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榆林文史

榆林文史您当前位置:首页 >>榆林文史

《赶牲灵》背后的故事

编辑:admin     来源:榆林市政协    点击数:5586次     时间:2021年02月18日

李纪元 崔苗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在陕北这块广袤、荒凉。贫瘠的黄土高原上,行走着一队队赶着大牲口的汉子,他们叫脚夫,赶脚人,也叫赶牲灵的。他们边走边唱,饱经磨难和沧桑,演绎着人世的爱恨情仇。

牲灵多指骆驼、骡子和毛驴,在陕北乃至很多地方作为一种长途运输工具,脚夫们赶牲灵时间长了,就与它们产生了感情,牲灵也能听懂主人的语言,叫它走它就走,叫它停它就停,叫他卧它就卧,驮,拉,骑,样样都行,吃苦耐劳,很是听话顺从,成为人类忠实的朋友,不管走多远它都能坚持到最后,有时在外劳作,不见了主人,就自己先跑回了家,而把主人被落在后面。每天凌晨6点左右该吃草料时,牲灵听见主人的声音就会不停地叫唤,并且不时用蹄子使劲刨地。

赶牲灵的人都是大能人,有着聪明的头脑,走南闯北送货接货每次一程半月二十天,路途中要歇骡马店,遇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只得风餐露宿。陕北天气四季分明,春季沙尘暴,夏季暴晒,六月的日头能晒得人褪一层皮。秋季最舒服凉快,冬季寒冷风又大,寒风能穿透人的衣服特别冷,所以陕北人都穿着羊皮袄子,赶牲灵的人穿羊皮袄子取暖,因为羊皮袄保暖效果很好,羊肚子手巾头上缠,第一是遮凉和保暖,第二也是为了好看。

赶牲灵的路途中充满了艰辛,也会遭遇到土匪的打劫,经常会碰见各种各样潜在的困难和危险,白天害怕土匪,夜晚担心狼群跟随!那时候狼是非常多的,它们三五成群的,除了吃家畜,饿极了还敢攻击人,牲灵是狼攻击的重要目标之一。

即便自然条件如此恶劣,但是一代代的陕北人见证着历史的一切的变化,也培养了他们坚韧不拔、坚强不屈的品格和坚定意志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关于赶牲灵这个大主题几句表述不完,一条大主线,从陕北黄河畔上的荷叶坪村、螅镇、吴堡、佳县、绥德、米脂、横山、靖边、定边、安边一直到盐池、银川、内蒙等地,他们去时拉胡麻油、瓷器等,回来时拉盐巴、皮毛、黑炭等。

我们还是来谈谈《赶牲灵》这首歌曲吧!

《赶牲灵》这首歌曲创作者是张天恩,他在晋陕蒙及周边县非常有名气,他做生意头脑好,还能自编自唱,看见什么唱什么,在赶牲灵队伍中是一个奇才。

2012年冬季,笔者有幸拜访到了跟张天恩一起赶牲灵的张姓老艺人,当时他已是91岁高龄,他是跟张天恩一起赶过牲灵的唯一一个在世的人了,其他的同伴都已去世了。据张老称,他们赶牲灵那时候,谁家里有一头骡子就算好日子了!更何况他们赶着一群骡子,牛气得很呢!老人说《赶牲灵》这首歌曲是我们赶牲灵中途张天恩编出来的。张天恩是吴堡张家墕人,他长年以赶牲灵谋生。在赶牲灵途中,经常需要住店,当时人们在歇息时,大伙聚在一起会喝点烧酒,划拳唱曲拉家常,赶牲灵队伍中也不乏有敲怪脑说散话的人,都在议论这趟谁挣钱了?谁家又叫狼把牲口给咬了。所以赶牲灵的队伍必须一起行动一起走,人多了,牲口多了狼也害怕,不敢靠得太近,再加上男人吼起了信天游,声音高亢宏亮,一是壮胆,二是抒发一下自己内心的苦恼 ,就这样他们数年间行走在黄土高原上和沙漠草地间,同时,赶牲灵的人儿也在行走中抒发着他们内心的苦乐哀愁。而张天思这位主人公魅力十足,九腔十八调更是唱得声情并茂!

他在赶牲灵的过程中边走边唱,经过一个村庄时,对面圪梁梁上走过来一个送饭的女娃娃,远远地就听见了他唱着信天游走来了,越来越近,女娃娃只顾听歌入迷了,结果摔了一个大跟头,把送饭的罐子也打碎了,只见她一脸害羞的样子,拿起打碎的饭罐子飞快地跑走了!对面路上赶牲灵的人群幸灾乐祸的哈哈大笑,队伍逐渐走远了,而队伍里有一个人的魂却被那个女娃娃勾走了!他暗自回想着这个女娃娃的缭人的身材,想着女孩粉扑扑的脸、还有那俩根麻花一样的长辫子!不由地自言自语大声唱起了歌,连自己都不知道唱的是什么歌词。

赶牲灵的人们长期在一起了,互相都熟悉了,有人看出了这主人公的心思,都笑着说看你那个骚情样子,我们看得都脱笑死了。

后来几次路过那村子,张天思打听到了这个女娃娃就住在不远的地方,在绥德义合一带,距骡马店没几步路,张天恩便累死累活也都要去那个店里闲脚,一回生两回熟,终于遇见那个女孩了。

歌中唱到“走头头的那个骡子哟,三盏盏的那个灯,哎吆带上了那个铃子哟,哇哇得那个声。”讲述的是骡子头上绑了三块小镜子,用意是可以辟邪的、降妖伏魔的,据传牲口夜间能看见鬼,另一种用意是好看,高骡子大马气派十足,那个镜子阴面阳面会反光比喻作灯,带上那个铃子哟是指的骡子脖子里带着铃铛,碰见陌生人,牲口会跳起,甚至惊吓到会踢人,起到了喇叭的作用,刚好骡子四条腿走起路来比较快,所以有了自然的节奏旋律而产生了配器,显得更有活力。还有一层用途是驱赶豺狼和单调漫长路途上的无尽寂寞。

“白脖子的那个哈巴哟,朝南的那个咬,哎呀赶牲灵的人儿哟,过呀来了。”这个意思是女娃娃正在家里忙碌时,突然听见有狗咬的声音,便忙着去看是不是赶牲灵的人过来了,那时候赶牲灵都带着狗。为的就是有个照应,打发寂寞。

女娃娃听见了狗咬声,就想到了他那赶牲灵的哥哥是不是过来了,心上就像是猫抓抓似的,便飞快地跑到户外面看看,站在高处照看着山峁,赶牲灵的人已经过来了。真是无法用语言形容她此刻迫不及待跑出去的心情!

远远地照见了赶牲灵的人,但还不敢大声喊,只用歌声来试探:“你若是我的哥哥哟,你招一招的那个手,你不是我的哥哥哟,走你的那个路。”歌中讲述了女娃娃看见骡子队伍,还没有确定里面有没有她心爱的那个人嘛,有山西,内蒙,陕北很多赶牲灵队伍,站在高处给对方信号,如果是了,对方肯定也给回信号,如果没有回音肯定不是的,扭头就走,不想再照一眼,这也表现了陕北女娃娃对爱情的用情专一,一个唾沫一个钉,说下的比写下的灵,

“一碗凉水两张纸,谁卖良心谁先死!“这正是陕北女子多情善良专注的真实写照。

供稿: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
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       联系电话:0912-3598656       传真: 0912-3598676
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09011148号-1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访问人次:3808402

执行时间1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