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社情民意您当前位置:首页 >>政协业务 >>社情民意

市政协2005年社情民意工作综述

编辑:admin     来源:榆林市政协    点击数:706次     时间:2006年03月01日

重视民情  反映民意  广集民智

  市政协顺应时代发展,更好地履行参政议政职能。2005年,共收到社情民意信息100多件,以《社情民意信息专递》整理、编发78期,内容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群众生活等方面,为党政部门知民情、顺民意,为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供了大量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意见、建议。
  围绕党政中心工作,积极献计献策。近年来,我市经济飞速发展,但在发展中也存在资源浪费、生态破坏、资源价值转移流失严重等问题。市政协集中广大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人士的智慧,连续采编报送了《在宏观调控新形势下民营企业经营者有八盼》、《关于落实“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基金”的建议》、《陕北发展循环经济的出路与对策》、《加强我市民间资金的开发利用》、《解决煤田采空区塌陷问题刻不容缓》等系列信息,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大多进入决策程序。
  重大方针政策出台后,及时反馈信息。重视“三农问题”、编制“十一五”规划是我市今年重点进行的两项工作。对此,市政协先后报送的《关于加强农村工作的七条建议》、《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加快“乡域”经济发展》、《加大对红枣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其产业优势,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关于对我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现状水平及提高途径进行立项测评的建议》、《我市“十一五”规划应在认真总结经验和广泛深入研讨的基础上编制完善》等信息,为有关部门完善相关政策和具体措施提供了重要参考。
  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促进解决实际问题。社情,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民情,知民情才能顺民意,得民心。《关于榆林产煤区部分群众燃不起煤的思考》、《落实法律援助经费、扩大司法救助范围》、《建议关注商住楼住户的人居环境》、《关于建立榆林蔬菜质量检测体系,让群众吃上放心菜的建议》、《关于解决弱势群体子女上学难的建议》、《今年春节前老百姓渴盼解决的几件事》等近30条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信息的反映,进一步密切了党政部门与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联系,其中《落实法律援助经费、扩大司法救助范围》的办理效果非常显著,市财政一次性预算划拨200万元法律援助专项经费启动市法律援助中心。目前,全市已经成立了13个法律援助中心,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264件。另外,《关于整顿火车站广场接送旅客车辆停放、通行混乱的建议》、《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坚决制止蚕食、侵吞城市绿地的行为》等信息分别得到市上主要领导的批示,为广大市民的生活、工作解了燃眉之急。
  捕捉“冷点”、“难点”问题,积极排忧解难。对党政部门因工作忙暂时未注意到、未顾及到的信息,政协更是特别留意、精心捕捉。《烈士陵园前无定河畔不应成为垃圾场》、《关于整顿迎宾大道西头四角乱圈地、乱建设的建议》、《关于降低榆林至西安飞机票价的建议》等信息,充分发挥委员来自基层、来自各个界别的优势,从方方面面帮助党政部门留意各种新情况、新动向,及时报送,争取把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其中《关于整顿迎宾大道西头四角乱圈地、乱建设的建议》,经及时将其编发为《社情民意信息专递》并报送给市规划局,该局相当重视,迅速组织力量对规划区内的在建项目进行了调查,并且组织实施,分别对位于210国道西、榆靖高速公路入口处的四户违章修建进行了拆除,共拆除违章建筑面积1444.6平方米,拆除围墙1000多米。该条信息的有效办理,受到了周围群众的高度称赞。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
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       联系电话:0912-3598656       传真: 0912-3598676
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09011148号-1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访问人次:3985223

执行时间2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