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领导言论

领导言论您当前位置:首页 >>领导言论

在市政协三届二次常委会议结束时的讲话

编辑:admin     来源:榆林市政协    点击数:745次     时间:2010年12月10日
                                                在市政协三届二次常委会议结束时的讲话
                                                                    刘汉利
                                                            (2010年12月9日)
 
各位常委、同志们:  
      这次常委会议,我们听取了市政府常务副市长赵政才同志关于“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情况通报,市政协有关专委会围绕“十二五”规划,就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文化产业繁荣、推进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物流业发展等调研报告作了说明;常委们就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有关问题,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市政协会前广泛调研和本次常委会议专题协商,必将为我市编制“十二五”规划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十二五”时期,榆林处于工业化水平的快速提升阶段、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攻坚阶段、传统农业社会跨入新型工业社会的历史转折阶段,是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经济总量持续跨越的关键时期,也是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因此,“十二五”规划的编制直接关系到我市今后的发展方向和战略选择,对于推动我市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围绕“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是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的首要任务和重要职责。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科学把握“十二五”发展主线,在破解发展难题上贡献新智慧  
      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是有效破解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一系列难题的重大战略举措。 “十一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成为全市国民经济发展最快,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的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连年高速增长,迈上了新台阶,为“十二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还存在产业结构、南北区域发展、城乡发展“三大失衡”,生态环境脆弱、市场发育滞后、劳动力素质不高“三大瓶颈”,经济快速发展掩盖经济管理方式粗放、资源富集开发掩盖现代市场建设缓慢、财税大幅增长掩盖民生窘境的“三个掩盖”等问题,制约着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收入分配、环境保护等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有些仍比较突出,统筹协调各方利益难度加大,这些都制约着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如何有效破解发展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对于促进科学发展至关重要。综合各位常委的意见和建议,当前编制“十二五”规划重点要破解以下五个方面的难题:
      一是抓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当前,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协助党委政府,积极探索和研究“十二五”期间以“跨越”、“转型”为主线,推进榆林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问题。比如,如何加快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使我市现代特色农业基地迸发出强劲的经济增长动力;如何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进一步提升矿产资源的转化率,加快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如何振兴榆林传统的毛纺、皮革、服装等轻工业,让传统工业品牌重焕生机和活力;如何大力发展服务业,调整不适应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服务业拓宽领域、增强功能、优化结构,提高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如何做大做强旅游业,不断提升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如何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打造有市场影响的文化品牌,不断壮大文化产业整体实力,等等。
      二是如何打造高端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高端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针对“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协助党委政府,深入研究如何建立以低碳为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比如,对如何加大对可再生能源产业、节约能源产业等领域的扶持;如何大力发展和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技术;如何对现有高能耗产业的低碳化技术改造等问题,大家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推动我市在“十二五”时期,形成以低碳产业为核心,以低碳环保技术为支撑,以低碳能源、低碳交通、低碳建筑和低碳生活为基础的发展新格局。
      三是怎样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全市人民长期关注的重大难点问题。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协助党委政府,深入研究如何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实现城乡高度融合;如何推进社会管理一体化,实现城乡统一管理;如何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实现城乡养老保险、社会救助、住房保障等服务保障相统一;如何推进生态建设一体化,实现山川秀美等问题。
      四是切实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改善民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之关键。“十一五”期间,虽然我市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仍然存在收入差距扩大、就业压力增加、基本公共服务短缺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十二五”时期,要坚持民生优先,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改变长期以来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局面,加快构建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新模式。比如,我们要协助党委政府,深入研究如何更好地推进民生八大工程,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如何打造现代民生经济,探索解决民生问题的长效机制;如何更好地解决社会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如何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如何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城乡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水平不高等问题。
