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社情民意您当前位置:首页 >>政协业务 >>社情民意

加快智慧榆林建设 提升市民幸福指数

编辑:admin     来源:榆林市政协    点击数:616次     时间:2015年04月20日

我市自2013年启动“智慧榆林”建设以来,以市民卡“驼城通”为主要载体的智慧交通、智慧民生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建设智慧城市,我们才刚刚起步,仍有许多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一是“智慧榆林”缺乏统一规划实操性,没有详细实施计划,没有形成“智慧榆林”建设的合力;二是各类信息资源系统各自为政,重复投资、重复建设现象较为严重,运行效率不高,融资渠道单一;三是作为市民卡的“驼城通”由于上述问题在应用范围和行业领域还不够广泛,市民一卡通建设任重道远。四是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信息资源共享利用程度低,信息化发展的环境还不够理想,缺乏足够的人才支持和健全的制度保障。

鉴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统一规划,分类实施。加快制定“智慧榆林”建设专项规划,明确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建设标准、主要任务、责任单位和保障措施实施进度时间表,全面勾勒“智慧榆林”宏伟蓝图,细致描绘科技生活幸福画卷。要将“智慧榆林”建设纳入“十三五”规划重点民生项目,并形成强有力的组织和机制保障,协调调动各方资源,合力推进各项工作开展。在“智慧榆林”蓝图中,要重点突出构建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社保、智慧社区、智慧家居、智慧商务、智慧能源、智慧水利、智慧警务、智慧防灾减灾和智慧应急等公共服务应用系统。对于城市建设管理领域的智慧化项目,作为当前的主要抓手,应当由政府完全主导吸引民间资本,在财力许可范围内循序渐进安排资源配置与投资,发挥其社会稳定、秩序良好、节能环保等社会效益。对于民生服务领域的智慧化项目,依照《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文件可以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混合所有制模式,鼓励企业开发、应用相关系统集成,政府视项目的公益化程度给予政策支持和财税扶持。对于经济发展领域的智慧化项目,采取“企业主导、政府扶持”模式,由企业衡量成本投入和经济效益,政府提供一定程度的扶持,促进智慧型经济发展。

二、整合资源,促进互通。事实上,“驼城通”就是为解决将各种卡的功能集中到一张卡上这一问题而生。但全市各部门、各行业之间信息不能互联互通,“信息孤岛”现象仍是制约当前市民一卡通发展的最大瓶颈。政府行政管理的条块分割是导致“信息孤岛”的一个主要因素,因为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涉及各部门数据安全与利益保障,甚至是部门组织结构与工作流程重组等问题,解决起来存在一定阻力。应着力推动信息资源共享,大力推进基于云计算的公共平台顶层设计,探索建设跨部门跨行业的信息综合平台,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管理制度和标准体系,对信息资源与安全进行整体规划和统一部署,把各个分散的、各自独立的信息化系统、物联网系统整合起来,提升为具有较好协同能力和调控能力的有机整体,建成“一张安全高效的统一网络、一个综合集成的公共平台、一套跨区域跨部门的工作机制、一批智能便捷的智慧应用”的“四个一”运行体系,构建起城市发展的智能环境。

三、扩大应用,造福民生。当前,榆林“驼城通”已从单一的公交应用发展到跨行业的多元应用,从孤立的本地应用发展到跨区域的互联互通,实现了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以及体制、机制、业务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将“智慧榆林”建设的实惠落到了实处,带给市民更方便、更快捷的应用体验,赢得了市民的好评和欢迎。立足互联互通新格局,面向智慧支付新时代,市政府应围绕一卡通增值扩容、多元应用、方便市民这一重点,支持有关部门和企业继续拓展“驼城通”在其他公用事业、智慧社保、智慧社区和智慧家居的应用,把榆林“驼城通”发展成为一卡多功能,一卡多用途的城市通卡,并随着“智慧榆林”建设的推进不断增加新的服务功能,最终实现一卡在手、生活无忧,让市民获得更加便利、更加优质的服务。

市政协委员 张 君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
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       联系电话:0912-3598656       传真: 0912-3598676
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09011148号-1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访问人次:4108135

执行时间2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