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社情民意您当前位置:首页 >>政协业务 >>社情民意

关于加强外卖平台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

编辑:admin     来源:榆林市政协    点击数:4667次     时间:2020年12月02日

近年来,随着消费习惯的改变,网络餐饮业呈爆发式增长态势,由此带来的网上餐饮食品安全风险也在日益加重。网络餐饮服务行业发展存在着较多问题:

一是餐饮企业入网管控不严。进驻网络平台的餐饮商家大多数是小微单位,大部分网络平台对入网餐饮单位的主体经营资质存在审查不到位、把关不严格,入网餐饮商家营业资质模糊、店面房弄虚作假,甚至存在无证、套证现象,而从业人员卫生健康也难以保证。

二是日常入网餐企的管理责任不到位。据了解,监管部门和平台对已入网餐饮企业缺乏日常巡查管理,公示的食品安全情况和检查信息存在一定的虚假数据,部分餐饮单位使用无卫生保证、无日期标识的食材、未经检测的容器现象屡禁不止,成品后食材保存环节和送餐环节的卫生安全更是缺乏监管,由此引发的不安问题时有发生。

三是对有问题平台和入网餐饮单位处罚力度不大。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是维护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的第一道关口,但目前对平台的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力度不足,难以起到震慑作用。对入网餐饮单位的处罚手段更为单一,一般仅为警告和罚款。

食品安全关系到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群众消费网络餐饮比的重日益增大,为此建议进一步完善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切实提升餐饮服务的质量安全水平,营造让人民吃得放心的餐饮消费环境:

1.完善网络餐饮市场准入制度。督促网络订餐平台及其分支机构必须向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备案,加强备案事中事后监管,对非法市场主体和违法经营行为进行清理整顿。实行网络食品经营备案登记制度,餐饮服务提供者通过网络经营的,必须到监管部门办理登记或变更。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不得对未取得监管方许可的网络餐饮服务提供者提供服务。加强对入网餐饮单位日常检查和定期复核,构建严格的餐饮企业入网管控机制。

2.落实主体管控责任。加强对主要网络订餐平台的约谈和培训,明确最新法律法规要求,督促平台页面增设抽检不合格信息、监管处罚信息等信息。提高入网餐饮单位加工透明度,推进“互联网+阳光厨房”建设,要求订餐平台在订餐页面显著位置提供外卖食品制作过程直播视频,方便消费者更好地实施监督。监管部门敦促平台负责不定期抽查入驻餐饮的现场情况,查看证照上的名称实际地址是否相符、证照是否在有效期内、登记的地址和网页上登记的地址是否一致。监管部门要强化对网络订餐平台和入网餐饮服务单位送餐人员的食品安全培训和管理,要求网络订餐平台和入网餐饮单位加强外送人员的健康体检,配备和使用安全、无害的配送容器和餐盒等情况的监管,严格落实对食品从业人员和配送人员的晨检和个人防护的管理,确保不发生因食品配送而引起的食安事件。

3.健全监管措施,加大违法处罚力度。强化网络餐饮服务平台食品安全监管,夯实服务平台主体责任。例如,要求网络餐饮服务平台及其分支机构每月向所在地监管部门报备新增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信息,并配合入网商户所在地监管部门,提供有关数据信息,对于数次违法或逾期不报的相关信息的,可加大处罚金额,或列入失信名单,情节严重的,启动暂停程序,限制平台运营。对举报网上餐饮有食品安全问题及时进行核实和处理,存在疑似违法行为或事故的,应马上实施下线措施,立即按相关法规处理,并予以公布。


(民盟榆林市委)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
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       联系电话:0912-3598656       传真: 0912-3598676
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09011148号-1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访问人次:3985058

执行时间2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