间,崔田民获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颁发的两枚朝鲜二级国旗勋章和一枚一级自由独立勋章。

1955年崔田民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军衔,并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军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勋章。

 

久历沙场经战朝鲜之贺大增

贺大增,1906年出生于佳县店镇乡店镇村,1924年考入绥德第四师范,受李子洲等革命先驱影响于1927年加入共青团,同年转党,1934年参加陕甘红军,是一位经历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资深革命军人。

1949年志愿军入朝前,贺大增先后担任第4野战军2纵5师政委和第39军政治部主任等职,1950年10月志愿军入朝时贺大增在吴信泉军长、徐斌洲政委等指挥的中国人民志愿军13兵团39军任副政委,后为志愿军后勤部政治部副主任等职。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贺大增与39军创建前后的一段沿革。1935年9月从鄂豫皖根据地范围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一带出发进行长征的工农红军第25军为迎接中央红军北上最先到达陕北保安县永宁山地域,同年9月中旬,在延川县永坪镇会合时,红25军与陕北红26、27军合编为红15军团,军团下辖的红75、78、81师分由红25、26、27军编成。至1936年4月红15军团再编为西方野战军右路军,其中78师师长韩先楚、政委崔田民下辖234团的政委为贺大增。红27军基础上组建的81师调出15军团序列由军委直接指挥。1937年抗战爆发后红15军团改编为八路军115师344旅,下辖687、688、689三个团,其中1937年底组建的689团,由687团2营和688团2营组成,贺大增时任689团政治处主任。这2个团的2个营均为原红26军的基本力量。1938年6月,344旅一分为二,代旅长杨得志率一部组建冀鲁豫支队,政委黄克诚率该旅5个团南下与新四军6支队在安徽北部会合,1941年以后已改为新四军4师10旅的344旅原南下各部最终归建新四军3师。贺大增先后任3师22团政委和10旅政治部主任。1945年9月,3师奉命开赴东北加入东北解放军序列,次年9月,3师及8、10、独立旅改为东北民主联军第2纵队,贺大增所在的22团改为2纵4师10团。1948年11月,2纵改为4野39军,1950年10月39军改编为志愿军第39军。贺大增任该军副政委,协助分管全军后勤保障服务。

在那硝烟弥漫、炮火连天的朝鲜战场上,作为老红军、老八路军老新四军和老四野出身的贺大增,肩负人民的希望,满腔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情怀,战斗的足迹布遍39军经战之地,云山战斗获捷后,军部领导下到师团一级战斗部队助阵,1951年2月11日攻击砥平里战斗打响后,贺大增赶到115师343团攻击梯队,与该团王扶之团长等团领导一齐部署进攻方案,后战局变化攻击转为防守,敌人猛烈反扑,狂轰滥炸,形势危急,而贺大增临危不惧,坚守在团部给343团将士们鼓励助威,稳定了战斗局面。二次战役中,贺大增下到116师347团又与该团李刚团长等团领导一齐在云山南部某凹地处施计围歼敌军,迫使美军步兵25师24团C连(3连)140余名黑人组成的连队全体交械投降。1952年5月15日朝鲜临津江东岸群山中的190.8高地攻防战打响后的第2天,117师350团负责防守的阵地上,坑道里武器弹药、干粮饮水告磬,贺大增及时组织炮火掩护反击,组织力量抢运,硬是把物资送到阵地上。

贺大增参加了抗美援朝的5次战役、朝鲜中部夏季防御和西海岸的防御等的全部战斗,他和他所在的39军将士敢打敢拼,英勇善战,打出了国威军威,39军赢得了“王牌军”之誉,并创造了39军在志愿军入朝作战的“7个第一”,其在朝鲜辉煌显赫的战绩,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让全世界瞩目景仰,让侵略者望而生畏。

1953年5月,贺大增随军凯旋回国。贺大增赴朝参战期间获得朝鲜国家二级国旗勋章,一级、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1955年9月,贺大增被颁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77年3月,贺大增将军在北京寓所走完了自己辉煌壮丽的一生。

