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风采
爱洒枣乡 情系各界
爱洒枣乡 情系各界
——记清涧县政协主席张文忠
张文忠,清涧县石咀驿镇人,1972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清涧基层乡镇和农业、水利等部门工作;2002年起历任清涧县政法委书记、人大副主任;2007年9月至今,任清涧政协主席。
在清涧,提起张文忠,认识的人,都说他没有一点县团级领导的架子,总能和百姓打成一片。在群众眼里,他是个正直廉洁、勇于负责的好领导;在领导眼里,他是个积极肯干、勇挑重担的好干部;在自己心里,他立志做一个无愧于故土无愧于父老的好公仆。
倾听呼声 播洒赤诚爱心
张文忠曾长期在基层农村工作,了解农民的疾苦,他经常深入乡镇村落,看望贫困户和贫困党员,和农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说,农民最苦,一定要千方百计地多帮助他们,多为他们办实事。在他工作过的乡镇,村民们见了他亲人般地拉他进窑上炕,促膝长谈。
张文忠常常要求政协同志要多怀为民之情,多尽为民之责,多献为民之策。在石咀驿镇石咀驿村宣讲走访中,张文忠看到该村养殖户还使用传统的铡刀手工铡草,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便积极与县农业部门联系,争取到单价3700元的大功率、多功能粉碎机26台,免费发放给各养殖户,并不失时机地向农户宣传党的惠农政策,为该村养殖业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
在下岗职工、困难户家里,在众多的民营企业中,哪里有需要,哪里就会有张文忠播洒爱心的身影。汶川地震发生后,清涧政协在全县率先组织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伸援手、献爱心,短短几天,募集的捐款和特殊党费达38900元,以实际行动帮助灾区人民摆脱困境;在双创活动中,清涧遇到了资金不足的瓶颈,县政协及时发出倡议,广大政协委员慷慨解囊,集资10000元,用于购买垃圾桶,并结合人民政协成立六十周年纪念活动,筹资8万余元,在县城南门广场修建“政协亭”,亮化了市容,为全县各单位积极参与创卫工作带了个好头;在落实百万亩红枣基地包建任务中,县政协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拿出15000元,每个干部也捐款100元,用于包抓的李家塔镇李家沟村50亩红枣基地建设,经验收,政协包抓基地因措施严,苗木成活率高,被确定为示范基地……这一切,无不体现了政协人奉献社会、奉献清涧的可贵精神,不仅树立了政协新形象,也为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做出了表率。
创新工作 发挥职能作用
政协工作在人们眼中似乎是可有可无的,但张文忠认为,只要创新,政协工作大有可为。
要创新,就要开拓视野,与时俱进。张文忠上任伊始便建立学习制度,举办专题讲座,要求委员、干部解放思想,学习提高。同时,组建宣传队伍,筹办内部期刊,宣传政协职能;广开言路,多渠道征集社情民意;出台“五个一”考核委员制度,奖优罚劣,剔除挂名委员;广纳社会各界精英,提高参政水平;开展多层次的调研活动,发挥政协桥梁纽带作用;广泛开展联谊活动,学习交流,民主协商,谋求共同发展。
履行三项职能是政协工作的“重头戏”。清涧政协从实际出发,狠抓重点,优化选题,改进作风,注重实效。在协商讨论时,着重就全县整体工作思路、重点项目工程建设、发展主导产业等重大问题方面,与委员们诚恳协商,达成共识,使政治协商进一步深化;在民主监督方面,不断拓宽民主监督领域,丰富民主监督内容,创新民主监督形式,同时加强监督员管理,积极支持监督员开展监督活动,充分发挥民主监督职能。
调研视察是政协组织发挥职能的基础环节,也是政协组织围绕中心工作建言献策的重要载体。几年来,县政协组织各类调研20多次,聚焦难点,把握实情,为县委政府科学民主化决策提供佐证,最大限度地调动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2007年12月,张文忠冒着严寒,带领27名市县政协委员,行程200多公里,深入8乡镇22个点,对全县重点建设项目进行视察,肯定了清涧各项事业建设的成绩,提出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就红枣基地、乡村公路、红色旅游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而有价值的建议,极大地体现了政协汇集民情民智的作用。
张文忠尤其重视提案督办工作,为了加大力度,有时亲自督办,力求取得实效。对委员的提案,新一届政协一改过去提案委唱独角戏的老套路,变答复型为落实型,采取分解提案,分别督办的方式,由各专委会带领提案委员深入一线,跟踪督办,上门催办,力促办理取得实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图谋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围绕中心,服务全局,是政协工作的宗旨。张文忠率先垂范,着眼大局,带领政协人投身于和谐枣乡的建设中。
