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应强化 规范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经济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生活、工作等步伐的速度,社会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人们的压力加大,家庭矛盾渐增,孩子的心理压力日益增大,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早已不满足给学生上几课心理课,而是需要不同的学生、不同心理进行逐一咨询。培养中小学生的良好个性,健全人格和心理品质,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心理弹性韧力,增强学生抗挫折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全体学生为主体,以发展性教育为主导,以心理辅导和咨询为辅助,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预防和减少学生由于心理失衡而引发过激行为和伤害事故。
具体建议如下:
面向全体、全员参与,全面渗透,全程进行,建立学生心理危机“三预”工作机制。
预防——以发展性教育内容模式,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预防和减少学生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的发生。
预警——以心理测量、心理健康情况分析和心理危机评估方式,实施学生心理危机行为预警防护。
干预——以心理咨询辅导,心理危机干预手段,应对、排除和干预学生的心理危机和极端行为,并在必要时实施医疗转介。
市政协研究室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
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 联系电话:0912-3598656 传真: 0912-3598676
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09011148号-1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访问人次:4109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