     五是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是“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针对我市目前居民收入增速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我们要深入研究如何做大做强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如何加快城市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集中向城市、城镇和园区转移;如何加快发展物流、商贸、旅游、文化等产业,使其吸纳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如何进一步探索建立工业反哺农业、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的机制;如何把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挂钩,注重城乡居民收入的普遍增长,处理好强市与富民的关系等。
      当然,“十二五”期间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很多,远不止上述几个方面,而且有些问题也不是一个五年规划就可以解决的,关键是我们平时要认真调查研究党政高度关注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不断拿出高质量的建议和意见,为市委、政府分忧解难,切实履行好政协三项职能。
      二、发挥优势,形成合力,为制定和实施“十二五”规划凝聚最广泛的支持
      全市各级政协组织要充分发挥联系广泛、人才荟萃、智力密集、位置超脱等特点和优势,围绕制定“十二五”规划,把广大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的力量引导好、调动好、发挥好,共议发展之策、共谋发展之道、共献发展之力。
      一要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重要作用。各级政协组织要发挥民主党派的人才优势和参政议政作用,通过适时举行调研通报会、情况分析会等形式,就我市“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研讨。要尊重和保障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民主权利,支持他们不断围绕“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完善和实施发表意见和建议,为他们更有效地参政议政创造条件、搭建平台。
      二要切实加强反映社情民意工作,使“十二五”规划更能体现社会各界的意志。政协是大团结、大联合的组织,有优势也有责任引导各界形成共识、汇聚合力、促进发展。要积极开展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把群众中分散的、个别的呼声汇聚成系统的、集中的意见,使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各族各界人士的意愿和诉求实现有序表达。这样制定出的规划,既能体现大多数人的意志,也照顾到少数人的利益,从而也就更加具有群众基础,便于规划的实施。
      三要积极开展协商议政,使“十二五”规划更加科学、更加规范。政协各专委会要充分运用各种形式,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积极协商、论证“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内容;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选准切入点,就一些涉及全市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入调查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出高质量的建议和意见。
      三、进一步建立完善科学规范有序的工作机制,推动政协工作再上新台阶
      当前,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各项建设的不断推进,对政协工作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建立健全科学规范有序的工作机制,才能适应新形势。一要创新专题调研机制,在高层次建言献策上取得新成就。为了使政协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党委的中心工作,政协调研,要按照党委重视、政府支持、群众关心、政协力所能及的原则,提高调研水平和建言立论质量,把握宏观性和超前性,权衡时效性和实效性,注重建设性和操作性。二要创新委员视察工作机制,高质量参政议政上取得新突破。在视察内容上,要高度关注民生建设,紧紧围绕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开展视察活动。在视察方式上,要建立委员视察与政协例会的议题对接新机制,将委员视察课题作为市政协常委会议、主席会议协商讨论的重要议题,做到先视察、再协商、后建议,从而促进政协例会质量的提高。在视察成果的转化上,除了形成高质量的视察报告外,要积极探索建立新的转化机制,可探索将视察报告转化为建议案和社情民意信息,促进有关问题的重视解决。三要创新民主监督工作机制,在加强民主监督工作上取得新进步。要进一步健全民主监督工作新机制,积极探索把民主监督贯穿于政协的各项工作之中,政协调研、视察、提案督办的过程,也是对部门工作提出批评与建议的监督过程,在组织这些活动中,我们不仅要求委员们深入了解情况、研究探讨问题,而且要求委员们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对部门工作提出意见、批评和建议。要积极探索建立市民旁听政协常委会议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民主监督员工作机制,如实反映来自基层、来自人民群众的心声,真诚地对部门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了部门行风的转变和工作的改进。四要创新提案工作机制,在高效率落实提案上取得新成效。要不断创新提案工作机制,按照提高提案质量、提案办理质量和提案服务质量的要求,狠抓督办落实,努力提高提案办复率和落实率。五要创新政协工作保障机制,在高标准建设机关上取得新进展。要进一步加强机关管理,修订和完善各项机关工作制度,严格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政协工作和机关工作做到有章可循;要进一步改善机关工作环境和办公条件,积极与市信息办沟通协调,建好办公自动化系统,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各位常委、同志们,围绕编制“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是人民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工作,是广大政协委员切实履行职能的重要使命。我们要把为制定“十二五”规划献计出力摆在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位置,发挥优势、深入调研。会后,我们还要继续以多种方式跟踪“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反映各界群众和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明年“两会”期间,要组织委员围绕规划纲要开展集中协商,充分发扬民主,凝聚各方智慧,促进规划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规划出台之后,要将助推规划的实施纳入到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各项工作中去,共同为实现“十二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谢谢大家!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
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       联系电话:0912-3598656       传真: 0912-3598676
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09011148号-1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访问人次:3998157

执行时间1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