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委员论坛您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栏目 >>委员论坛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着力破解农业不强农民不富的难题

编辑:admin     来源:榆林市政协    点击数:1453次     时间:2017年03月02日



市政协委员、市畜牧兽医局总畜牧师  闫 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关键一环,也是农业自身发展问题倒逼下的客观要求,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针对我市“三农”工作当前面临的农业不强、农民不富等难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突出特色,着力调优全市农业产业结构。

榆林土地资源富集,农业人均占有耕地5.6亩,居陕西第一;气候独特,光热资源充足,雨热同季,有利于粮食作物增产增收;动植物物种资源丰富多样,有利于农畜产品的多样化开发。同时,我市巳成为全国优质马铃薯生产五大地市之一,全国山羊绒产量第一大市,小杂粮、蔬菜、山地萍果、红枣等生产基地初步建立,全国《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13~2020)》,把榆林确定为绿豆、荞麦、谷子、糜子等12类小杂粮作物及马铃薯和绒山羊优势产区。为此,建议把马铃薯、白绒山羊、小杂粮、山地萍果、红枣和时令蔬菜作为榆林特色农业发展的重点,进一步加快发展。

二、主攻质量,着力提振消费者对农畜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的信任。

当前,社会上有一种时尚,大家都追求消费“土特、优质”的“原生态”农畜产品,对一些“饲料肉蛋奶”、“大棚菜”不放心,反应出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广大消费者对现阶段农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安全缺乏信任。因此,要把提高农畜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水平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一是积极预防和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严格管控农药、兽药、化肥、饲料等农牧业生产投入品;二是加大马铃薯、山地苹果、白绒山羊等特色优势品种的培育力度,加快农畜产品品种升级换代,培育发展一批有竞争力的名特新优农畜产品;三是组织开展种植、养殖生产标准化示范创建,努力实现主要农畜产品生产、供给全过程标准化覆盖;四是全力打造以“榆林”冠名的马铃薯、红枣、小杂粮、山地苹果、大漠蔬菜、羊肉六大区域公共品牌,鼓励各类经营主体创建企业知名品牌,构建以地方整体品牌为龙头、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知名品牌为主体的农产品品牌体系;同时加大品牌农产品的营销和宣传力度,扩大榆林品牌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美誉度和影响力;五是严格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和属地管理责任,强化安全环境、清洁生产、生态储运等关键环节的质量监管,推进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建设,实现主要农畜产品追溯管理全覆盖。

三、降低成本,着力提高农民增收能力和农畜产品市场竞争力。

调查分析,2016年,我市农牧业生产用工,每个劳动力年费用约4万元左右(含工资和吃住等费用);马铃薯每千克生产成本为0.63元,玉米每千克生产成本为1.26元,猪肉每千克生产成本为11.6元。因生产成本偏高,缺乏市场价格竞争力,经营者要么微利、要么亏本。因此要把降低农畜产品生产成本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环节来抓。一是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推广节本增效技术,降低农业投入成本,促进各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二是全面实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加快设施农业、畜禽养殖业、果业等的自动化、智能化、机械化发展,降低农业生产用工成本;三是切实加强农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建设,积极培育和发展农畜产品电子商务,推进“农超、农企、农社”等多渠道产销对接,探索发展“直销农业”,减少中间环节,实现农产品从产地通过配送中心直接到达客户,降低农产品营销成本。

四、补齐短板,着力培育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

一是进一步加强以高标准农田、农业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二是加大农业关键技术创新力度,按照全产业链设计、一体化推进,统筹各环节之间、产业链上下游之间协同创新,组织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展大协作、大联合;三是整合涉农部门的信息资源,打造包括农业生产导向、产业发展分析、市场供求预警、质量追溯体系等农业全产业链的大数据平台,推动种养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全过程的信息化;四是整合集中涉农资金,以项目为抓手,创新支农方式,优化支出结构,引导金融资本、工商资本更多地投向农业农村;同时,积极建立农业政策性贷款担保机制,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健全农业农村发展投入机制。

五、促进融合,培育新业态,着力推动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

一是扶持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支持大型农业龙头企业上市融资;鼓励农民合作社等开展农产品分级、清洗、精选、打蜡、包装、烘干等初加工服务,让农民从初加工中分享更多收益;积极迎合市场各层次消费需求,优先支持畜禽产品、红枣、山地萍果、蔬菜等的精深加工,重点加强马铃薯主食化加工,着力开发中高端系列化精深加工农畜产品;二是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开发休闲度假、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等休闲服务项目的建设;结合农村环境整治,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鼓励开展休闲农业特色村、星级户、旅游精品线路等创建,推出乡村酒店、特色民宿、自驾露营、户外运动等特色化、生态化、本地化的休闲旅游产品;三是引导服务领域向农业产前和产后延伸,向农业信息、金融保险和市场营销等领域拓展,加快建全完善基层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体系、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信息支撑体系、农产品加工服务体系和物流保障体系为主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供稿: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
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       联系电话:0912-3598656       传真: 0912-3598676
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09011148号-1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访问人次:3220103

执行时间2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