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领导言论

领导言论您当前位置:首页 >>领导言论

以史鉴今 昭示后人 不断加强全市政协文史工作

编辑:admin     来源:榆林市政协    点击数:581次     时间:2009年11月30日
                                                       以史鉴今  昭示后人
                                                不断加强全市政协文史工作
                                                                白玉仁
                                                         2009年11月17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文史工作会议。这是二届政协召开的第一次政协文史工作会议。此次会议的主题是贯彻全国政协、全省政协文史工作会议精神,总结研究榆林市政协系统文史工作。刚才,榆阳区和子洲县政协以及姚勤镇、李贵龙两位文史员代表做了很好的交流发言,我觉得他们实际上对“什么是文史工作”、“文史工作怎么做”这两个基本问题作了进一步的阐发。王馨同志回顾总结了全市政协近年来的文史工作,以及下一步文史工作的目标和任务。从报告中我们都能感到,全市的文史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文史工作的发展从最初的综合性“三亲”史料,到后来的专题性史料;从“三亲”史料征编到历史文献整理;从为统一战线服务到为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建设服务;从单本著作到系统丛书,这一切都充分表明我市的文史工作的领域更宽了,视野更广了,程度更深了,水平更高了,社会评价也越来越好了。这是在省政协的关心指导和市县区政协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政协委员和文史工作者的辛勤劳动,才取得了如此丰硕的成果。这些文史资料成果,在榆林市“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社会功能。在此,我代表榆林市政协向多年来默默无闻奋战在文史工作第一线的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就进一步加强全市政协系统文史工作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认清形势,进一步提高对政协文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人民政协文史资料工作是周恩来同志亲自倡导和培育起来的、最富有政协特色和统战特色的工作,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业工程。作为人民政协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史资料工作,已经深深扎根于政协的土壤,日益受到广大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在2007年11月召开的全国政协文史工作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对文史资料工作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作了全面深刻的阐述,对进一步做好新时期新阶段文史资料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会议通过了《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加强文史资料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人民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的方针、原则和任务。省政协也召开了全省政协文史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加强文史资料工作的实施意见》,这在人民政协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政协文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文史资料的征集、编辑、出版工作,充分发挥文史资料在新时期的重要作用,努力做到认识上有新提高,工作上有新发展,落实上有新成效。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加强政协文史资料工作,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明得失。政协文史资料工作自开创之日就始终发挥着“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社会功能。进一步加强文史资料工作,及时把政协委员和统战人士“亲历、亲见、亲闻”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具有教育意义的史料留存下来,征集汇编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史资料,有利于深刻了解和认识国情、省情、市情、县情,有利于深刻了解和认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有利于以共同的理想信念汇聚更加广泛的力量,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服务。
      其次,加强新时期文史工作,是促进人民政协事业新发展的应有之义。文史资料工作是人民政协一项长期的、经常性的、基础性的工作,是政协委员履行职能的重要形式。它产生于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又服务于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文史资料工作扎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伟大实践,在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只要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存在,文史资料工作就存在,它必将随着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而发展。文史工作也是树立政协形象和扩大其社会影响的舞台和窗口,是政协委员履行职能的重要平台。因此,文史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第三,加强新时期文史工作,是推动我市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政协文史资料工作是一项具有统战性质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作为“文”,文史工作内容包含了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文化的内涵;作为“史”,文史资料是一种口述史,可以详史书之略、匡史书之误、补档案之缺、辅史书之证。因此,无论从文史工作的内涵还是外延看,其本身就属于文化工作范畴。榆林是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氛围浓厚,榆林人对文化有种天然的情结。加强全市政协文史资料工作,挖掘和展示榆林固有的历史文化,既符合大众的文化需求,更是我市西部文化大市建设的重要途径。
