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领导言论

领导言论您当前位置:首页 >>领导言论

政协榆林市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摘要)

编辑:admin     来源:榆林市政协    点击数:542次     时间:2010年06月30日

                                  政协榆林市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摘要)

                             (2010年6月29日在政协榆林市第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

                                                                     白玉仁


                                                          五年工作回顾
       政协榆林市第二届委员会任期的五年,是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整体实力大幅提升、小康社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也是人民政协事业与时俱进、蓬勃发展、迈上新的台阶的五年。五年来,政协榆林市第二届委员会及其常委会紧紧围绕全市大局,服务中心工作,助推科学发展,为推进榆林早日建成中国经济强市、西部文化大市、塞上生态名市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强化学习,与时俱进,履行职能开辟新思路
        为确保学习扎实有序开展,着重抓了政协主席扩大会议专题学习会、常委会议专题学习会、委员培训会和专题报告会,有计划、分层次、多形式地组织学习。五年来,除了抓好经常性学习外,还邀请汪玉凯、张献生、史培军、刘学敏、曹钢等国内著名学者来榆讲学20余次,先后举办委员培训班4期,举办全市政协统战理论研讨会5期。五年来,二届政协常委会把献策有利决策、立论有利立法、议政有利行政、宽松而不放松确定为本届政协的工作方略,并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和任务,适时调整工作思路,逐步形成进一步开创全市政协工作新局面的“12345”的工作思路:“1”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政协工作全局;“2”是大力弘扬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3”是创造性地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4”是四项重点工作要不断创新,即例会协商要有新高度、民主评议要有新尝试、委员作用发挥要有新突破、专委会工作要有新举措;“5”是着力塑造政协五方面形象,即建设书香型政协、务实型政协、服务型政协、活力型政协、和谐型政协。实践已经充分证明,这一方略和思路对全市政协工作具有科学的指导作用。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政治协商谱写新篇章
       五年来,在5次政协全委会整体协商的基础上,安排了30次专题协商的常委会议,102次重点协商的主席会议,118次专委会对口协商活动。
       一是整体协商规范有序。五年来,全委会议就“一府两院”、计划、财政等报告以及“三农”问题、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特色文化建设、加快民生建设等60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协商讨论,提出600多条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各人民团体、部分政协委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围绕应对金融危机、建设能源化工基地、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问题在全委会上积极建言献策,全委会期间形成专题发言报告160余篇,提出意见、建议900多条,大多数引起重视并采纳。
       二是专题协商效果明显。五年来,先后就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煤炭石油天然气岩盐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节能减排、人居环境建设、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新农村建设等问题,开展了30多项专题协商活动,向市委、市政府报送了关于有序开发和保护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能源经济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等12份常委会《建议案》,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多数建议被采纳后颇见成效,也有不少建议正转化为相关部门的工作措施,为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三是重点协商扎实有效。主席会议就榆林市“十一五”规划的制定、地方企业煤炭资源配置、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研究、开展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500多个议题开展重点协商,确保政协各项重点工作的有效推进。如“榆林市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研究”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十大软科学研究课题之一。市政协承担这一重大课题后,先后召开4次主席会议对课题调研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专门聘请了北师大资源学院的资深专家全程参与课题的调查研究。课题组历时9个多月,先后走访了30多个市直单位、7个县区和晋陕宁蒙邻市区的有关部门、企业和乡村,举行了 10多次专题研讨会。2008年课题研究报告顺利通过专家组评审,并得到充分肯定,其研究成果已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是对口协商充满活力。市政协各专委会依托界别优势,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对口联系,有针对性地开展协商议政。五年来,先后就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食品药品监管、民营企业发展、经济适用房建设、高速公路收费等问题与市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对口协商,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建议2000多条,为党政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三、大胆探索,稳步推进,民主监督迈出新步伐
