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榆林兰炭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榆林是全国兰炭产业的发源地和最大的生产基地,经过多年的发展,兰炭产业已成长为榆林工业的支柱产业,是榆林煤基多联产和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榆林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日益趋紧,加快兰炭行业升级改造已迫在眉睫。因此建议:
1.实行差异化改造升级。结合各县域实际,根据兰炭产业发展模式、产业规模的差异性,实行“一县一策”,对各县市区兰炭及相关产业升级改造工作区别对待、分类推进,切实推动升级改造取得实效。
2.允许自行调配产能。一方面在产能置换指标上,对推行兰炭循环产业的县市区予以适当倾斜,另一方面允许各县市区自行调配辖区范围内的兰炭产能(含淘汰产能、已批未建的产能),以保障金属镁、发电、铁合金、活性炭等下游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3.加强技术支持。一是建立全市“政、企、研”协调联动机制,进一步增配壮大现有专家力量,统筹整合各类技术资源,组建中省市县四级专家联合团队,深入兰炭及相关企业生产一线,共同攻关升级改造技术难题。二是结合现有兰炭及相关产业的循环优势,凝聚专家技术力量,在“能耗、减排、治理”等环保政策方面,特别是在产业链项目能耗方面,找准、找全政策依据,进一步帮助论证完善以兰炭为龙头的循环产业链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三是加大示范项目资金、技术、人才支持力度,指导帮助兰炭企业加快示范项目建设。
4.拓展营销市场。要加大对兰炭市场开拓的支持,打造铁路、公路、水路及煤炭产业相关企业共同参与的兰炭绿色物流体系,建立兰炭外运绿色通道,同时把兰炭列入铁路运输计划,增加外运能力,积极开拓兰炭出口贸易。探索电子交易、期货交易等现代贸易发展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促进产业发展。
(府谷县政协)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
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 联系电话:0912-3598656 传真: 0912-3598676
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09011148号-1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访问人次:398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