 

激战长空扬威九霄之崔文斌

崔文斌,1917年出生于绥德县崔家湾乡铁茄坪村。1929年在绥德四师读书时加入共青团,1934年参加陕甘红军,1936年入党。后在红15军团73师任班长、排长、培训队教员,又在保安县红军大学特务团任连指导员兼教员,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崔文斌从17岁起投身革命,立志为理想而战,为人民大众翻身解放而战。

志愿军入朝参战前1949年的解放战争中,崔文斌任华中野战军6纵18师团政委,后又任第3野战军8兵团24军71师政委。

1950年3野第24军71师改编为中南军区空军预科总队,崔文斌任总队政委,次年5月,总队改编为空军第15师,崔仍任政委。1951年10月崔文斌积极加入到人民空军抗美援朝的行列之中,与黄玉庭师长一起率空15师在朝鲜半岛上空与美机进行了殊死搏斗。志愿军地面部队打响后一段时期,空15师和江对岸朝鲜义州、溯州地域和东北吉林公主岭、大孤山一带进行战前的升空、搜索、巡航、攻击一系列空战技术的强化训练,时刻准备着和美国侵略者的飞机在空中格斗拼杀。1950年12月21日,志愿军空四师10团28大队首次升空迎战美机,并当场击伤美机一架,同月29日空四师勇士再次升空作战,击落击伤美机各一架,创造了自愿军首次升空作战击落击伤美机的记录。战后师部领导特别注重空4师这次战斗的作战经验总结,从技术要领上一节一节琢磨探讨,同时积极备战捕捉时机,期待及早升空杀敌。1952年3月20日防空警台报有8架敌机来袭,崔文斌随黄师长来到指挥塔台,命令45团1大队飞行员分别驾驶8架米格战机起飞迎战,该团飞行员林广山、樊玉祥、孙忠国果敢搏杀,三架战鹰猛烈开火,一举击落击伤3架美国F-51飞机,其余5架狼狈逃窜。这是空15师在朝首次升空激战,并且完胜。战后崔文斌激动地说:此战扬国威振军威,我志愿军战机绝不容忍美国侵略者飞机在朝鲜领空狂轰滥炸恣意妄为。从52年2月至53年,黄玉庭、崔文斌率15师全体指战员战斗休整,休整战斗,先后2次往返朝鲜进行战斗,高度展示中国人民志愿军空中勇士、保家卫国保卫和平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在每次空战之前,崔文斌都要深入到地面保障服务单位精心检查各个环节,耐心做好思想工作,并提出“一切为空战胜利,一切为飞行服务”,“胜利表现在空中,胜利保证在地面”和“故障不过夜,故障不上天”的战斗口号,进一步激发了各参战团队英勇战斗、杀敌立功的战斗热情。在后来数10次空中拼杀中,空15师参加了“反绞杀战”和“抵御美军夏季攻势战”。43团功勋飞行员韩德采在安东以南地区的一次战斗中英勇果敢将美国空军51联队“双料王牌飞行员”费希尔驾驶的美制F-84战机打得从近万米高空上栽了下来,费希尔跳伞被俘。45团功勋飞行员樊玉祥在朝鲜昌城、伊川上空多次与敌搏杀。1953年6月22日,樊玉祥在拦截敌轰炸机的一次战斗中,先击落一架敌机后被多架敌机包围,其座机被击中,最后血洒长空英勇牺牲。在整个抗美援朝空战中志愿军先后出动10个歼击航空兵师21个团,2个轰炸航空兵师又3个大队参加战斗并取得很大战果。

崔文斌入朝作战期间,被授予朝鲜国家二级国旗勋章和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1953年5月,崔文斌凯旋回国。1961年崔文斌荣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勋章。

1998年12月11日,长期为人民空军强大事业而奋斗的崔文斌将军在北京逝世。

 

