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社情民意您当前位置:首页 >>政协业务 >>社情民意

关于健全食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的建议

编辑:admin     来源:榆林市政协    点击数:575次     时间:2012年04月13日
关于健全食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的建议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生关乎千家万户,然而频频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却让百姓对民生之本的“食”心存不安。近年来,“毒大米”、“毒饺子”、“毒奶粉”等一连串关于食品安全的事件,成为街谈巷议的热点。吃荤的怕激素,吃素的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吃什么心里都没数……这看似夸张的网络调侃语,折射出近年来百姓对食品安全的担忧。“病从口入”,瘦肉精、苏丹红、地沟油、一滴香、吊白块、三聚氰胺等成为消费名词。食品中有毒有害化学污染物、食源性致病菌、农药兽药残留物等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致病源时刻侵蚀着人民的身体健康。
我市在食品安全方面存在诸多隐患,每天大量的食品及农畜水产品到底有无残留毒害物和致病性成分,安全营养保证指数有多高成为食品健康消费中的未知数。表现为,一是食品检验技术机构底子薄、资质弱、配套设备设施条件差、人力人才资源匮乏和业务经费保障不足。二是食品监管虽由食安委统一管理,却由于涉及卫生、食品药品监管、农业、畜牧、质监、粮食等多部门,检验技术机构也分布于这些部门,责任目标难以明确,推诿、扯皮现象普遍。三是食品安全监督监测的制度不健全,消费者投诉受理、进入市场前抽查、随机抽查等监管内容不能较好的实施。四是上述原因导致国家规定的食品质量数据、标准在我市没有执行力。
      为此,建议:
      1、《食品安全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  全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督管理的工作机制;统一领导、指挥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因此,尽快启动我市食安委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督抽查体系,规划实施对全市重点领域、重要产品、重要指标的食品市级监督抽查,定期公开质量善抽查信息。开展风险监测评估和突发性食品应急处置措施。
      2、进一步整合现有的食品检验技术资源,通过优化组合重点建设、扩展资质能力范围、建设专业化食品检验检测机构,既避免资源的重置、浪费,又提升检验检测的整体效能,增强公信力。
(民进榆林市委供稿)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
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       联系电话:0912-3598656       传真: 0912-3598676
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09011148号-1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访问人次:3998485

执行时间2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