        一是民主评议有了新突破,成为政协民主监督的新亮点。2007年以来,先后就市药监局、地税局、公安局、环保局等部门和行业的有关工作开展了民主评议,形成专题评议报告10余份,向被评议单位提出整改意见建议百余条,民主评议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2009年对市公安局禁毒工作评议中,根据委员们的建议,市政府专题研究禁毒工作,进一步强化了禁毒措施,将市强戒所二期工程纳入了2010年重点建设规划,强戒所由科级建制升格为副县级建制,市财政还拨付100万元,作为禁毒工作基础设施建设专项经费。
        二是社情民意反映和督办成为民主监督的“直通车”。五年来,共收到委员社情民意信息500多篇,以《社情民意信息专递》编发342期,多数社情民意信息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从而加快了百姓热点问题的解决,进一步密切了党群政群关系。如《关于加快维修榆林南城楼和南城墙的建议》,胡志强市长作了重要批示,责成由市城投公司牵头,各相关部门参与,制定了《榆林市古城墙保护修复方案》,并及时开展修复工作,现在南城楼已恢复原貌。
        三是继续重视发挥政协委员担任民主监督员的独特作用。五年来,先后为纪检、医改、卫生、工商、税务、国土、质监等50多个部门单位选派民主监督员80多名。受聘委员每年参与的监督活动达100(人)次以上,每年提出的意见建议200多条,为推动全市依法行政和党风廉政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是不断运用电视专题节目《政协论坛》《提案追踪》,聚焦百姓话题,贴近民情民意,探索解决办法。五年来,先后就职业教育、公交和出租车“油改气”、城市“双创”等百姓关注的热门话题,举办政协论坛18期,委员踊跃议政建言,百姓积极参与互动,政协民主监督与媒体舆论监督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拓展了民主监督的新空间。
        四、以人为本,履职为民,参政议政取得新成就
       一是把提案工作作为参政议政的“重头戏”来抓。五年来,在坚持提案筛选制度、督查制度、面商制度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建立了市级领导审阅批示和重点提案办理分口把关制度,实行了主席分工督办重点提案和提案集中督查制度,并把政协提案办理纳入了全市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体系,出台实施了《政协榆林市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提案工作的实施意见》,对提案办理工作开展民主评议,增强了提案者和办案单位的责任感,逐步实现了提案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办理由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五年来,二届政协共审查立案的2315件提案,办复率为99%,满意或基本满意率为92%,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是把调研视察当作政协的“品牌工程”来抓。五年来,累计组织开展各类大型专题调研视察活动52次,形成大型调研视察报告52篇,提出意见、建议500多条,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其中,《榆林市煤炭资源开发情况的调研报告》《榆林市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情况的调研报告》《榆林市岩盐资源开发情况的调研报告》《金融危机对我市能源经济影响的调研报告》《关于进一步加强扶南工作开创全市南北协调发展新格局的调研报告》,引起了中省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如《榆林市煤炭资源开发情况的调研报告》被《陕西政协信息》摘登后,时任常务副省长赵正永同志专门作了批示:“所提建议很好,有的已经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体现,请发改委再研究一次,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三个转化,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目标”;全国政协环资委在榆调研后所形成的调研报告中,吸纳了市政协调研报告中所提的许多建议。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同志在《报告》上作了“能源办阅研”的重要批示。去年,市政协《关于金融危机对我市能源经济影响的调研报告》引起了市委、市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该报告在“榆林大讲堂”给市级机关处级以上干部全文通报;《关于进一步加强扶南工作开创全市南北协调发展新格局的调研报告》由市政协在市委二届五次全委会上作了专题汇报,引起了与会人员的高度关注。2009年《关于我市农村金融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关于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工作的调研报告》和受市政府委托完成的《关于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都引起了中省媒体的高度关注,先后在《人民政协报》《新华网》《人民网》上刊登。
        五、发挥优势,汇聚力量,服务中心作出新贡献
        五年来,政协二届委员会委员充分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投身经济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活动,开展多形式的扶贫济困活动,累计捐款近2亿元,全力助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五年来,市政协先后组织委员、专家和文艺演职人员500多人(次),深入到全市十二县区13个乡镇,开展科技、文化、卫生、法律、计生等服务活动,为群众义诊1万多人(次),接受科技咨询5000余人(次),赠送药品价值8万余元,14场文艺演出观众达15万人(次),受到当地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五年来,市政协高度重视包抓重点项目建设、新农村建设、扶贫帮困和“双创”等各项工作。特别近三年来,为所包扶的子洲、横山的贫困村、新农村建设点争取资金400多万元。市政协机关先后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级包村扶贫先进单位”“万名干部下乡包建新农村先进集体”“‘双创’工作优秀组织单位”。
