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领导言论

领导言论您当前位置:首页 >>领导言论

2007年经济工作通报

编辑:admin     来源:榆林市政协    点击数:545次     时间:2008年03月31日

                      ——榆林市委副书记、市长李金柱在市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朋友们:
     值此新年即将来临之际,市政协召开座谈会,与各位欢聚一堂,共商强市富民大计,我感到非常高兴。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家致以节日的问候!
     下面,我就2007年全市经济发展情况以及2008年工作部署作一简要通报,请大家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07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全市各级紧紧围绕“十一五”发展目标和全年的工作任务,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创新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经济社会呈现出跨越发展态势。
    (一)国民经济高位运行,经济总量跃居全省第二。
    全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72.31亿元,增长20.1%,经济总量跃居全省第二,增速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全市财政总收入158.6亿元,同比增长37.8%,占年度预算的90.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0.11亿元,同比增长40.2%,占年度预算的96.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50元,增长32.3%,农民人均纯收入2621元,增长25.1%。
    (二)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农民收入大幅增长。
    全市106个市级试点示范村规划和52个专题规划基本完成,总体规划正在抓紧编制、有序进行。市财政安排新农村建设资金6000万元,安排扶贫开发资金5000万元,用于移民工程、黄河沿岸红枣烤炉建设等项目。
    全市粮食产量突破13.3亿公斤,实现农业总产值80亿元,同比增长25%;农民人均纯收入2621元,同比增长25.1%。全市玉米单产突破1100公斤,创百亩连片全国单产最高纪录;马铃薯单产突破万斤大关,创全国单产最高纪录。
    全市完成安全饮水投资3亿元,建成各类供水工程1508处,已解决不安全饮水人数40万人。完成农村公路投资11.9亿元,新增9个通油路乡镇、1527个通油路建制村。完成32416 口沼气池建设任务,新建太阳能用户200户,风力发电100户。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达88.21%。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一期”项目已全面竣工,完成投资1.56亿元。
    (三)工业经济高速增长,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取得新突破。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73亿元,增长38.99%。
    “两区六园”格局基本形成。榆林经济开发区已投入20亿元,引进项目171个,总投资规模达165亿元。神府经济开发区发展各类企业163户,总投资规模215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70亿元。榆神煤化工园区总体规划经省发改委已正式批复。榆横工业园区,榆马公路年内可全面建成通车,园内4条主干道已开工建设。府谷煤电载能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已上报省发改委,区域环评已委托。府谷煤电一体化项目(载能工业园区)得到国家发改委批准。绥米佳盐化工区具备启动建设条件,目前已成盐井16口,产能144万吨。定靖油气产能园区确定定边湖盐年产100万吨原盐、30万吨聚氯乙烯、30万吨原明粉的“133”开发项目,动态投资30亿元,并正式纳入能源基地建设项目。吴堡煤焦化园区,确定“155333工程”,规划投入100亿元,建设年产500万吨主焦煤矿井、500万吨洗煤厂、300万吨焦炭厂、30万吨煤焦油厂、30万吨甲醇厂和2×30万千瓦煤矸石发电厂。
    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开工建设。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列入调度考核的66个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143.6亿元,占全年计划任务的87%。新开工建设了四县区石油产能建设、延长集团20万吨醋酸等9个大型能源化工及配套项目。重大前期目项中,郭家湾2×300MW煤矸石电厂已被国家发改委正式列入2007年开工计划;延长集团靖边150万吨甲醇等6个项目取得省发改委备案批复。11月底,已有4个前期项目开工建设,25个项目正按计划进度推进。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公路方面:榆神高速公路部分控制性工程已开工。青银高速公路榆林段全部开工建设。包头到西安高速公路在清涧启动了开工仪式。铁路方面:太中银铁路榆林段已全线开工,西包铁路复线年底动工。榆林机场路面工程9月底已按计划全部完成,明年将建成试航。水源方面:神木采兔沟水库具备蓄水条件;王圪堵水库项目建议书已通过中咨公司评审;王寨水源工程已具备开工条件。
    (四)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2.79亿元,同比增长44.8%,完成省上下达任务400亿元的113.29%。2007年全市列入省级重点项目和重大 前期项目计划共35项,完成投资220亿元。招商引资签订项目数量和引资额均创历史新高,全年签订项目104项,投资总额579亿元,引资535亿元。
    (五)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一是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取得重要成果。《榆林市城市总体规划》已通过技术审查,正在履行法定行政审批程序。二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就。今年安排城区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9项,投资18亿元。古城步行街、榆溪河二期、上郡南路改造等工程全部完成。新建和改建公厕21座,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9.8%,绿地率27%,人均公共绿地达到4.76平方米。新闻大厦等8项重大社会事业项目已举行奠基仪式。三是“双创”工作全面加强。实施蓝天工程,治理大气污染,集中供热盲区改造天然气锅炉,拆除燃煤锅炉,取缔烟煤市场,清理回收烟煤,城区空气质量好于国家二级标准以上天数达到278天,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六)生态建设成效显著,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
