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企业复工复产的几点建议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榆林坚决按照中央和我省的决策部署,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稳增长“两手抓”“两不误”,想方设法支持各类企业复工复产,推动企业“能复尽复、应复早复”,全力促进经济持续发展。总体看,目前全市疫情期间全市企业复工复产有序进行,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部分群众认识不高,对疫情的严峻形势存在侥幸心理。
二是由于近期防护物资需求量大,口罩、手套、体温计、防护服、红外线测温仪等物资较为缺乏。
三是一些防控政策调整较快,一线工作人员执行政策有时相对滞后。
四是企业运行不够顺畅,存在人员短缺、融资困难、消费疲软,原辅材料短缺、设备产品运输不畅、能源保障不充分等突出问题。
五是产业上下游企业复工复产进度不同步、社会终端需求增长缓慢,导致产品销售存在困难。
为此建议:
一是建议政府实施覆盖面更大、力度更强的减税降费、专项补贴等优惠政策,尤其是疫情期间奋力保供的企业。
二是通过协调银行等金融机构,出台更加务实管用的举措,帮助企业降低贷款门槛。
三是受疫情影响,国内外往来受阻,短暂出现“走不出去、请不进来”的情况,希望政府能够快速地给予企业相关形势与信息的反馈。
四是工业企业密切关联的外地下游企业尚未全部开工,导致我市部分企业不能满负荷生产,产品积压严重、库存较大,建议统筹协调市内企业优先采购我市相关工业产品。
五是制定合理统筹一致的防控办法,防止一刀切,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放宽来城市务工人员的条件,有工人所在地村委会证明和企业复工证明即可。
六是相关部门办理复产企业审核及办理证照时,要简化手续,可在网上进行受理,提高工作效率。
七是在满足疫情防控条件且有应急措施情况下,加快推进商贸流通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应复尽复,加快劳动力流动,从点对点的劳动力输送逐步调整为依靠公共交通工作输送,逐步放开劳动力市场,积极畅通物流和运输,推动潜在社会终端需求释放。
(神木市政协)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
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 联系电话:0912-3598656 传真: 0912-3598676
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09011148号-1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访问人次:3987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