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打造千亿级镁铝产业集群的几点建议
近年来,我市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启动实施了“千亿级镁铝产业集群”战略,一批金属镁行业企业茁壮成长,镁产业优势正逐渐转变为经济优势,为推动全市金属镁产业高质量发展集聚了强大动力。虽然我市金属镁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市场前景不断扩大,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由“茧”到“蝶”的蜕变,但仍然存在着“三大短板”亟需补齐:
一是行业标准亟需完善。榆林镁冶炼制气装置与兰炭生产装置相比,无论设备结构,还是生产机理均有所不同。兰炭行业标准健全,而镁冶炼制气工段至今没有统一标准,导致外界将镁冶炼制气工段等同兰炭行业来考量,全市金属镁产业面临着被“一刀切”的风险,直接影响全市千亿级镁铝产业集群建设。
二是产业链条亟需延伸。由于技术研发相对滞后,榆林金属镁产品结构单一,90%以上企业是以生产原镁为主,附加值高、市场需求旺的镁合金、压铸件等下游产业涉足不深,产业价值挖掘不够,产业链延伸难已成为制约镁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三是生产技术亟需提升。全市金属镁行业采用皮江法冶炼工艺,存在机械化程度不够、清洁水平底等缺陷,影响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建议:
1.不断完善镁行业标准。围绕产业政策、园区规划、工艺流程、能耗标准、环保排放等关键要素,积极与中省相关部门协调,尽快制定镁冶炼配套临界超高温热解装置能耗标准,助力全市镁产业升级。
2.着力延伸镁产业链条。构建“政产学研”创新体系,成立国家级金属镁技术创新研发中心,鼓励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推动镁冶炼装备由卧式向立式(竖罐)转变,由原镁生产向结构性、功能性、应用性材料转变,重点研发抗腐蚀、耐高温、高强度、高韧性的镁合金生产技术,重点研究可变形镁合金、挤压、锻造技术,不断开发镁合金新材料,着力提升镁产业发展层次,形成上下游高度闭合的镁产业链。
3.全力推进镁产业集群发展。不断优化镁产业布局,在神府规划建设镁及镁合金深加工示范园区,探索发展“飞地经济”,鼓励镁合金下游企业入驻,争取落地一批可连续挤压、塑性加工等镁合金项目,加快发展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航天航空、军工等镁合金深加工产品,提高镁产业与装备制造、电子产品、轨道交通等行业的配套能力。组建榆林市镁业集团,切实发挥大集团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壮大榆林镁产业集群。
4.积极打造“镁”品牌。加快榆林镁品牌建设步伐,制定榆林镁质量标准,推进镁商标注册应用工作,不断提升榆林“镁”誉度。定期召开“榆林国际镁业论坛”和“镁产业国际博览会”,邀请世界镁业及相关领域专家出席,就镁业新动态、新工艺、新技术进行研讨,推动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5.成立国际镁交易中心。在榆林打造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镁及镁合金期货、现货交易中心,提供镁仓储物流、行业信息和融资担保、贷款贴息等服务,提升榆林镁行业话语权和市场定价权。
6.打造榆林镁业地标性建筑。高起点规划建设榆林市国际镁业大厦,设立镁产业展览馆,综合运用3D投影、VR、全息成像、声光电交互沙盘等前沿科技,集中展示榆林镁发展历程、产业实力和未来前景,提升榆林镁产业发展“软实力”。
7.全力拓展国际市场。积极争取中省有关部门,加大金属镁出口贸易政策、资金倾斜和提高出口退税税率,推动榆林镁登上“中欧班列”,摆脱中间贸易商,打通金属镁直接出口欧洲物流通道,鼓励全市镁企业通过一级市场,进入国际消费市场,提升榆林镁国际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市政协委员 陈昊)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
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 联系电话:0912-3598656 传真: 0912-3598676
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09011148号-1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访问人次:3987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