    一是“五大生态示范工程”全面启动。全市完成造林65.79万亩,森林覆盖率30.7%。二是矿区环境治理初见成效。编制完成了《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对全市904个隐患点和受威胁的群众重新发放“两卡”,将55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列入防治方案。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狠抓以锦界工业园区循环示范工程为代表的50个重点能耗企业和3个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的节能管理,启动了榆林经济开发区生态工业集中园区建设。加大“五小”企业整顿力度,关闭了115户兰炭生产企业。全市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分别减排0.4万吨和400吨,单位GDP能耗下降4.8 %,扭转了“十五”以来能耗逐年上升的趋势。
    (七)区域经济全面推进,区域合作迈出新步伐。
    一是民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全市非公企业达到6846户,新增1653户,全市非公经济总量占到GDP的45%,财政贡献率达到42%。二是招商引资成果丰硕。累计签订各类招商引资项目104项,投资总额579亿元,引资535亿元。三是区域合作与交流取得新进展。成功举办了中国·榆林首届国际荞麦节、红枣节和西部国际煤炭博览会、陕晋蒙宁甘市长论坛以及北京榆林商会成立庆典等投资促进活动,与陕晋蒙宁甘七市达成区域合作框架协议,与北京市宣武区、西安高新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书。
    (八)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社会进步成效显著。
    教育,全面实现“两基”奋斗目标,城区新建7所学校,完成榆林中学整体搬迁,省级标准化高中达到11所。科技,编制完成“61211”科技创新工程实施方案;初步确定红枣、马铃薯、羊子、牧草、小杂粮和设施蔬菜六个科技示范基地的实施单位;完成50个农业科技推广转化项目的立项工作,启动绿色产品认证中心前期工作。文化,第二届榆林旅游文化艺术节各项活动异彩纷呈,陕北民歌进军营、陕北民俗文化展演、世界三大民歌演唱会、世界民歌论坛、2007白云山论道等一系列活动圆满举行。体育,在刚刚结束的省第六届农运会上,我市代表团喜获14金15银,总分名列第二。
    (九)高度关注民生问题,和谐社会稳步推进。
    一是扶持南部县发展取得一定成绩。今年,市上安排扶持南部县发展项目67个,总投资5.6亿元,市扶资金1.37亿元,全年完成70%以上。二是民生问题得到一定解决。全市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5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全市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4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4.3亿元。三是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市共发生各类事故655起,同比下降22%;死亡263人,同比下降26%。
    (十)政府管理开拓创新,行政能力明显提高。
    一是全面推行阳光行政。开展了绩效考核、绩效预算、行政问责、绩效审计四项政府管理创新课题研究,推行一表、一图、一件、一盘的“四个一”管理模式,完善了重点项目建设“五个一”工作落实机制。建立了政府投资项目决策责任追究制度,推进了政府投资决策科学化、监督公开化、操作程序化。二是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实行政府领导领办人大代表重点建议和政协委员重点提案制度,主动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理顺了与中省企业的关系,协调神华集团在榆林设立结算中心,组建煤炭运销一体化公司,推进地企合作。城市综合执法局正式挂牌运转,招商局进入实质性工作。三是大力实施政务公开。全面推行行政服务公示制、标准化服务承诺制和审批时限制,推行“一厅式”办公。创办了《榆林市人民政府公报》,及时公布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主动接受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监督。加大督察督办力度,有效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落实,提高了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总体形势良好,但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三大失衡”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农业灾害影响农民增收;节能降耗形势严峻;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还需进一步加强;城市禁烧烟煤、交通秩序整顿和“双创”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依法行政不够规范。需要在今后工作中给予解决。
    二、2008年工作部署
    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我们初步提出2008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西部经济强市、特色文化大市、绿色生态名市三大目标,全面发展能源、城市、生态、区域四大经济,大力推进“两个基地、一个中心”建设,努力形成能源化工、特色农业、现代服务业三大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创新能力,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设文明和谐新榆林而努力奋斗。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0亿元,增长1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30亿元,增长17.1%以上;财政收入达到190亿元,增长22%以上;地方财政收入达到60亿元,增长19.8%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000元,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增长1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5亿元,增长15 %以上;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控制在3%,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1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围绕上述目标,2008年我们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两个基地、一个中心”建设,实现榆林经济跨越发展。实施“44599”工程,全面提升特色农业发展现代化水平,加快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建设;通过大项目引领、园区承载、项目推进,加快推进建设能源化工基地;加快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二是全面发展社会事业,推进协调发展。科技,要继续推进61211科技创新工程建设,加强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教育,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的生活费补助政策,调整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文化,要继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力争完成陕北歌舞剧《米脂婆姨绥德汉》的创作排演,组织参加陕西省第五届艺术节、第四届陕北民歌大赛。卫生,要加强合疗基金使用管理,力争到2008年底,全市农民参合率达到89%以上,基金使用率达到85%以上。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确保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8‰以下。
