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领导言论

领导言论您当前位置:首页 >>领导言论

奋发有为促转型 凝心聚力谋跨越

编辑:admin     来源:榆林市政协    点击数:713次     时间:2012年07月02日
                                            在市政协三届三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胡志强
                                                      (2012年1月7日)
各位委员、同志们:
      政协榆林市第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经过全体委员和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即将胜利闭幕。会议期间,各位委员以饱满的政治热情,认真履行职能,积极参政议政,踊跃建言献策,紧密结合榆林实际,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大会开得隆重热烈,富有成效,是一次民主务实、共谋发展的大会,是一次团结鼓劲、催人奋进的大会,对于动员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加快大转型,实现新跨越,建设幸福榆林,必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一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决策部署,牢牢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紧紧围绕“五推三上”工作目标,妥善应对经济形势复杂变化,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影响,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社会管理创新取得突破,和谐村矿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市委和县乡换届圆满成功,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和高点起步。成绩来自砥砺奋进,发展源于上下同心。一年来,市政协牢牢把握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扎实有效推进各项工作,特别是围绕“一中心两基地”建设、社会管理创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生态榆林、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等方面提出建议70多条,有的已转化为部门的工作举措;先后就工业园区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及补偿机制、加强水利建设、文化产业发展、保障性住房建设等开展专题调研,形成调研报告8篇,对策和建议得到市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和采纳;组织委员对食品安全、打通城区断头路、城市执法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视察,先后提出整改意见70余条,搜集社情民意信息100多条,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这些成绩,既凝聚着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的心血与汗水,也体现了政协与党和政府同心同德、共谋发展的情怀和品格。在此,我代表中共榆林市委,向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委员、同志们,今后五年,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转型跨越的战略机遇期。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陕甘宁革命老区、呼包银榆经济区和蒙陕甘宁能源“金三角”进入战略层面,为我们加快发展带来重大政策机遇,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十年必将是我市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刚刚闭幕的市第三次党代会,科学描绘了未来五年榆林发展的宏伟蓝图,确立了把榆林建成陕西发展新的增长极的战略定位,明确了加快大转型,实现新跨越,建设幸福榆林的发展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提出了建设富裕、民生、生态、文化、和谐的幸福榆林奋斗目标,要求全市上下坚持中国经济强市、西部文化大市、塞上生态名市三大目标不动摇,强力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建设,着力提高统筹发展和创新社会管理能力。在战略部署上,必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城镇化进程,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强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激发转型跨越新动力;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发展成果共享;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力争到2016年,实现经济总量翻番,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000亿元,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1180亿元、38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年累计完成1万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4万元和1.22万元,榆林进入全国经济强市行列。
       未来五年全市发展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要把这一美好蓝图变成现实,需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爱国人士的鼎力支持,需要全市人民和社会各界团结奋斗。希望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明确新任务,把握新要求,牢固树立“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一项制度”的观念,坚持同市委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深刻认识加快大转型,实现新跨越,建设幸福榆林的重要意义,积极发挥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心聚力,团结拼搏,争取在建设幸福榆林的征程中发挥更大作用、争取更大作为。
      一要在“富裕榆林”建设上有新作为。推动转型跨越发展是政协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各级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打造高端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能源化工产业高端化、非资源型产业特色化、特色农业现代化、现代服务业规模化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中心任务,多建睿智之言,多献务实之策,多出助推之力。全市政协组织不仅要做发展倡导者、促进者,更要做发展参与者、实践者,尤其是领导班子成员要充分发挥表率示范作用,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按照市委工作部署,认真做好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生态环保、投资环境、振兴南部县发展、水利建设等重点工作,促进经济上台阶、生态上质量。要更加关注和支持企业发展,注重发挥科技界、经济界政协委员作用,在帮助企业创新发展、研发产品、开拓市场等方面多做工作,切实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要自觉加强对外联络与交流,积极开展联络联谊活动,不断提高榆林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为引进项目、资金、人才和技术牵线搭桥,争取更多的客商来我市投资兴业。要充分调动政协组织中非公经济人士的积极性,支持和参与全民创业,努力为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做出新贡献。
