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思路 创新举措---以文化大发展促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
编辑:admin
来源:榆林市政协 点击数:593次
时间:2013年06月27日
转变思路 创新举措
以文化大发展促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强大力量。榆林要打造成陕甘宁蒙晋区域中心城市,实际上是与鄂尔多斯、银川、太原、延安等城市之间的实力较量,要取得胜利,不仅要靠雄厚的经济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更要有深厚的文化实力。
为此,建议:
1、要高标准做好文化发展规划。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榆林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必须要编制一部高标准的全市文化中长期发展规划。准确把握“边塞文化”、“黄土文化”、“红色文化”特色和内涵,明确榆林发展文化的思路和目标。站在全市、全局的高度来谋划设计,把文化发展放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2015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2%,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格局。
2、要挖掘整合文化资源,加强区域文化合作交流。要组织专人,按照“挖掘、整理、保护”的宗旨,系统收集全市遗迹、遗存和非遗传承等文化资源,编纂形成“榆林文库”。特别要加强对“边塞文化”的挖掘整合,成立“榆林边塞文化研究会”,专门对榆林独有的边塞文化进行挖掘整理,深入研究边塞文化内涵,提升边塞文化品位,宣传边塞文化品牌。要加强文化交流合作,建立区域文化合作机制,与山西、内蒙、延安等地建立多层次的区域文化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3、要全力实施文化品牌战略,提升榆林城市品位。首先,重点做大“边塞文化”品牌。对“边塞文化”进行充实、包装,创作一批以“边塞文化”为背景的文化精品,大手笔建立边塞影视城,吸引全国人民走进榆林,感悟边塞文化,领略塞上风光。其次,要将陕北民歌唱得响亮。音乐是最有影响力的宣传载体,定期举办陕北民歌大赛和陕北民歌音乐会,在全国全世界巡演,让陕北民歌唱红中国,走出国门。大力支持有实力的名歌手,经过策划包装推向全国,成为歌星、明星。第三,实施文化品牌“引进来、推出去”战略。开出优惠条件,把知名文化企业家、影视制作人、大导演的目光引向榆林,把榆林文化“推出去”,制成大作,打造精品。第四,要塑造榆林文化活动品牌。设立榆林边塞文化艺术节,举办民俗文化交流会,塑造榆林文化活动品牌。
4、要依托园区提升文化产业化水平。规划发展“边塞风情”、“黄土民俗”、“红色经典”三个重点文化产业园区。成立榆林文化投资公司,把本地的剪纸、石雕、民歌等各种文化资源、文化项目集中在园区,改变原有的零散的经营模式,推向市场化运营;开出优惠政策,把外地的文化企业和项目引进来。没有项目支撑、没有民营企业参与,产业园区最终是个空架子,带不来经济效益。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不撒“胡椒面”,精心打造“统万城边塞风光”、“非遗城”等一两个在全国叫响的龙头景区。建立多元化的旅游开发投入机制,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开发旅游产业。
5、要切实加大政策支持。要加大资金投入,把“文化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等通过制度予以明确量化,要把文化发展作为硬指标纳入考核体系。要解放思想,抛弃地方保护主义作风,营造尊重人才、支持人才、鼓励创造的环境,对有突出贡献的文化人才重奖,舍得花本钱引进高端文化人才。要在政策上给文化产业发展倾斜,加快文化与金融、旅游、商贸等现代服务业的联动发展,营造发展文化产业潜力大、前景好的环境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