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视察报告您当前位置:首页 >>政协业务 >>视察报告

关于推进我市重大疾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的视察报告

编辑:admin     来源:榆林市政协    点击数:1553次     时间:2020年06月22日

为推进我市重大疾病防控救治体系工作,不断完善和规范重大疾病防控救治体系服务功能。5月中旬,市政协教科委组成视察组,对我市重大疾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视察。期间实地考察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一院、二院,并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了意见和建议。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建设情况

(一)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基础建设得到加强

1.功能建设。按照国家对疾病预防控制体制建设改革的要求,我市疾控机构将原卫生防疫站被赋予的卫生执法、监督功能整体划出,将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职能集中,实现了机构整合、功能重组。转型后的疾控中心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牵头,发挥专业技术优势, 实现了在专业技术资源总体不增的情况下, 集中优势资源确保了重大疾病防控任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任务, 同时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织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疾控中心在机制建立、职能履行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2.网络建设。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建设实现全覆盖。建立了全市传染病防控专用网络,实现了市、县、乡疾控专业机构的互联互通。通过网络在线,实时开展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以及慢性病、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

3.队伍建设。市疾控中心现有在编职工89名,复员军人9名,公益性岗位30名。共有专业技术人员77名,其中正高级职称3名,副高级职称7名,中级职称34名,硕士研究生8名。近年来,中心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通过积极组织开展岗位比武竞赛,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专业培训、应急演练等方式,专职人员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业务建设重点突出

1.重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通过强化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督导检查、宣传教育、预防接种,提高了对传染病防治、监测、预警和处理工作能力,有效应对了麻疹、手足口病、腮腺炎、禽流感、甲流等疫情,实现了全市无重大传染病暴发的目标。

2.疫情报告和监测工作不断加强。通过落实“八个到位”即组织到位、宣传到位、培训到位、监测报告到位、医疗救治到位、督导检查到位、环境整治到位、物资储备到位,强化了疫情管理、预警预测、研判评估和规范的流调、处置、治疗。

3.艾滋病和结核病防治工作进一步规范。通过落实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积极开展国家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市结核病人的追踪转诊总体到位率、结核病发现率、系统管理率和治愈率等均达到或超过项目要求标准。

4.预防接种规范化门诊逐步完善。目前,全市规范化门诊已实现乡级全覆盖,数字化接种门诊基本实现了各县市区全覆盖,预防接种工作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型,疫苗及冷链追溯管理系统实现了疫苗全程冷链监管,未出现接种事故的发生。

5.慢性病防治工作扎实推进。2019年成立慢病科,指导全市开展慢病防控和措施干预,不断完善市县乡健康教育三级网络,增强人民群众忧患意识、社会意识、责任意识和正确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意识。

(三)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应急机制规范建立  

1.应急机制不断完善。制定下发《榆林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专项工作预案10余项;成立应急办,建立卫生应急物资库,购置隔离衣、防护服、消杀物品等应急物资,加强了物资储备;强化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开展应对突发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的应急演练,从实战出发,对疫情报告、物资准备、应急处置、医疗急救、卫生监督和疾病控制等进行了全程模拟、过程分析、总体评估和全面总结,进一步提高了我市突发事件和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

2.应急能力逐步提高。成立了流行病学调查应急队伍,定期组织召开全市现场流行病学培训班,强化能力和知识培训,及时、规范处置传染病及食品安全事件。科学有效完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处置,最大限度减少和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社会和群众造成的伤害,确保我市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二、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市疾控中心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沿用至今已达30年之久。中心实验室设置不规范、相关排风、排水等安全设施设计不到位,实验室存在安全隐患。储备防疫物资库房简陋,物品种类不够齐全,不能及时满足疫情防控需求。

(二)疾控队伍建设滞后 。一是人力资源总量不足。以市疾病控制中心为例,核定人员编制98名,按照《陕西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机构编制标准实施办法》,市级疾控中心按照辖区常住人口0.35/万人的配置标准,应至少核定编制116名;二是人员结构极不合理。市疾控中心现有在编职工89名,复员军人9名,公益性岗位30名,共有专业技术人员77名,专业人员占60%,远低于国家85%比例的要求。高层次人才短缺,学科特色和优势有待成形, 高层次人才配备及学科能力建设还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

