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委员论坛您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栏目 >>委员论坛

突出特色 融合发展 不断壮大榆林文化旅游产业

编辑:admin     来源:榆林市政协    点击数:707次     时间:2016年03月28日

政协靖边县委员会

一个城市的发展既取决于经济实力,也取决于文化实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形成文化旅游产业,因其关联度高、涉及面广、辐射性和带动性强的特点,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

一、我市旅游产业发展成效

一是旅游产业收入大幅提高。“十二五”时期全市旅游产业提档升级加快,旅游项目总投入达到13.46亿元,接待游客7075万人次,年均递增31.8%,旅游综合收入367.75亿元,年均递增38.92%二是景区不断提档升级。目前,全市已建成白云山、红碱淖、二郎山3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113A级景区。三是旅游产业规模日益壮大。全市有星级饭店29家,其中五星级饭店1家,四星级饭店3家;旅行社及分支机构102个;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4个;省级旅游特色名镇3个;普通话导游人员480多名,其中中级导游20名;全市旅游直接从业人数1万多人,间接从业人员近5万人。全市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依托本土特有的人文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化提升旅游的内涵品质,以旅游促进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文化和旅游二者的融合度越来越高。

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文化旅游资源利用仍处于浅层次开发。目前,我市文化旅游项目以文物古迹和静态展示为主,缺乏体验性和深度参与性,缺乏核心吸引物,不能满足多层次旅游消费需求。文化旅游市场需要的是更多地域特色、有精神内涵和深度体验的旅游活动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消费者,也才能使文化旅游产业升级提档。

(二)文化旅游资源融合度不深,没有形成多种新的文化旅游业态。在我市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中,彼此相互转换、影响和驱动的主动性和融合性差,文化旅游主题不明确,植入旅游业的相关餐饮、景区打造、旅游产品等的文化元素较少,旅游业促进文化产品开发面窄、量少,有独特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更少,多样性文化旅游业态不能形成。

(三)市场化运作滞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活力不足。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大量的生产要素被吸引到拥有更高边际投资收益率的资源型、房地产等产业当中,对其他产业特别是文化旅游产业的投资产生了“挤出效益”,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资本涉足少的格局,社会资本对投资文化旅游产业的热情不高,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全市文化旅游产业缺乏应有活力。

(四)缺乏文化精神的提炼,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我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但我们缺乏对地域文化和特色文化资源进行精准提炼和概括,没有形成地域性文化精神,地域特色文化缺乏表现力。同时,榆林小曲、陕北秧歌、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性不强,知识产权登记注册和文化品牌打造滞后,影响到我市文化产业的集中度和特色文化资源的展示度。

(五)宣传力度不够,文化影响力有限,缺乏旅游的文化专注。我市文化旅游资源禀赋好,拥有在全国都能叫响的白云山、大夏国都统万城、石峁遗址等文化旅游资源,但由于创意、包装、策划、设计展演等文化旅游宣传推介的薄弱,文化传播及旅游产品影响力的扩展受到限制。

    三、推进我市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当前,煤炭、石油市场持续疲软,能源性产业遭遇发展瓶颈,经济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势在必行。而我市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文化旅游这一朝阳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前提。因此,“十三五”期间,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应站在培育榆林经济新的增长点、促进就业、优化发展软环境、发展低碳经济的高度,全面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

(一)政府和市场双轮驱动,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发展。

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要围绕文化与旅游的互动和深度融合,既要看到资源,又要看到市场,以资源和市场谋划未来发展。政府应加大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投入,加强历史遗存的保护和开发工作,挖掘文化内涵,淬炼文化精神,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明确文化开发的导向、文化主题的定位,注重旅游资源开发的“物化”与“活化”。同时,要整合文化旅游资源,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搭建平台,资源共享,高标准、高层次地包装和策划,推出一批文化旅游精品产品,进一步提升榆林的文化品质和城市竞争力。

(二)整合资源,集中打造精品和特色品牌。紧紧围绕“一主四副,四带四区”的空间构架,创新体制机制,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集中精力打造以统万城匈奴文化为重点的历史文化旅游名片;以白云山等为重点的道教文化名胜;以龙洲丹霞地貌、红碱淖等为重点的特色自然景观;以杨家沟、小河会议旧址等为重点的红色旅游景点。以此为龙头带动全市整体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步成规模、显效益、促发展。

(三)实施互联网+品牌推广工程,拓宽文化旅游市场空间。一是开展榆林旅游主题形象宣传。充分利用“5.19”、“9.27”旅游日开展主阵地宣传活动,借助多平台,让传统手法与“互联网+”融合,多层面广泛宣传榆林各种文化旅游资源。二是发挥自媒体宣传优势,不断提升和丰富旅游官方网站、微信等信息量,为游客提供便利高效服务。同时,根据旅游大数据分析,应针对客源地开展旅游宣传促销,建立和完善市、县、景区“三位一体”的旅游推广体系。

(四)加强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一是注重挖掘文化旅游创意开发,大力推进演艺融入旅游业,将《大漠红柳》、《统万风》、《陕北歌谣》等大型精品剧目等与旅游市场对接,创新形式,广泛吸纳榆林文化元素,融入现代文化气息,打造适应旅游发展的精品节目。二是借助《舌尖上的中国》、《味道》等品牌栏目,推出榆林豆腐、陕北羊肉、手工挂面等美食,让游客吃出文化、吃出记忆。三是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推出更多观光、度假、专项、生态特色旅游产品。

(五)加强文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人才资源是文化旅游资源中最活跃的核心因素,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决定着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质量。加强文化旅游人才培养力度,建设一支业务精湛的文化旅游人才队伍;不拘一格选人才、聘人才,引进一批既懂文化旅游又熟悉市场运行规律的复合型人才,为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六)加强群众性文化建设,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保障。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挖掘、整理和开发力度,继承先进文化,弘扬先进文化;加强社区文化、乡村文化建设,丰富群众文化娱乐生活;充分发挥“信天游”分会、书协、摄影家协会等社会团体的作用,使之成为研究创新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力量;建立榆林文库,留住历史,尊重现在,发展未来;重视发展书法、摄影、文学、剪纸等艺术,增强文化氛围,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供稿: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
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       联系电话:0912-3598656       传真: 0912-3598676
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09011148号-1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访问人次:3300079

执行时间3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