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违章和不文明驾驶行为全民监督机制的建议
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让汽车这种以往奢侈品走入了寻常百姓家,给人们的出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进入汽车时代,随之而来的道路拥堵、不文明驾驶行为也在时刻考验着政府的管理能力和我们每个人作为社会公民的法制意识以及公德素养。而我们榆林驾驶过程中的不文明现象也成了饱受诟病的痼疾,不仅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也损害了城市在周边地区的形象。为此,建议在一下几个方面予以改进:
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媒体及各类专题活动全方位宣传安全驾驶和文明行车的现实意义,从思想认识上提高民众认识,逐步树立安全文明驾驶的观念意识。
二、建立长效的违规与不文明驾驶行为监督机制,除了通过现有的专项行动之外,建议主管部门探索一种持续时间长的常规性严格执法模式,杜绝大众在专项整治行动之外的侥幸心理和执法部门长期存在管理松懈的情况。
三、鼓励全员参与违规与不文明驾驶行为的监督管理,增加公众对日常交通管理行为的切身体验,以便于大家对交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并形成对周围人群的辅助劝导,减少违规与不文明驾驶行为的发生率,比如可以成立交管志愿者活动或者体验营。
四、设立公众监督曝光平台,交通管理部门范围和力量有限,鉴于我市目前情况,建议交管部门开辟诸如微信、微博等公众平台,由社会大众对按照设备盲区的违规驾驶行为进行拍照举报,交管部门确认后进行处理。
五、做好文明执法和规范性执法,许多交管人员在现场指挥和执法中缺乏规范和标准意识,对交管法规理解认知水平有待提高,特别是一些违规行为纠正过程中处置不当言语态度冷漠恶劣、吆五喝六,还有一部分十字路口的执勤人员形同虚设存在不作为的情况,都需要交管部门予以重视。
(市政协研究室整理)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
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 联系电话:0912-3598656 传真: 0912-3598676
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09011148号-1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访问人次:4237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