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社情民意您当前位置:首页 >>政协业务 >>社情民意

关于加强榆林演艺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编辑:admin     来源:榆林市政协    点击数:1437次     时间:2017年04月28日

近年来,我市的艺术事业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特别是舞台剧目的创演,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是存在演艺人才严重匮乏的情况。

1、人才断档,青黄不接。因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艺术事业的整体滑坡,导致我们的艺校难以招收到好的艺术苗子,所以很难培养出艺术灵感超群、艺术表演出众的艺术人才,难以支撑起我市演艺事业的大梁。市民间艺术研究院和戏剧研究院在演出,编剧,音乐创作,舞蹈编导,戏曲导演,舞美灯光设计人才也严重缺失。

2、人才流失严重。我市演艺界的优秀人才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已开始流失,对我市的文化建设和艺术事业发展造成损失。

3、艺术教育滞后,培训基地萧条。2015年,市委、市政府将市民间艺术研究院和戏剧研究院合并为市民间艺术研究院,为我市艺术人才的培养搭建了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艺术教育平台。但建院以来一直没有在教育部门登记注册,学籍认定成了学生最敏感、最为难的问题,给招生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由此建议:

1、充分培养演艺事业急需的艺术人才。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定位榆林艺校的中专属性,实行在小学和初中毕业生同步招生的体制,合理充实艺校的师资队伍,制定“定向委培、择优录用”的政策,给予每届优秀毕业生一定数量的安置指标和公益性指标,充实到市、县级艺术表演团体。

2、创新体制机制,留住优秀艺术人才。相关部门要建立艺术人才“绿色通道”的做法,制定艺术人才的录用、调配、选拨、任用的特殊政策,并在相关专业院校中招聘我们所需的艺术人才,政府给予人事政策倾斜。

3、做好文艺人才的继续教育工作。现有的艺术人才也需要继续学习和继续升造,使他们在学习中汲取更多的艺术营养,既掌握更好的艺术理论,也接受更好的艺术训练,以不断提升艺术高度。政府要加大这方面的经费投入,把具有培养前途的演艺人才送到相应的院校和机构进行培养提高。

4、定期开展文艺调演活动。文艺调演既能繁荣创作,又能发现人才。通过文艺调演,对于涌现出的优秀文艺人才,政府应通过相应渠道,将这些人才录用在市、县专业艺术团体,使其充分发挥作用。





市政协委员 高文喜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
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       联系电话:0912-3598656       传真: 0912-3598676
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09011148号-1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访问人次:3988524

执行时间2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