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应更加注重提高普通百姓生活质量
编辑:admin
来源:榆林市政协 点击数:505次
时间:2010年12月27日
近年来,我市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民生也在逐年改善,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重心应当从注重加快经济发展向注重提高普通百姓生活质量转变。
为此,建议:
1、规划制定中应当制定对农民务农技能的培训计划、制定对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扶持计划,解决农村务农人员逐年减少问题。近年来,务农人员逐年减少,其根源在于务农收入低。收入低的原因在于农业技术推广不到位,农民对新技能的掌握欠缺,农产品品种单一,产量小,经济效益不佳。因此“十二五”规划中,我们一方面要面对农村人口逐年减少的必然趋势,一方面应制定相应的农民技能培训计划、改良农产品推广计划、农产品加工企业扶持计划,从而在务农人员逐年减少的趋势下想办法让农村或者农业能够吸引人、留住人。
2、规划制定中应考虑制定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计划。纵观近些年来的农民工进城务工现状,还主要集中在低端工种,所以建立一个可行的进城务工人员技能、素质的再教育和培训体系,对提高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极其重要。
3、规划制定中应当考虑切实解决群众上学、就业、医疗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随着榆林经济的迅猛发展,财政实力逐年增强,因此我市完全有条件考虑在“十二五”期间将义务教育扩展到12年,此项改革,不仅可以整体提升榆林老百姓的文化素养,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减轻群众负担,还可以保障未成年人在18岁前接受学校教育,不至于因制度缺陷而流入社会。“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普通百姓的稳定感指数。在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十二五”期间,建议根据市情,考虑建立一个覆盖全市的免费医疗保障体系或者在原有的医疗保障基础上扩大医保范围和报销的比例,让公共财政更多的惠及民生。
市政协委员:张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