        六、纵横联谊,凝聚人心,团结民主开创新局面
        五年来,政协二届委员会按照“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不断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团结和合作,为构建和谐榆林激发活力,增加动力,凝聚合力。一是市政协召开的全委会、常委会、专题协商会、新年茶话会等都邀请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人民团体以及各界人士出席或列席,并充分尊重和吸纳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二是对其五年来提出的706件团体联名提案,特别是一些重要提案,都积极邀请提案人参与提案督办和落实;三是市政协组织开展的学习培训、调研视察、提案督办、民主评议等活动,都主动邀请他们参加;四是评选优秀委员、先进提案单位或个人、聘请民主监督员等都确保其占有一定的比例;五是市政协机关始终全力支持市各界人士联谊会做好各项工作,为联谊工作成为政协工作的拓展和延伸提供了必要条件。
        五年来,联谊接待工作进一步加强。累计接待中、省政协视察调研组和兄弟省市政协考察组215批次1800余人次,其中,承办省政协有关专委会在榆召开的各类专题会议5次;接待了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胡启立、王忠禹和省政协主席马中平等领导带队的大型调研视察活动,市政协主动把握时机,积极争取中省对榆林发展的关注与支持。
        五年来,更加重视对县区政协工作的指导和联系。通过定期邀请县区政协参加市政协各类活动和会议,加强与县区政协的信息交流和情况沟通,举办市、县区政协机关建设、民主监督、专委会工作经验交流会等形式,使两级政协的合作互动趋于制度化、规范化,有力地推动了全市政协组织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
        五年来,文史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凸显。二届政协期间,文史资料征集的重点从建国前全面转入建国以后,按照“亲闻、亲见、亲历”的要求,先后编辑出版《榆林文史》五辑六册共200余万字,收集图片资料近2000余幅,其中,《榆林揽胜》对榆林十二个县区的名胜古迹、革命史迹作了全面介绍,成为社会各界了解榆林的重要资料;《榆林集镇纪略》对榆林各大集镇的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人物等方面作了较为翔实的介绍;第九辑《历代名人在榆墨迹选释》上、下册,汇集了自宋以来历代名人在榆留下的珍贵墨迹。上述文史资料既有较珍贵的史料价值,也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不仅丰富和拓展了政协工作内容,而且为宣传榆林历史、介绍乡情特色、扩大榆林影响、凝聚各界人士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年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工作亮点频闪。与市区电视台联合开办了《政协论坛》《委员风采》《提案追踪》等专题栏目,累计播出500余期;以《各界导报》《陕西政协》《榆林日报》和榆林电视台等媒体为平台,五年累计编发信息和文稿4000余篇(条);编辑出版《榆林政协》20期250余万字;市政协网站自2005年创办以来,有效地扩大了政协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以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为契机,召开了“60周年纪念大会”、举办了“我与人民政协”征文活动,编辑印制了优秀征文集。举行了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政协知识竞赛、举办了“和谐颂歌”纪念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与市委宣传部联合举办了五届政协“好新闻”评选活动,有力地调动了新闻工作者和特邀宣传信息员报道政协工作的热情,使榆林政协工作的影响不断扩大。
        七、内强素质,外塑形象,自身建设获得新成果
        一是充分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为了提高政协委员的整体素质,调动委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我们初步建立了委员培训、联系、服务、管理和激励五个机制。五年培训委员900多人(次),走访委员300多人次,了解委员具体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逐步建立委员履职档案制度,试行委员书面述职及履职情况通报制度,规范委员履职行为。五年来,共表彰优秀政协委员54名、优秀文史工作者15名、优秀宣传信息员30名。
        二是充分发挥专委会的基础作用。加强对专委会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主席会议指导专委会工作机制,常委会议和主席会议定期听取专门委员会工作汇报。加强专委会队伍建设,调整充实领导力量,增加工作人员,激发了工作活力。始终要求各专委会要当好政协委员的“领头雁”、当好调研视察的“组织员”、当好与党政部门对口联系的“联络员”、当好反映社情民意的“信息员”。五年来,各专门委员会富有成效的工作,赢得了人民政协在社会上的好评。
        三是充分发挥政协机关的枢纽作用。五年来,市政协机关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开展“五型机关”创建活动,坚持推行机关各委处室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制度,不断加强机关干部队伍、“三化”制度和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机关的执行力和服务水平为重点,干部学习、培训、提拔和交流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委员管理的暂行办法》《关于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暂行办法》等15项规章制度,加快了政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进程。2009年市政协机关被市委确立为“书香榆林”建设先进单位,被省委宣传部评为“2007-2009年度全省理论学习先进单位”,2008年度和2009年度连续两年被市委评为深化创建“五型机关”标兵单位,2009年市政协机关在市直部门工作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