在近年的包抓项目工作中,张文忠负责的张家岔引水程、华顿国际大酒店、西城区开发等工程,都圆满完成了任务,特别是在县城区供水工程建设和西城区开发过程中,从可行性调研报告、立项上马到土地置换、移民、附属物搬迁等各个环节,张文忠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
2007年,清涧县城供水日益紧张,严重制约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为此,县委政府启动县城供水水源补充工程。该工程总投资1300多万元,输水管线长24公里,跨2镇14村,两越河槽,四穿公路、铁路,涉及面广,协调难度大,赔偿数额多。经过研究,组织把这一艰巨的任务压到了张文忠的肩上。清涧水资源严重匮乏,水源补充,谈何容易!为了取得铁路公路部门的支持,张文忠先后五下西安、延安,与相关部门协商;为了寻求水源,他带领懂技术的委员,辗转山野,餐风宿露;为了降低工程造价,他深入管道沿线,调研论证;为了保证工程顺利实施,他蹲点工地,协调监督,及时解决棘手问题。当年11月,工程提前竣工通水,有效地缓解了城镇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用水,受到了组织的嘉奖和各界的赞誉。
今年 月,清涧启动了西城区开发项目。该项目规模宏大,总投资1718.16万元,将建成集工业集中区、商住楼为一体的新城。此项目是该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投资最大的一个项目工程,自筹资金、自行设计和实施,区域内土地附着物多,工程量大,任务极其艰巨。组织再三斟酌,又一次选定张文忠为工程总指挥。
施工中,张文忠坚持深入工地调研检查,现场办公,为各方排忧解难,他及时提出的多项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并给予采纳,为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工程资金缺口巨大、水源缺乏、三通难以一并规划、建设成本过高、征地理赔纠纷不断等等难以解决的诸多问题,常常让张文忠茶饭不思,寝食难安。特别是当他和家人遭到了不愿迁坟者的威胁和恐吓时,虽然曾有过多年农村工作的经验,也有过多年政法工作的经历,但这一次,他感到了前所未有压力。是的,他也有亲人,也有妻子,但为了清涧的发展,为了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张文忠选择了坚持。在最难的时候,他想得最多的是那些期待的眼神,他坚信,自己和正义在一起!
张文忠的老伴儿说,他人要强,什么都要做出个好来。几十年了,他一心扑在工作上,从不顾家,大到盖房、孩子成家,小到柴米油盐,他样样不管。说不埋怨他,那是假的,不过,家里人都支持他,没拖过他的后腿。可是,他工作压力大的时候,白天操劳,晚上就囫囵衣裳窝在沙发里,不吃不睡,过年都没停工。他有糖尿病,不能太劳累,看着他的身体一天天地虚弱,体重一个劲地下降,我的心能不疼么?
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经过艰辛的努力,历时九个月,西城区一期工程如期全面完工。工程总开挖土方341.23万立方米,推到六座山,填平五道沟;搬迁坟墓480座,高压线杆83根,信号塔2座,变压器3台,树木2779棵……看着眼前平整出的近500亩可供城市建设用地,张文忠紧皱的眉舒展了,他觉得自己心里比谁都宽敞亮堂!
多年来,根据工作需要,组织对张文忠的工作多次进行调整,但从没有一次是他自己要求的,而每一次,都意味着艰难,意味着更多的付出。从头越,艰难,却也奏出了豪迈。他以一个政协人的情思,心怀着黎民的利益和百姓的重托,无悔地坚守着心底的那份神圣职责和崇高使命,他用自己的显著业绩和人格魄力彰显着公仆本色,赢得了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拥戴!
清涧是一个贫穷的地方,但是张文忠深爱着这片土地,无论工作如何变换,他都没有离开过家乡。如今的清涧,正面临着一个快速发展时期,清涧政协也迎来了一片事业的晴空,他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作为领头雁的他,将带领清涧政协人朝着更高更远的方向展翅翱翔!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
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 联系电话:0912-3598656 传真: 0912-3598676
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09011148号-1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访问人次:3984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