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榆林文史

榆林文史您当前位置:首页 >>榆林文史

亲历五旅打波罗

编辑:admin     来源:榆林市政协    点击数:786次     时间:2006年01月11日

1947年5月23日(农历四月初四),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五旅配合地方部队大约1000多人,收复国统区横山波罗城。

波罗城里驻有国民党二十二军的十A团,团长是段宝珊,团部设在曹家院。这个团有步骑两营的兵力,加上城里清乡团郭振华自卫队的几十人,共有600余人。当时段宝珊正患流鼻血病,在榆林城医治,队伍由副团长指挥。他们在波罗城东樊家河驻一个连,火力布在樊家河庄制高点;乌瓦窑驻一个连,火力布在火神庙小墩梁制高点;城西前梁村驻一个连,在高处建炮楼一座;波罗城南清水墩守一个排,其余兵力全部集中在城内,加强城墙和城门楼上的防守。

战斗在5月24日黎明前打响。没两个小时,波罗城外的据点大部分由我军占领,国民党的残兵多数逃窜进城,只有前梁驻的一个连在我军四面截击下,于太阳冒花时,像打乱的羊群一样向无定河北抢渡逃窜。城外围的敌人基本肃清。

凌晨激战时,住在瓷窑庄的群众慌了,几十名老百姓拖儿带女,抢渡无定河向北逃跑,躲避战乱。枪子在人们头顶上乱飞,柳登均七岁的男孩在渡河中被野子打死,柳登荣九岁的女孩被枪子打穿肚皮,河水浸入,不多时毙命,现在尚健在的柳占魁老人在当年渡河时,枪子从左背穿入右胳臂窝穿出,还是拼命背着行李往北跑。

24日白天,双方相持,炮火相对。当晚五旅派爆破队炸开南门,率先冲进城门的几个指战员,因为不熟地形,见南门是个瓮城,有两道城门,恐中埋伏,就立即退出来。其实瓮城内守卫人员并不多。

南门被炸开,城内守军急了,内部意见有了分歧,骑兵想退,步兵因行动不便想留,所以互相防备。

最恐慌的是郭振华等地方民团组织,他们怕共产党进城自己的性命难保,所以想办法堵城门。郭振华与原镇长雷履初商议后,决定用永盛长商号的绒包堵南门豁口。当时我在源昌美商号后库砖窑里藏身,被自卫队逼去背绒包,同去的还有其他被抓来的市民群众。我是第一个被带去进永盛长库房背绒包的。我们在枪声申背着绒包走进南门第一道城门,看见东边的外门被炸开,惊恐地退回内门,忽听身后自卫队的人枪栓哗啦一声,厉声呼喝:"你敢后退一步,把你小子毙了片我们只好硬着头皮把绒包背到城门豁口处,见雷镇长正指挥被抓来的张玉银等往城门上码绒包。我和众人被逼着又去背绒包,慌乱中,见躲在南城跟底邵家窑的银匠杜三昌被炮弹炸开肚皮死了。杜三昌为人活跃,喜好文化娱乐。波罗城从明朝就在三官庙上有乐楼,每逢下午,一些人组成启乐班演唱娱乐,常常是杜三昌打板,边二镇拉胡琴,王治成和山西籍的波罗镇公所书记员杨丰吉唱晋剧《拾黄金》等戏曲段子。此后小城再没有人在三官楼打板演唱了。

战斗持续到25日申午,五旅旅长在清水墩制高点下了总攻命令,炮击波罗城上魁星楼据点。炮打过去,魁星楼内守军纷纷撤到城墙下。炮弹连续发出,城楼周围烟尘弥漫,五旅旅长及时下达攻城命令。前锋部队抬着云梯、冒着炮火弹雨急速涌向魁星楼所在的东南城角,架起云梯,强行登城。没有想到的是,原驻波罗的我军独立营,在驻防期间,为加强城防设施,曾发动军民在城墙上挖开许多用作观察和射击的洞孔,此时正好被撤到城下的国民党守军利用,机枪、步枪、手榴弹,纷纷从这些暗孔中射向我攻城指战员。我军遭到这突然袭击,顿时伤亡惨重。城没打下来,几十名战士倒在血泊之中。事后打扫战场时,清运尸体的群众雷月亮、郭振贯、郭治安等还能辨认出烈"士遗体申有一个是横山石老庄人石秀生。

这次战斗进行了3天,5月26日结束,五旅撤退。两个多月后,公历8月6日,我西北野战军围攻榆林作战开始,国民党驻军随即撤离波罗城。(张雄飞供稿   旭   东整理)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
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       联系电话:0912-3598656       传真: 0912-3598676
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09011148号-1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访问人次:3984710

执行时间1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