  三是切实改善民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继续扶持南部县发展;继续实施“关注民生十大百姓工程”;推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工作;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四是创新政府管理,提高行政能力。要严格依法行政,积极推行阳光行政,完善与市委、人大、政协的协调沟通机制,自觉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专家学者以及人民群众的监督。建立民主高效和谐的工作机制,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强化廉政建设,确保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三、积极支持政协发挥职能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在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主动支持政府工作,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南北统筹发展、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矿产资源的有序开发与环境保护、特色文化大市建设、文化文物保护和利用、科技自主创新、扶助弱势群体等10多个方面,提出了80多条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针对职业教育、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规范行政执法、城市交通管理、农产品名牌战略、食品卫生安全、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城镇化带动战略等30多个问题进行专题发言献策,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为我市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作出了较大贡献。借此机会,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我市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各参加单位,向全市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前,榆林正处于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谋求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必须聚万众之心、纳各方之策、举全市之力。人民政协人才济济,汇聚了全市知名的专家学者、社会各界名流和一批经验丰富的老同志,是我们的“智囊团”和人才库。希望各级政协充分发挥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成为促进榆林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力量。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与政协组织的沟通和联系,大力支持政协组织发挥“三大职能”,切实提高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
  第一,广集群智,规范程序,积极推进政治协商。政协要继续坚持参政为公、议政为民的理念,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难点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提出有见地、有分量的意见和建议,为党委和政府正确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而政府将充分借助人民政协智力密集、团结面宽和联系面广的优势,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并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来保证政治协商的经常性和实效性。同时,不断增强协商意识,遇事多商量,特别是与各界人士多商量,广泛听取政协的意见和建议,并不断拓展协商内容、扩大协商范围、提高协商层次。
  第二,广辟渠道,丰富形式,自觉接受民主监督。人民政协是政府密切联系群众、接受群众监督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政协的民主监督是我国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政协要积极畅通监督渠道、丰富监督形式,政府将自觉接受来自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在思想认识上,把民主监督作为改进工作的重要动力,做到闻过亦喜,从善如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积极纳谏。在实际行动上,进一步支持政协对有关部门和窗口单位的民主评议,努力使提案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对政协的民主监督始终保持欢迎的态度,对政协提出的监督意见,及时研究,积极采纳,积极回应,并落实到行动上,努力改进工作。
  第三,广开言路,营造氛围,支持政协参政议政。支持和协助政协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参政议政活动,一些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重大事项的论证、社会热点问题的协调解决,将邀请政协委员参加,并认真听取政协的意见,发挥其作用。政协确定重点调研、专题视察课题,政府将积极通报有关情况,提供材料,使委员更广泛地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同时,认真研究、采纳政协重大调研提出的对策建议,促进政协调研成果的落实转化。
  总之,政协工作任务光荣,使命崇高。在新的一年里,我们真诚期望大家一如既往地为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献计献策,经常给市委、市政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指导帮助我们把榆林的事情办好。同时,我们将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为各界人士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与大家一同创造榆林辉煌的明天。
  最后,向大家拜个早年。祝愿各位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编辑:常瑜)


 

供稿: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
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       联系电话:0912-3598656       传真: 0912-3598676
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09011148号-1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访问人次:3297859

执行时间3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