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社情民意您当前位置:首页 >>政协业务 >>社情民意

关于我市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编辑:admin     来源:榆林市政协    点击数:940次     时间:2016年10月01日

近年来,我市12县(区)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进行了许多探索和有益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成效。但建设进程中还存在规划不合理、认识不到位、产业支撑弱、保障措施不力、示范带动作用不明显等问题。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高点定位,超前规划尽快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编制全市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科学合理确定小城镇和村庄功能定位。同时,各县(区)也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制定和完善规划。

(二)加大投入,整合资金。建立一个能够整合多种力量、多种资源、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新机制,重点向新农村示范村和重点村倾斜,通过资金整合,推动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同时,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采取政府安排一点、部门支持一点、社会集资一点、农民自筹一点的方式,积极筹措建设资金。

(三)突出特色,延伸产业链。按照“一村一品”模式,加快发展各县(区)主导产业。积极扶持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搞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四)加大培训,提高素质。加大基层干部、涉农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举办新农村建设培训班,每年举办一期新农村重点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重点村农技人员学习培训班,提高服务农村的水平;加大劳动就业培训,依托各类农民培训学校,以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为目标,开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班,同时创新发展思路,对留守在家的妇女进行家政服务等实用技能培训,带动妇女劳动就业,增加收入。

(五)注重民生,和谐发展。进一步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加快中小学布局调整,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卫生事业,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搞好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加大政府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积极实施文化基础建设工程;积极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开发民歌、剪纸、雕刻等地方文化产品。同时,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事业,积极实施村村通工程。全面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健全救助、养老、医疗保险等城乡各类保障体系。搞好农村安居房建设,发展经济适用住房,逐步解决农村困难群众、城市低收入家庭和进城农民住房困难问题。


子洲县政协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
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       联系电话:0912-3598656       传真: 0912-3598676
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09011148号-1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访问人次:3993685

执行时间2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