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沿黄经济带 建设榆林经济新的增长极
黄河流经我市府谷、神木、佳县、吴堡、绥德、清涧六县,由于地理、历史、资源禀赋等因素影响,我市沿黄区域总体来看仍是“经济发展较慢的落后地区”。加快沿黄区域经济发展,对于缩小我市区域差距,促进协调发展,率先实现全面小康,意义重大。
在战略方面,沿黄区域发展缺少专门规划。而涉及我市沿黄区域发展的规划和战略很多,国家层面的有《吕梁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等,省、市、县的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及统筹南北协调发展的振南战略等,但缺乏针对沿黄这一特定区域发展的专门规划和战略,导致沿黄区域发展战略不够清晰,发展路径、目标、任务和措施不够明了,部分干部群众对未来发展感觉迷茫。
建议抓住“十三五”规划编制的契机,搞好顶层设计和规划,实施沿黄经济带发展战略。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沿黄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或组建由市直有关部门牵头、沿黄各县参加的规划建设工作委员会,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实现区域范围内的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尽快编制《沿黄经济带发展规划》,按照统一规划、明确分工、统筹安排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扶持措施和支持政策,进一步激发沿黄区域发展潜力和内生动力,逐步形成我市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二是做好规划衔接。沿黄区域既是贫困地区,又是革命老区,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应与国家《吕梁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和《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相衔接,以便更好地争取中省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
三是搞好先行试验。可选择部分区域或积极性高的部分县率先建设沿黄区域示范经济带,为全市沿黄区域开发提供样板和先期探索。
四是加大资金扶持。积极申请设立中、省、市生态补偿专项资金,加大对沿黄区域生态补偿力度,建立支持沿黄区域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绿色发展。
(市政协经济委)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
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 联系电话:0912-3598656 传真: 0912-3598676
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09011148号-1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访问人次:3993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