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社情民意您当前位置:首页 >>政协业务 >>社情民意

培育专业社工 推动青少年社会工作发展

编辑:admin     来源:榆林市政协    点击数:577次     时间:2015年04月08日

当前情况,社工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劳动保障、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医疗卫生、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领域,广泛参与各种社会问题的解决,为处于困境的社会成员提供服务。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弥补政府公共服务的不足,另一方面社工自身的专业性和民间性,既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服务对象的多样化需求,又能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实践经验表明,专业社会工作是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和平稳定的现代化手段,社工作为新兴职业参与社会治理已成为时代发展不可逆转的必然和趋势。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当代青少年在学习工作生活条件总体改善的同时,在成长成才、身心健康、创业就业、社会融入、婚恋交友等方面也面临着新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我国每年有数百万高校毕业生,大量城乡贫困家庭青少年、残疾青少年、在城市和乡村间流动的农村青少年、农村留守儿童,他们面临着很多难题,迫切需要帮助。解决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困难和问题,需要政府公共服务的投入,需要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更需要建立健全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和网络,广泛在青少年工作中引入专业社会工作,大力加强青少年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有效满足青少年的个性化社会服务需求,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近年来,我市在青少年社工方面进行了多方探索尝试。但在工作实践中,专业人才的缺乏已成为制约青少年社会工作发展的主要因素。结合共青团的工作实践和一些初步认识,具体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针对我市具备专业资质的不足50人,建议从鼓励支持现有青少年工作从业人员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建立培训机制、建设青少年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平台等方面加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

二、做好社会组织与政府购买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的对接。建议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陕西省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实施意见》,开发设置一定的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构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机构准入机制,建立政府购买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评估体系,完善督导制度。

三、促进青少年社会工作岗位开发与设置。目前,我市青少年社会工作岗位开发与设置工作还存在较大空间,因此建议进行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岗位需求调研,积极探索符合我市实际的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模式,研究社会工作专业岗位设置范围、数量结构、配备比例、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设置的政策措施和标准体系,同时,积极推进社区、学校、司法领域青少年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

四、关注青少年社会工作机构的培育发展。建议市政府根据国家有关政策,从宏观层面制定政策,改进登记服务方式、简化机构注册程序等措施,鼓励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创办民办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吸引更多优势资源加入社会工作服务行列;通过财政资助、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拓展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等方式,鼓励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介入青少年事务领域工作。

市政协研究室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
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       联系电话:0912-3598656       传真: 0912-3598676
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09011148号-1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访问人次:3997266

执行时间2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