      总的来说,文史资料工作是政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协特有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希望大家要不断提高对文史资料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抢救、挖掘历史资料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完整地把昨天的历史传承下去,更好地把今天的大事留存下来,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二、抓住工作重点,认真做好文史资料的征集和抢救工作
      征集是文史资料第一位的工作,是文史资料工作的基础。只有征集到史料,才能把历史留存下来,才能发挥它的社会效益。当前,文史资料工作的重点是在继续做好建国前史料征集的基础上,广泛征集建国后政协委员和统一战线中代表性人士的“三亲”史料。要有组织、有主题进行征集,有计划、按规定进行出版,在统战、政协代表人士的范围内,做到“广征博采,精选精编”。要不断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的协作,共同搞好多党合作方面文史资料的征集工作,发挥文史资料工作在巩固多党合作思想政治基础方面的积极作用。
      抢救是当前文史资料工作中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文史资料工作记录过去、服务当代、面向未来,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延伸。“三亲”史料只能由当代人撰写,而不能隔代相求。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历史人物是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财富,必须想方设法趁他们健在时把珍贵的历史资料留下来。众所周知,建国初期参与全市重大决策的人物如今依然健在的已不多了,就连改革开放初期参与重大决策、重要事项的许多人也已离世。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一定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抓紧做好文史资料的抢救工作。
具体来讲:
      一要尽快制定好文史工作规划。工作规划是工作目标的总纲和方向。我市文史工作规划在内容上突出两个方面:一是抢救征集建国以后的文史资料;二是挖掘整理建国以前重要历史阶段的文史资料。
  围绕这两方面的内容,在全面梳理的基础上,制定长期规划和年度征集计划。规划要突出重点,体现特色;要细致具体,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请各县区认真组织,制定好规划,确保今后几年,每年干什么方向明确,心中有数,彻底解决哪里黑了哪里歇的问题。
      二要讲究征集方法。一是要明确分工。建国以前史料挖掘整理,主要依靠文史爱好者来做,文史委要组织好、协调好,并给他们提供各种方便。建国后的史料征集主要依靠政协委员及其所联系的社会各界人士,立足于人民政协的组织资源。二是重大选题要成立征集组。以往的经验证明,成立专题史料征集组是个好办法,确定撰稿人进行重点征集,对提高征集效率、保证征集质量非常重要。三是加强协作与合作。文史资料征集,政协系统有协作的好传统,这个传统今后还要加强。同时,适应专题化、系列化文史资料图书的要求,加强与有关单位合作,包括策划选题、确定内容、形式设计,都应全面加强合作。
     三要创新征集手段。目前条件下,仍应以传统的手写、纸载征集为主,同时应适时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通过录音、录像的方式,将当事人、亲历者的言谈话语、音容笑貌生动完整地记录下来,形成口述历史,既可以提高文史资料的征集质量和水平,又可以永续利用保存。
  四要尽力出好精品图书。今后几年,市县两级政协都要在提高文史图书质量上下功夫,使文史工作与经济工作有机结合,与文化建设有机结合,以专题征集推进精品图书出版,以地域特色打造文史图书品牌。树立精品意识,首先是要精心策划,其次是要想方设法提高文史资料的征集质量,再次是要把好政治关、史实关、文字关,增强知识性、可读性。关于具体任务,建国以后的文史资料,市政协保证每年出版一辑;各县区保证每两年出版一辑;建国以前的文史资料,成熟一本出版一本,争取正式出版。
  五要改革视察调研方式。开展视察、调研活动,是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履行职能的重要手段。当前和今后,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的视察、调研活动要紧紧围绕文史资料工作展开,摸索总结出更有利于促进文史工作的视察、调研方式,逐步使文史工作的视察、调研方式向小型、经常、灵活、简单化方向转变,使视察、调研活动成为推进政协文史工作的重要手段。 
      六出版要有纪律,征集不设禁区。文史资料在征集、编辑和出版中要做到“三个坚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忠于史实,秉笔执书;坚持“三亲”特色,允许多说并存,尊重历史见证人,从不同层面对历史事件的表述;坚持服务大局,注重社会效率,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特别是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国家的法律,这是政协文史工作的原则,谁也不能突破。当然,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从统一战线特点出发,制定的一些原则,如“三要”(即撰写史料要实事求是、要具体、要大胆)、“四不”(不扣帽子、不拘观点、不限体裁、不求完整)、“三给”(对撰稿人要给予报酬、给予帮助、给予尊重)等具体务实的做法,对繁荣文史事业起了极大的作用,这些原则仍然有效,我们要继续坚持并发扬光大。
      七要尊重知识,劳有所酬。文史资料的提供者是文史工作的源泉,没有众多人员给我们提供文史资料,文史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征集文史资料要付给稿费和报酬。文史资料是提供者心血汗水的凝结,是劳动成果,应该付给稿费和报酬。这不仅符合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也符合中央、省上的规定和要求。今后,出版的资料,要付给稿费;没有出版但被征集的资料,要付给报酬。原作者、编辑者、校对者、审稿者都要给相关费用。总的意图是,适当提高报酬标准,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到文史工作中来。
