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榆林文史

榆林文史您当前位置:首页 >>榆林文史

我所知道的张瑞歧

编辑:admin     来源:榆林市政协    点击数:795次     时间:2006年01月11日

1977年12月,我参加了榆林地区组织的《毛主席转战陕北》一书写作小组,这个小组由地委宣传部通讯组组长郭洛夫领导,并召开了会议。会上请来了清涧的两个农民,一个叫张瑞歧,另一个叫黄占富,他们二人都给毛主席当过警卫员,讲了转战陕北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张瑞歧,清涧双庙河公社下张家山大队人,1918年生,1935年加入红军,参加陕北游击队十七支队,1936年十七支队与二支队编成六中队,住延川。1930年春东渡黄河东征,后回到陕北。六中队改编成三十军,北上吴堡,赶回瓦窑堡,瓦窑堡已被敌张营长占领,转移到保安。1937年秋改编为八路军,三十军改编为警备三团,1942年他到警备团第四连,1944年12月28日,调毛泽东主席警卫班,转战陕北时,任毛主席警卫班班长。

1947年底,中央机关和毛主席住在杨家沟,毛主席曾让张瑞歧回家一次,但因搞三查,未能回去。1948年3月,中央机关要离开陕北,毛主席征求警卫战士的意见,对张瑞吱说:家里是不是给你定亲了?都30多岁了,还没顾得结婚,你不要去了。张瑞吱回答,我要把毛主席送到河北,送到了再回来。

1949年春,毛泽东主席住在西柏坡,又间张瑞歧什么时候回陕北,张瑞歧回答,把主席送到北京再回家。毛主席说,反正很快就要到北京了,那也好,去北京看一看,逛逛故宫,那是皇帝住的地方,回去以后对你的老人、对象讲一讲北京的故事。

1949年4月毛主席住在香山,又对放哨的张瑞歧说,你已经把我送到北京,可以回家完婚了,再拖下去,你的对象要有意见了。张瑞吱同意了。刚好贺龙要到山西去,毛主席让张瑞歧乘贺龙的飞机转道回陕北,结婚后,随贺龙工作。

5月16日白天,张瑞吱向他熟悉的中央领导和战友告辞,并用一笔记本让这些人给他题词留念。现将我抄录的他的题词本转录于下。

朱德的题词是,

劈力工作

朱  德

邓颖超的题词是:

加强学习  努力工作

张瑞吱同志回陕北嘱书纪念

邓颖超

"1949.5.16

汪东兴的题词是:

瑞吱同志:

在工作中提高文化政治水平,因为文化是提高业务的基础,政治是推动你前进的基石,应加强学习。

江东兴

1949.5·17

叶子龙的题词是:

好好工作

赠张瑞吱同志

闰长林的题词是,

革命的同件近陕北探亲,欣归临门。忠厚于人民事业的椅神,继续发扬。

赠张瑞吱同志留念

1949.5·16

李树槐(子洲人)的题词是,

张瑞吱同志,

哲时分别,胜利再会,永远留念。

李树槐

五月十六日于香山

李智盛(神木人)的题词是,

瑞吱同志:

我仍相识并不久,但己很熟悉了,祝你到新的工作岗位更加努力工作。

毛泽东也给张瑞歧题词。毛主席题的词本来是:

赠张瑞吱同志:

"班长天下第一

1949年5月16日

毛泽东于香山


为啥毛主席给题这样的词呢?张瑞吱曾在西柏坡参加过一个中央召开的警卫员代表会议,社会部副部长李克农对大家介绍说:"这是天下第一班的班长张瑞吱。"张瑞歧参加完会回来就给毛主席汇报,毛主席说,"就是天下第一班么。全国这么多解放军,警卫班是第一班,你应该是第一班的班长。"这时候给张瑞吱题词,自然想起了这件事,所以题词如此,很风趣,也很有意思。

5月16日晚,毛主席警卫班的16个人员在香山小餐厅里,为张瑞歧辞别。李银桥代毛主席转交了一条五台山牌香烟,一斤北京水果糖。

第二天,即5月17日,毛泽东和张瑞歧握手告别,并嘱咐:"回去后,代我间陕北老乡好。"张瑞歧回到家乡后,于1949年12月底结了婚,结婚后他没有随贺龙到部队去,也再未到北京,失去了工作,也失去了联系。他在农村生活,过得很艰苦。他又想在地方参加工作,于是,他设法把毛泽东的题词作了改动,改成如下内容:    回到陕北继续工作,永远忠于人民的事业。

1949年5月16日

毛泽东于香山

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张瑞吱是一个憨厚老实的陕北农民,他竟然干了这样一件事,把毛泽东的亲笔题词毁了。

把毛泽东的题词作了改动后,张瑞歧仍未在陕北找到工作,一直在家乡务农,并且生活十分困难,据李银桥回忆,1962年毛泽东还给张瑞歧寄过200元钱,解决他的生活困难。

张瑞歧保存着毛泽东、朱德等给他的题词本,1977年12月我们采访时见过这个题词本,这个题词本是64K小日记本,有横格子,朱德的题词确实是朱德的笔迹,毛泽东的题词已似是而非了。当时,我把题词本全抄了一遍。如果当时有复印条件,我完全可以复印一份的。

后来,张瑞吱给别人谈到毛泽东题词一事时,不愿(或不敢)提到他改动毛泽东题词一事,所以只能说毛泽东为他题了经他改动的词。阳波曾写过两篇文章,一篇是发表在1992年《老同志之友》第五期的《毛泽东和他陕北的警卫员》,另一篇是1993年6期《毛泽东与警卫班长》,

两篇文章都把这个题词当真迹转述出来,所以以讹传讹,至今不少人不知道真相。

张瑞吱在我们采访时,仍没有什么待遇,直到上世纪A十年代,才给了一定的待遇,并已成了新闻人物,报纸上登了他的不少文章。

公元1994年,张瑞吱病逝。


供稿: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
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       联系电话:0912-3598656       传真: 0912-3598676
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09011148号-1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访问人次:3303568

执行时间2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