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建议
农村土地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既是稳步推进土地流转的基本保障,也是实现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重要环节,但我市的此项工作进展缓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认识还不到位。个别县区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土地确权工作对保持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繁荣、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意义,存在“推、拖、等”的现象。一些农民没有真正认识到土地确权工作是最大的惠民工程,配合不主动,甚至有抵触情绪。
二是乡村机构不健全。土地确权工作重点在乡镇、村组。目前,全市乡镇农经机构不健全,80%乡镇没有专职的机构和人员,农经工作由乡镇办公室代管。形成有头、有身、无腿的状况,工作不能够有序长期开展。
三是承包地权属不清界限不明。由于受二轮土地承包资料不完善,合同变更登记不及时,档案管理不规范等原因,导致农户承包地实际面积与承包面积不符,部分承包地权属不清、界限不明,确权形成矛盾,产生纠纷。
四是工作经费缺口很大。根据测算,我市土地确权登记工作每亩需24.3元左右。省级补助每亩10元、市级南六县补助每亩5元标准,北六县县级财政每亩需补助14.3元,南六县每亩需补助9.3元,各级县区财政需要补助1.15亿元。根据调查,大多数县区表示财政压力过大,不能足额到位。特别是南六县,省、市级财政虽然进行了每亩15元的补助,但要筹措到位2300万元的县级补助,难度很大,一些财政状况不好的县区,配套经费基本上不大可能。此外,土地确权颁证工作量大、面广,需要动用15.2万人参与该项工作,特别是前期的宣传、培训、网络建设、测量绘图需要更大的资金。而省级补助资金全部在检查合格后方能拨付,前期工作经费短缺,个别县区启动艰难。
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强领导。针对我市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县区进展不平衡的问题,市、县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形成县区政府推动、业务部门指导配合、乡村具体实施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快工作进度。
二是尽快健全机构。农经部门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部门,也是全面推进土地确权登记工作的重要力量,建议各级政府要大力扶持农经部门的建设,建立完备稳定的农经队伍,真正做到有人办事,有机构管事。同时加强对县、乡、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机构建设力度,将农村土地承包矛盾纠纷化解在乡、村。
三是及时落实经费。一是建议省、市财政部门尽快拨付工作经费。落实工作经费,是全面推开我市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财政部门应将开展工作所必须的经费足额纳入财政预算,及时拨付,切实保障登记工作的有序开展。二是建议市上加大对土地确权登记工作的经费补助。我市土地确权登记工作每亩需24.3元左右。而按我市目前出台的补助政策,县区补助数量较大,多数县区表示无法足额配套,给确权登记工作带来严重影响。
四是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对县、乡、村、组确权登记工作人员进行政策、法律、登记范围、方法、步骤等内容培训,对村、组确权登记工作人员进行测量方法、指界、公示等内容培训。组织、督促各县区进村入户,开展土地确权登记专项政策宣讲,提高农民群众的法律政策水平和对土地确权登记工作的认识,充分调动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热情。
五是加强督促检查。第一,对各县区的实施方案进行审核,要确保各县区的实施方案要规范、具体,明确工作时间表和路线图。第二,在市政府联席会议制度的基础上,成立由市委政研室牵头,市政府相关部门组成的督导组,加大对各县区的业务指导和检查力度,及时通报各县区的进展情况,必要时对工作推进不力的县区给予通报。第三,将土地确权颁证工作纳入到2014、2015年度对各县区政府的考核指标之中,加大推进力度。
(市政协环资委)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
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 联系电话:0912-3598656 传真: 0912-3598676
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09011148号-1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访问人次:3997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