                                                            五年工作体会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政协工作的根本保证
       五年来,中共榆林市委始终把政协工作作为全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发挥政协作用作为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组织上加强领导,制度上不断完善,工作上大力支持,条件上充分保证。本届政协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重要的政治原则,紧紧围绕市委的决策部署开展工作,坚持重大事项、重要问题向市委请示汇报,加强与政府的沟通联系,形成了党委重视、政府支持、政协主动、部门配合的良好工作格局。实践证明,只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政协才能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能,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
        (二)促进改革发展,是履行政协职能的第一要务
        五年来,本届政协选择党委政府重视、人民群众关心、政协有条件做好的课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建诤言、献良策、出实力,把政协履行职能的成效转化为科学发展的成果, 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实践证明,只有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科学发展,人民政协的职能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有所作为,才能真正体现自身价值。
        (三)维护群众利益,是开展政协工作的根本宗旨
        五年来,本届政协畅通民主渠道,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疾苦,反映群众意愿,积极配合有关方面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解决好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践证明,人民政协只有坚持履职为民的宗旨,才能真正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也才能在服务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榆林的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发挥委员作用,是增添政协活力的不竭源泉
        五年来,本届政协把发挥委员主体作用作为政协工作的重点,努力在各个层面、各个环节上调动委员积极性。实践表明,只有把委员的工作热情和聪明才智发挥出来,政协工作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
        (五)促进“三化”建设,是推动政协事业不断前进的重要保障
        五年来,本届政协注重各个层面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更加有效的工作机制。实践证明,只有不断加强政协履行职能的“三化”建设,人民政协事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才能更好地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六)坚持开拓创新,是发展政协事业的永恒动力
        五年来,本届政协在借鉴上届政协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推动思想理念、工作方法、活动方式的创新。实践证明,只有在创新中完善,在创新中提高,在创新中发展,才能使政协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今后五年工作建议
        (一)维护党的领导,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强化核心意识不动摇,进一步增强在政协工作中坚持和维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坚定性。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省、市委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和服从市委的领导,不折不扣地完成市委交办的各项任务。充分发挥政协党组的领导核心和决策作用,始终做到重大决策、工作重心充分体现市委的意图;紧贴全市改革发展大局,始终做到政协的各项活动围绕市委的统一部署和具体要求。要立足全局考虑问题,着眼科学发展安排工作,确保政协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健康发展。
       (二)服务全市大局,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抓住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和现代服务业、提升社会保障能力、建设创新体系等事关全市改革发展大局的问题,从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角度,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多立科学发展之论,多献科学发展之策,多助科学发展之力。
        (三)把握两大主题,加快和谐榆林建设
        充分运用政协工作的广泛性、党派性、协商性特点,切实把团结和民主贯穿于政协的各项工作,融汇于每项工作的各个环节。发挥委员联系广泛、各族各界代表人士多的优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协这个舞台上贯彻好、落实好。
        (四)认真履行职能,努力维护群众利益
        要紧紧围绕政协职能,着力抓好“精提案、强视察、重建言”三项重点措施的落实;要紧紧围绕民生、和谐榆林建设履行职能,努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创造更加有利于发展、有利于群众生产生活的环境和条件;要紧紧围绕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组织调研视察等活动,为实现全市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发展成果人人共享的社会建设目标贡献力量。
       (五)改革创新机制,提升政协工作实效
       要通过创新,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优势和特点,推进政治协商由“虚”变实、民主监督由“弱”变强、参政议政由“浅”入深,探索新形式、新载体,切实做到活而有序、抓而有力、实而有效。
        (六)强化自身建设,促进履职“三化”进程
        做好委员工作这篇大文章。引导委员正确对待荣誉和责任,不负人民重托,认真履行职能。加强专委会建设,提高活动质量,增强活动成效。积极探索深化界别作用的方法和途径,使界别活动更活跃、更规范、更有效。加大政协纵向指导和横向协作力度,形成整体发展合力。加强机关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大对干部的教育、培训、选拔和交流力度。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真正把市政协机关建设成为“委员之家”“各界人士之家”和“基层政协之家”。
       各位委员,同志们,历史已经翻开新的一页,时代赋予人民政协新的使命。我们坚信,在中共榆林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政协委员的共同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市三届政协一定会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谱写出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新篇章,为创造榆林人民的幸福生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供稿: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
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       联系电话:0912-3598656       传真: 0912-3598676
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09011148号-1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访问人次:3296894

执行时间2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