(三)重医轻防依然存在。目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仍然是以疾病为中心,重点围绕医保、医疗和医药领域突出问题展开,未能体现预防为主、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大卫生理念,疾控-医院-社区“三位一体”疾病防控模式推行缓慢,重医轻防和防治分离的局面还未得到根本扭转。

(四)薪酬待遇普遍偏低。随着全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医疗机构实行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后,在保证创收的同时奖金福利待遇逐年增高。与医疗机构相比疾病控制机构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发展相对滞后,创收和收费项目逐步剥离,而业务工作职能不断增加,财政转移支付项目工作经费使用不灵活,缺乏必要的薪酬外激励机制等多种因素造成公共卫生人员在社会中相对经济地位低,劳动价值得不到体现,队伍不稳定,人才流失严重。

(五)疾病负担日益增长。随着人口老龄化、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生活方式的变化,疾病流行呈现出新的特点: 得到控制的传染病、地方病防控基础还很薄弱,包虫病、性病艾滋病、结核病危害严重,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同时癌症、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患病率快速增长、并趋于发病年轻化,精神卫生问题日益突出,疾病谱多元化,疾病防治任务更加艰巨。

(六)医防协作环节缺失。疾控机构与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其他各行业还没形成防治结合合力,很多工作还处在疾控部门单打独斗的状况。受各种因素影响,医疗机构落实公共卫生职责不到位,致使部分公共卫生领域惠民措施没有得到具体实现,没能减轻群众疾病负担。    

(七)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信息管理部门专业技术能力不足,职能定位不准,导致疾控现有信息系统建设管理相对滞后;现有卫生信息标准还远不能满足业务发展和技术革新带来的新需求;由于历史原因,信息化建设和业务需求脱节;建设缺乏前瞻性和整体性,重复投资;系统建设独立分散,形成众多“信息孤岛”;疾控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滞后、人才短缺以及现有人员的培训不足等,直接制约了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可持续开展。  

三、意见与建议

疾控体系建设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加强疾控体系现代化建设,是提高疫情防控能力的必由之路,也是有效预防和及时化解突发重大疫情的重要保障。因而,必须要把防治重大疾病作为推进健康榆林建设的重要任务,着力解决影响人民健康的突出问题。

(一)变“被动”为“主动”,着力提高全社会对加强疾控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跨区域人流、物流持续增加,流行病威胁日益严峻。这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既暴露了部分公众疾病防控意识的缺乏,也对公众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提出了挑战。为此,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广泛宣传和普及疾病防控知识,推动疾控安全理念和健康生活方式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引导公众树立正确健康观念,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防治意识和应对能力,夯实疾控应急管理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坚持预防为主、分类管理,依法做好疫情预防、报告、预警和发布工作。积极适应公众健康需求新变化,全面加强传统传染病防治、慢性病及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干预、健康管理等工作,加快实现疾控工作重心从防控急性传染病向防控急性传染病、慢性非传染病和健康促进并重转变。

