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社情民意您当前位置:首页 >>政协业务 >>社情民意

关于推进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科教育的几点建议

编辑:admin     来源:榆林市政协    点击数:642次     时间:2012年04月13日
                                                  关于推进义务教育阶段
                                                 薄弱学科教育的几点建议
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加强薄弱学科建设全面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陕基教[2008]20号)明确指出,我省2001年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全省义务教育各学段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明显增强,课程改革产生了较为广泛的社会影响。但是在新课改实施中,学科发展不均衡,部分学科改革不到位的现状依然存在,一些地方和学校忽视综合实践活动,英语、音乐、美术、体育和小学科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等学科的教学和管理还相对比较薄弱,制约着课改进一步深入的推进。为此,建议:
     1、充分认识加强薄弱学科建设的重大意义。要从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对人民的教育事业负责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这一问题的紧迫性、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成才观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观,切实采取有力措施,把薄弱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为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工作来抓,争取尽快改变当前全市各县区中小学学科发展不均衡的现状。
      2、不断深化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一是在政策经费、教师配备、条件装备等方面给予薄弱学科建设大力支持;二是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高度重视薄弱学科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设法配齐师资,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切实完成好规定的教学任务。
      3、不断提高薄弱学科师资水平。一是核定好中小学教师编制,合理配置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学校的教师队伍结构,在坚持“以县为主”、“逢进必考”、严格准入的前提下,建立科学合理的新进薄弱学科教师准入机制,并指导各学校科学设岗,努力解决薄弱学科专业教师缺编的现象;二是加大对薄弱学科教师培训的力度,努力提高薄弱学科教师的专业素质。
      4、努力改善薄弱学科的教学条件。一是建议市、县(区)财政预算单列中小学薄弱学科建设项目,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努力改善薄弱学科的教学设施和条件,保障薄弱学科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二是建议加大经费投入,扩大薄弱学科的课程资源(包括图书报刊资料、音像资料、教学挂图、教学软件等),配齐薄弱学科相关教学仪器,修整运动场地,设置音乐、美术等学科专用教室,努力改善教学条件;三是建议由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协调,分区域实行跨校联合,城内高级教师支教农村学校,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等临时办法以改善目前农村薄弱学科教学状况。
      五、进一步创造条件,为薄弱学科建设营造良好氛围。一是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充分调动薄弱学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二是要针对目前部分学生及家长普遍轻视薄弱学科学习的现象,进一步加强舆论宣传,正确引导,通过各类媒体的报道、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大力宣传薄弱学科在学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有效组织和引导社会舆论,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市政协教科委)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
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       联系电话:0912-3598656       传真: 0912-3598676
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09011148号-1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访问人次:3998487

执行时间3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