      八要不断提高文史资料工作者的素质。文史工作者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史官。史官有史官的职业要求,最主要的是史德、史识与史才。历史上的董狐、司马迁、王权都是坚守史德、忠于史实、不为或少为尊者讳的典范。史官的职业道德,最基本的一点就是真实。我们文史资料真实地记录历史,实际上也是在履行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的职能。只有真实地记录历史,才能够树立起我们的威信。文史资料工作者还要信守职业道德。史识就是文史工作者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长远见识。可以说,文史资料价值的大小,在某种意义上说取决于文史工作者的史识。没有远见卓识,就确定不下一个好的资料项目和收集资料的提纲,没有一个好的项目和具体计划,就不会出版好的资料书籍。文史资料是要流传下去的,文史工作者要有历史眼光,不光要看到眼前,还要考虑到今后。所谓史才,就是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包括组织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历史科学知识和搞好文字资料工作所具备的广博的知识。知识面不广,就会出现常识性的错误;层次不清,语句不通,标点不准,错字满篇,再好的选题,其质量和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甚至影响整体质量。所以大家一定要学习、学习再学习。
      三、凝聚力量,合力开创我市政协文史工作新局面
      一要切实加强对文史工作的组织领导。从人民政协文史工作50年历程来看,有欣慰也有曲折,有经验也有教训,但归根到底有一条启示,即领导重视十分重要。当年没有周总理的提倡,就没有政协文史工作;没有邓小平、邓颖超主席的重视,文史工作也就不能继往开来;没有李瑞环、贾庆林主席的重视,文史工作也就不可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局面。同样,我们市政协之所以取得骄人的成绩,如果没有历届主席、副主席的重视,王馨同志的文史工作报告也就没有那么多话好说。今后我们要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视文史工作,将它列为我们的工作目标,为文史工作的正常开展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障。政协领导同志还应该以实际行动支持文史工作。我们都是改革开放的亲历者,每个人都有好多经历值得回顾,所以我们应该带头来写文史资料。
      二要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政协委员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主体,也是开展政协文史工作的主体。政协委员及其所联系的社会各界人士的丰富经验和阅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宝贵财富,作为委员有义务把它们记录下来。而且今天的政协委员大都有大专以上的文化程度,多数有动笔能力,完全能够撰写文史资料。所以文史资料工作必须紧紧依靠委员,充分调动委员在史料征集上的积极性,增强委员自觉提供文史资料的履职观念。市县区政协组织要把撰写“三亲”史料作为委员履行职能的任务,纳入委员考核内容,制订考核措施,并真正抓好落实。当然我们政协机关也应该努力为委员们撰写文史资料创造条件。只有这样,政协文史工作才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才会越来越活,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为现实社会服务。
      三要积极构建文史工作的社会网络。加强自身建设和构建文史工作网络,是做好政协文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首先,要配足配强专职文史干部,各县区要选调精兵强将充实文史干部队伍,切实提高专职文史干部队伍素质。其次,要加强专职文史干部的培养,经常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开阔视野,提高境界。再次,要充分利用社会力量,聘请一批省、市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为特聘委员、文史研究员和文史工作志愿者,建立一支专业和业余相结合的文史工作队伍,扩大文史工作的基础,形成政协文史工作的社会网络。
      四要加强文史工作机制建设。要建立健全文史工作征集、编辑、整理、研究和出版工作的制度与规范,促进文史工作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运作。要根据文史资料专题化系列化的趋势,加强与全国政协、省政协、兄弟地市以及各县区政协的协作机制,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合作机制,加强与其他史志部门、科研院校的交流机制,努力实现信息互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要建立文史工作发行和宣传机制,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争取引入社会资金和基金;加强与各类媒体的沟通协作,扩大政协文史工作的影响。要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不断改进征集手段,逐步实现文史工作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
同志们,历史是根,文化是魂,人民政协事业正处在一个大好的发展时期,人民政协文史资料工作任重道远、大有可为,我们要以深入学习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推动力,解放思想,勤于思考,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深入发掘丰富的文史资源,充分发挥文史资料的社会功能,为实现全市人民政协事业的新发展,为构建“中国经济强市、西部文化大市、塞上生态名市”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供稿: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
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       联系电话:0912-3598656       传真: 0912-3598676
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09011148号-1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访问人次:3296668

执行时间3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