“云山之虎”汪洋

汪洋,1920年出生于横山县付家坪乡黄城山村。1927年汪洋在米脂县龙镇第一小学读书,1934年考入绥德第四师范学校,在绥师期间汪洋受学校内进步学生的影响,于1937年10月进入党中央在延安杨家湾附近创办的革命学校陕北公学,这年年底,汪洋在“陕公”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初汪洋被选调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结业后,汪洋被直接分配到八路军115师344旅689团1营3连任职,奔赴抗日前线。汪洋早期接受了革命思想影响,又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光荣时段,为了人民的解放革命的胜利,半生戎马矢忠矢勇。

1948年11月,汪洋所在的东北野战军2纵5师改编为人民解放军39军116师,汪洋任参谋长。“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后,汪洋被调回东北军区任警卫师师长。朝鲜战争爆发后的50年7月初,远在河南漯河一带驻扎的39军军长吴信泉被急电召至武汉,时任4野兼中南军区司令员林彪指示吴率39军反转赶赴东北,准备去打抗美援朝战争。吴信泉领命着即日夜兼程北上。同年7月底,吴军长在辽宁辽阳见到了东北军区参谋长贺晋年,当面要求将汪洋调回39军116师仍任师长职务。

汪洋重回被他引为自豪,被列为4野头等主力师之一的116师,又回到了曾与自己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老战友身旁,也回到了用无数烈士鲜血染红战旗的以陕甘红军为底子的老部队,去共同抗击侵略驰援朝鲜而万分激动。

1950年10月20日,汪洋率116师渡过鸭绿江后,直插朝北云山城垣西北准备攻击,11月1日5时,该师所属346、347、348三个团6个突击营同时发起猛攻,2日半夜,3个团从东、西、北三个方面迅速推进合围突击,早晨6时左右攻克云山,火红的战旗高高飘扬在云山城头。云山战斗是39军3个师出国的第一战,也是赴朝志愿军痛歼美国侵略者的首次战斗。主攻师116师此战功绩卓著,战果辉煌。此战共歼灭美国王牌骑1师8团大部、骑1师51团和韩国1师10团、15团一部及美军2个炮兵营、1个坦克连的一部,共毙俘敌人2000余人,其中美军1800余人,共缴获飞机4架,击毁和缴获坦克28辆,汽车176辆,各种火炮119门及大量武器装备。云山之战,也让不可一世的美国侵略军尝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厉害,并在世界上丢尽了脸面而威风扫地,此战,英勇的志愿军打出了国威军威,也让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同声称赞刮目相看。战斗结束后,汪洋随军首长来到云山北诸仁桥的一处山岗上望着美国王牌军骑1师丢弃在山野里的尸体、战场四处的枪支弹药装备和仍然没有熄灭的残烟,都发出了胜利的微笑。战后多年,日本陆上自卫队干部学校编写的《作战理论入门》一书中特别将云山战斗作为经典战例录入。据说美国西点军校学员读过了志愿军云山之战典型教材后,称赞汪洋为“云山之虎”。

汪洋在朝鲜近1000个日夜里,率部出击,经战云山、取平壤、渡津水、夺汉城、过汉江、战水原、反攻临津江、雄踞三八线、打进攻战、打防御战、反“绞杀战”、反“立体战”之壮烈战事,展示出其智勇双全英勇善战,敢打敢拼不畏艰难的英雄气概虎将风采。他的军人精神英雄事迹被后世长久传颂。

汪洋在朝参战期间,被授予朝鲜国家二级自由独立勋章和二级国旗勋章。

1964年汪洋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1955年被授大校军衔时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勋章。

2001年4月17日从陕北榆林走出的一代著名战将汪洋在北京逝世。

 

