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农村环保工作 切实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第11期 (总第845期)
政协榆林市委员会研究室 2014年4月25日
全面推进农村环保工作 切实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当前,我市农村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危及农村饮水安全和农产品安全;一些农村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危害农民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建议:
1、加快编制农村环境保护规划。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创建工作,必须坚持规划先行。要以新农村建设规划总领农村环境保护规划,做到两个规划同步实施。要严格标准、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分户指导、分类推进、加快工作进度。要明确建设任务、明晰工作流程、细化工作标准,做到责任落实到人,资金监督到位。
2、加强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首先,加快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这是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的治本之策。其次,加快农村人饮工程建设,坚决淘汰停用供水量小、水质安全没有保障的农村饮用水源地,切实解决部分农村人饮水不安全的问题。第三,统筹抓好农村公路、街道整治、村庄绿化、流域治理等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着力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生产环境和人居生活环境。
3、认真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我市是畜牧大市,但全市畜牧业以散养户居多,污染防治设施建设没有同步跟进,从而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建议各县区统筹规划,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限期关闭、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鼓励建设生态养殖场和健康养殖示范小区,通过发展沼气、生产有机肥等方式,有效解决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的难题。
4、坚决控制农村地区工业污染。乡村工业企业要加快向工业园区集中,实行污染集中控制、集中处理、集中监管。把乡村工业园区作为环境监管和执法的重点,督促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污染达标排放。
5、严格预防农业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建议各级各有关部门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管理,积极推广生态农业,严格控制主要粮食产地和蔬菜基地的污水灌溉,加大对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和环境监管力度。同时,做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搞好污染土壤修复试点,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市政协委员:侯小萍 电话:3599920
报:省政协研究室
抄送:胡志强书记、陆治原市长、刘汉利主席、高中印常务副市长,李春临副市长,市政协各位副主席、秘书长,各位副秘书长,市委办、市人大办、市政府办、市环保局,市政协各办事机构 ,研究室副主任 档(二)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
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 联系电话:0912-3598656 传真: 0912-3598676
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09011148号-1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访问人次:399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