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社情民意您当前位置:首页 >>政协业务 >>社情民意

关于加快榆林旅游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编辑:admin     来源:榆林市政协    点击数:581次     时间:2012年04月13日
                                              关于加快榆林旅游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榆林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旅游景点俯拾皆是:一是从历史遗存来看,无论是瑰丽称奇的红石峡、巍峨矗立的镇北台、南塔北台六楼骑街的古城遗址、绵延不息的万里长城;还是大夏故都统万城、叱咤风云的李自成故里、秦朝大将蒙恬墓、世子扶苏墓等等,都是榆林文化底蕴的显现,也是榆林旅游的绝好风景;二是从自然景观来看,榆林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黄土丘陵沟壑区分界线,两种地理环境、两种自然景观,在古长城的两边延续数千年;三是从文化上看,颇有江南特色的榆林小曲,粗狂豪放颇显榆林人性格的陕北民歌,听起来引人入胜、看起来红火热闹的陕北说书等等,都值得游人细细品味。但榆林旅游资源仍有待进一步开发,榆林旅游业的发展仍有潜力可挖。为此,建议:
      1、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一是要将城市的历史文化进行有效的整理和传承,并且能够得到市民的认可。二是建设相应的设施来体现地域特色文化,增强文化的观赏性。三是在城市广场设立本地杰出历史人物的雕像,提高广场的历史文化含量。
      2、恢复部分历史文物遗迹。榆林长城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横贯市境东西,绵延1700里,是榆林旅游的重要景点。长城中除了镇北台以外,类似建安堡等古迹理应修复,既可增加旅游景点,又能作为影视拍摄的基地。
      3、大力改善旅游基础设施,让游客在体验和参与中获得视觉和精神上的满足,如白云山可建索道,以凸显景点的新、奇、险等特点,提高景点的观赏性。
      4、开发一些新景点。可利用榆林沙漠和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特殊地理地貌,开发一些自然景点,并将民俗文化融入景点,让游客走进榆林、了解榆林、感受榆林。
      5、培养一批好导游。导游是旅游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导游的素质和表现,直接关乎着城市的形象和旅游业的发展。
      6、梳理文化资源。可将各个景点的历史文化进行全面搜集整理,包括历史史实和民间传说故事,同时,可编排能够反映榆林特色的舞台剧目,以此来反映榆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游人走进榆林,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让榆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市政协委员:刘江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
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       联系电话:0912-3598656       传真: 0912-3598676
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09011148号-1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访问人次:3998518

执行时间3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