骁勇传奇王扶之

王扶之1923年9月出生于子洲县三眼泉乡楼子砭傅兴庄村,不久随父到延安子长一带逃荒。1935年刘志丹领导的队伍在子长、子洲一带“闹红”打仗时,年仅12岁的王扶之凭自己个头高、想跟上队伍闹革命就报名当了红军,成为红军少共营的一名小战士。王扶之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当了八路军新四军经历抗日战争,走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全程。在那硝烟弥漫、炮火连天的战争岁月里,王扶之在残烈的血火战场冲杀中,英勇顽强,敢打敢拼,英雄气概,赤胆忠心。铸就了一个坚强共产党人革命奋斗史上的苦难辉煌。

志愿军赴朝前王扶之任东北野战军2纵5师14团副团长、团长,入朝时为改编后的志愿军13兵团第39军115师343团团长。39军115师343团、116师347团、117师350团,三个团大多数人是从陕甘几支红军队伍中走出来的老红军,素以作战勇猛作风过硬而著称全军,343团就是115师的一把利剑。云山战斗打响后,王扶之率全团从云山西南龙城洞地域穿插迂回,然后包抄合围。美军发现后仓慌抵抗,王扶之命令部队改为强攻,战至深夜12点后,歼灭美军骑1师第5联队(团)的1个连,并俘敌28人,缴获一批物资。这是343团入朝参战的空前胜利。志愿军司令部专门传令嘉奖了343团担任主攻的第一连。军部谭友林副军长、贺大增副政委和汪洋师长、石瑛政委等亲自向343团第1连颁授锦旗。1951年2月,39军各师拿下平壤、汉城以后,343团又进行了汉城以南横城以北的砥平里争夺战,这是一场血战,王扶之率团左冲右杀,整整2天2夜,4连170多人打的只剩下30几人还在坚持战斗,直至把美国鬼子打的落荒而逃。然后王扶之奉命率343团后撤。此战343团将士连同在前发起的马山战斗,共击溃美骑1师坦克营、美2师23团和法国军队1个营、荷兰军队1个连的敌人,共计600余人。王扶之的骁勇还展示在朝鲜溯宁东4打老秃山争夺战中,王将343团各连分成两部,然而按指挥所下达的战斗目标由各连包打,战斗要领是短促突击、穿插隔断、合围歼之,这一招在连续四次争夺老秃山战斗中屡试不爽,最后象割肉一样,一块一块地把敌人剔掉。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为什么大地春常在,是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是英雄的生命开鲜花。王扶之和343团指战员在抗美援朝的烽火岁月激战之中,有许多许多的英雄战士血洒疆场长眠异国,又有许多许多的热血青年前赴后继奋勇杀敌。

王扶之的传奇故事除了冒充大年龄当红军;抗战时期打日本攻阜宁城时,骑自行车指挥冲锋克敌营;解放战争打天津当团长时,亲自扛着炸药包连续炸掉敌人的两个碉堡等。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就是1952年8月2日,已是115师代师长的王扶之与师部其他人员在“三八线”北梨木洞师指挥所坑道被突然来袭的敌机炸塌,被埋了30多个小时,最后被一名工兵连战士发现炸塌坑道的石缝中飞出苍蝇,分析还有生命存在,继续搜寻,最终把王扶之救了出来,王得以大难不死。

另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就是1964年王扶之41岁时,决定回陕北老家探望久别了的父亲,那时候交通条件极不方便,快到家乡的时候,王扶之便找到一个赶驴拉车的农村老汉带自己回村。一路上这位老汉和王扶之闲聊时说自己也有一个儿子12岁时就离家参加红军了,如果现在活着应该就是王扶之这般大小,王扶之听后大惊,便问:“你儿子叫什么名字?”老汉说:“王扶之”。王扶之一下搂住父亲抱头痛哭……。

王扶之参加了在朝全部战斗战役后,于1953年5日凯旋回国。在朝鲜期间,王扶之获得朝鲜国家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校军衔,并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据悉,王扶之将军现仍健在,我们祝愿王老将军幸福安康的颐养天年。

供稿: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
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       联系电话:0912-3598656       传真: 0912-3598676
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09011148号-1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访问人次:3283650

执行时间3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