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社情民意您当前位置:首页 >>政协业务 >>社情民意

关于煤炭资源规划与开发应充分考虑榆林地方经济发展的建议

编辑:admin     来源:榆林市政协    点击数:634次     时间:2007年03月20日

  榆林是煤炭资源富集区,是国家规划的大型煤炭建设基地之一。全市含煤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54%,煤炭预测储量2714亿吨,探明储量1460亿吨。我市煤炭工业从“七五”起步,经过20多年的艰辛努力,取得了重大成就。“八五”以来,全市煤炭工业产值和实现的税利费一直占到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和全市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特别是进入本世纪以来,我们紧紧依托资源优势,以建设经济强市和煤炭大市为目标,加强生产运销,强化安全管理,大力推进“三个转化”进程,使全市煤炭工业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实现了具有转折性、标志性和历史性的突破,为促进榆林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06年,全市地方生产总值达到436亿元,其中一产为34.5亿元,二产为298亿元,三产为103.5亿元。在第二产业中,单煤炭工业产值就达126.6亿元,占到全市地方生产总值的29.03%。这就足以说明煤炭工业已成为我市的龙头骨干财源,对榆林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是,随着神华、省煤业和外省企业集团相继进入我市,他们几乎占据了榆林绝大多数的资源量,而榆林地方对煤炭资源的实际占有量却少的可怜。目前,全市地方煤矿占有的剩余煤炭储量仅为24.6亿吨,而且绝大多数属乡镇民营煤矿所有。按照目前的低回采率(20%左右)和高开采强度(年产原煤5000万吨左右)测算,即使不考虑产量不断增长的因素,我市地方煤矿当前的煤炭资源占有量仅够维持9年的生产需要,这不仅对我市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带来很大困难,而且严重影响着我市煤炭工业以及整个地方经济的发展。为此我们请求中、省在考虑全局的同时,也应充分考虑地方经济的发展。

  建议:省人大、省政协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将国家规划的大井田边角地带和上部火烧残留部分等不具备大规模开采条件且长期闲置的煤层进行二次规划,交由地方政府开采,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编辑:常瑜)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
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       联系电话:0912-3598656       传真: 0912-3598676
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09011148号-1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访问人次:3987463

执行时间2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