      二要在“民生榆林”建设上有新作为。治国之道,在于富民。发展的目的,在于增进人民福祉。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政协履行职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收入倍增、社保提升、教育强市、百姓健康、扶贫开发”等五大民生工程作为政治协商的重点议题、参政议政的重要领域、民主监督的主要内容,协助市委、市政府抓好落实,使政协履职的过程成为推动民生问题解决的过程,让改革发展成果进一步惠及全市人民。要根据城市居民收入、就业、住房、教育、医疗、文化、治安、环保等建设幸福榆林中的重大课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研,提出对策建议,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要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工作,鼓励他们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全力帮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为民生建设增添活力。
      三要在“生态榆林”建设上有新作为。要组织和号召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积极参与全市三年植绿大行动和绿色长廊、环城防护、城区绿化、荒沙治理、水系绿化、林业产业化建设等生态工程,建设樟子松、红枣、“双杏”、沙棘、长柄扁桃五个百万亩基地。积极参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四城联创”活动。引导经济界人士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节能降耗,主动承担起企业绿化、生态恢复治理等社会责任,使榆林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把榆林建成宜居、宜商、宜游的塞上生态名市。
       四要在“文化榆林”建设上有新作为。人民政协的发展历程、委员构成和工作主题都是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要充分发挥政协的独特优势和作用,顺应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广泛凝聚各界智慧,围绕文化大市建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协商议政活动,力争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优秀作品,推出一批文化名人、文化名品,提升榆林文化知名度。广大政协委员特别是科技、教育、文化艺术等界别的委员要积极投身文化改革和文艺创作实践,带头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带头参与和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带头参加文化“三下乡”活动,争当践行社会主义道德的模范,争当推动文化体制改革的模范,争当文化创新的模范。
      五要在“和谐榆林”建设上有新作为。政协组织要始终把促进社会和谐贯穿于履行政协职能的全过程,及时了解反映各个方面的真实情况和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努力使政治协商成为民意进入决策程序的重要渠道,使民主监督成为维护广大群众利益的有效方式,使参政议政成为促进群众利益实现的重要过程。当前我市正处在改革的攻坚期、发展的关键期、人民内部矛盾的凸显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政协组织要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主动协助党委、政府多做沟通思想、释疑解惑、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工作,解决好资源开发、企业改制、土地征用、拆迁安置、涉法涉诉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为改革和发展减少阻力、增加动力、形成合力,真正以团结保稳定,以稳定促发展。政协委员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与人民群众有着密切的联系,要重心下沉,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通过提案、信息、视察、协商、监督、评议等多种形式,向市委、市政府提出积极建议,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促进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得到解决。
      各位委员、同志们,政协工作是党的全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善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是新形势下开创人民政协工作新局面的根本保证。去年12月22日至23日召开的省委政协工作会议,赵乐际书记、赵正永省长出席会议并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制定了《中共陕西省委关于支持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若干意见》。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协组织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各项政策和省委《意见》精神,充分认识加强政协工作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幸福榆林的客观需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途径,切实增强做好政协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是要支持政协履行职能。各级党委要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加强和改善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把政协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大力支持政协依照章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保证委员享有充分的话语权、全面的监督权、宽泛的协商权,真正做到思想上重视、政治上关心、组织上保证、工作上支持。
      二要进行广泛民主协商。要关心支持政协党组工作,定期听取政协党组工作汇报,及时研究并统筹解决政协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增强开展政治协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切实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特别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人事安排都要与政协进行协商,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
      三要自觉接受民主监督。各级党委、政府要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支持政协就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专题视察,政府要及时向政协通报经济社会发展和重大决策执行情况,纪检监察机关要向政协通报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对政协开展民主监督提出的意见建议,承办单位要认真办理、及时答复、抓好落实,真正使政协民主监督成为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改进工作、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有效方式和重要途径。
       四要创造良好工作条件。加强政协干部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学识丰富、业务熟练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尽力帮助各级政协改善工作条件,在活动经费、车辆和办公设施的配备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政协委员所在单位要大力支持委员开展和参加履行职责的活动,为他们参加政协活动提供方便。
      各位委员、同志们,转型跨越发展的前景无限美好,加速崛起的事业催人奋进。在建设幸福榆林的美好征程中人民政协大有可为、大有作为。让我们紧密团结起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心同德、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加快大转型,实现新跨越,为建设幸福榆林而努力奋斗!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
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       联系电话:0912-3598656       传真: 0912-3598676
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09011148号-1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访问人次:3998126

执行时间2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