(二)变“零散”为“整体”,积极推进疾控资源优化整合。疾控体系建设综合性、系统性、专业性强,需要各地各部门密切协调、齐抓共管。这次抗击疫情中暴露的疾控体系条块、职能等方面的问题,警醒我们应进一步整合疾控资源,加快建立健全统分结合、职责清晰、协调有力、运转高效的疾控应急管理体系。一是完善疾控工作组织领导机制。明确相应职权范围和有关要求,强化疾控工作统筹协调,定期召开疾控工作联席会议,分析研究疾病预防控制的形势,及时完善各类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人畜共患传染病等专项应急预案,研究解决疾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推动形成分工履责、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的良好格局。二是抓好疾病防控法治建设。坚持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疾控工作,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传染病防治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疫苗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和完善疾控相关制度,强化公共安全保障,规范处罚程序,为疾控工作提供法律依据。三是深化疾控体制机制改革。围绕“全人群、全生命周期”优化疾控资源要素配置,加快推进分级、分层、分流的疾控机制,真正形成医防结合、职能互补、联防联控的良好局面。理顺医疗管理部门、医院及医生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体化应对重大疫情的制度规则和保障体系,确保医疗管理部门、医院、医生责权明晰、配合有序。以公共卫生资源下沉为重点,将预防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实行医防结合,全面加强县级疾控机构、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加快建立专业疾控卫生机构、综合和专科医疗机构、基层卫生机构“三位一体”的疾控机制。四是重视补齐基层疾控卫生服务设施短板。相对于城市,基层农村医疗卫生机构配置不充足、不合理、不平衡的现象更为突出,应以编制“十四五”规划为契机,把加强农村疾控卫生与防疫基础设施、运营体系等方面的投资与管理纳入规划,加快建立健全乡村疾控卫生管理长效体制和疾控设施运营维护机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分类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不断改善农村疾控环境,提高农村疾控能力水平。五是加强紧急医学救援和重症医学救援体系建设。以“榆林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为指导,建立“政府重大决策专家咨询评估体系”,结合榆林实际,统筹资源、科学施策,建成起点高、影响大的陕甘宁蒙晋区域医疗中心,提高我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三)变“从业”为“专业”,切实加强疾控人才队伍建设。疾病防控涉及医学、生物学、流行病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知识。做好疾控工作,应着力抓好疾控人才建设。一是优化疾控机构岗位设置,适当提高高级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比例,在疾控人才队伍高级岗位配比上给予政策倾斜。采取挖潜创新、内部调剂、分步实施等措施,合理核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总量,足额配备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二是完善疾控机构和人员的绩效考核办法,根据专业技术以及管理、工勤等岗位的不同特点,实行分类考核,形成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考核分配机制。三是加大对疾控机构科研立项、重点专科评审、重点人才待遇等支持力度,研究制定引进疾控专业人才优惠政策,吸引学历高、事业心强、技术精湛的专业人员充实到疾控队伍,加快实现疾控队伍由“从业”向“专业”转变。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一批能沉得下去、留得下来、有专业技能的乡村医生队伍,筑牢基层农村疾病防控网。

(四)变“输血”为“造血”,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和信息化建设力度。一是加大疾控事业资金投入。各级疾控中心作为公共卫生专业机构,需要由政府安排基本建设、设备购置等各类业务经费。市县两级尤其要加大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加快检验检测设备的配备和更新升级。进一步提高农村公共卫生领域资金投入使用效率,建立健全绩效评价结果与资金分配挂钩机制,实施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确保资金投入和使用更为科学、更加规范、更显效率。二是加快推进疾控信息化建设。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推进标准统一、接口开放、结构合理、互联互通的疾控系统大数据平台建设,推动全市各级医疗机构资源充分整合、数据无缝对接,促进各类疾病监测数据的连续、系统、规范收集,实现信息共享和互补利用,切实发挥好信息化在疾病防控中的智库作用。三是积极推进平战结合的防疫医院建设。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所遇到的难题之一就是患者的集中隔离和救治,普通医院短期内不可能调整大量床位和隔离病区实现“应收尽收”要求。应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以县(市、区)为单位,按人口比例和传染病隔离救治等要素,选择基本设施完备、相对独立、便于隔离、交通便捷的人防工程、体育场馆、宾馆学校、厂区等,规划建设一批平战结合的防疫医院,做到有备无患、随征随用。四是完善疾控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分层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强化储备物资动态管理,健全物资储备和调用制度,根据物资使用有效期实行用旧储新的梯次更换制度,规范指挥流程、职责分工、力量融合和动员补偿等工作,统一调拨和配送,确保疾控应急物资安全可控、供应充足。


(市政协教科委)

供稿: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
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       联系电话:0912-3598656       传真: 0912-3598676
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09011148号-1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访问人次:3297127

执行时间2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