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委员风采

委员风采您当前位置:首页 >>委员风采

工作求最佳 作风讲廉洁

编辑:admin     来源:榆林市政协    点击数:669次     时间:2007年08月02日

     (作者:高文喜)镇北台下,榆溪河畔,时时都发生着感人的事迹,处处传唱着美丽的赞歌。榆林市局财政局副局长贾仲廉口碑甚好,领导称他是好助手、群众称他是好干部。鉴此,笔者对他明查暗访,所获得结论是:工作求最佳、作风讲廉洁,品德争高尚。
  只求奉献  不图名利
  贾仲廉于1967年参加工作,先后在靖边中学、靖边县委、地区宣传部、地区团委、市物价局、市科协、市财政局工作。至今将近40年的工作历史,其中县处级就担任了24年,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他从不叫苦叫累,毫无半点怨气,总是默默无闻地、扎扎实实地在自己平凡而伟大的岗位上倾心尽力地奉献着。至于奖励、权益性的东西,他从来不争,而且总是推让给别人,很多人说他是傻子,他却甘愿做这样的傻子。但也有人说他是块儿金子,无论放到哪儿,都会发光。在担任团地委副书记(主持工作)时,号召青年团员响应党的号召,大造黄河护岸林,因工作突出,成绩显著,位居全省第一,并且在此召开了现场会,受到了当时的省委副书记徐山林的高度赞扬。单位被评为全省先进团委,人们都推举他为黄河护岸林工作中全国先进工作者,他却千推万辞,最终让给了别人。他还多次向省政府联系资金,新建榆林少年宫,为青少年课外学习、娱乐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其规模设备居于全省地级市之首。他任市科协主席时,彻底改变了单位面貌,增添了新的办公设备,为工作人员营造了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大家信心百倍,为全市的科技发展做出了大量贡献,连续几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集体,可他还是把先进工作者的荣誉让给了别人。
  情系“三农”  促进“和谐”
  2000年起,贾仲廉任市财政局副局长,分管社保、农业、税政法规和会计核算中心、农资办等。近年来,中央和地方,非常重视“三农”发展,作为分管农业的财政局副局长的他,更觉得责任重大。他采取有力措施,落实中央有关文件精神,扎扎实实做好财政支农工作:一是积极争取资金,加大“三农”投入。2005年、2006年农业生产平均每年争得到中、省项目支农资金26450万元,为市县级安排了支农资金27257万元,这些资金都已全部兑现到有关项目中,资金兑现率100%。二是加强支农资金管理,规范资金运行行为。根据工作实际情况,规范制定和修订了4项管理制度,实行农业专项资金专户管理,直通车拨付,封闭运行。在项目选拔上,推行评估,择优立项、择优扶持。凡上报项目,标准编排、合理分类、统一原则、专家评审,从而杜绝人情工程、后门工程,提高了项目的科学性、示范性和效益性。同时,他坚持进行专项资金检查,制止违法违纪,确保项目资金的正常运行。
用好社会保障资金,保障弱势群体的生活安全。2005年、2006年平均每年安排社保专项资金3580万元,加中、省专项资金共12935万元。在资金管理上,修缮了各项管理制度,及时兑现专款专用,平均每年拨付资金11687万元,拨付率达到90.47%,同时,解决了全市7600名下岗职工的生活费和养老、医疗补贴;1103名失业人员享受失业保险;260名“4050”下岗职工领取财政补贴,重新在公益性岗位上岗;7000多名城镇低保对象得到最低生活保障;20多万农民享受低保补助;459名下岗失业人员享受小额贷款;3842名下岗工人受到免费技能培训;维修乡镇医院136个,配备设备155台;1960名农民享受医疗补助。
  搞好税政调研,落实《行政许可法》。具体措施:一是积极争取提高我市煤、气、油三大资源税额。从去年起,我市境内石油、原油资源税额由12元/吨提高到28元/吨;天然气由原来的10元/千立方米提高到12元/千立方米。可直接增加我市地方财政收入5000余万元。还针对我市煤炭资源税和周边地区存在的差距,贾仲廉和市地税局积极调研、深入研究,汇报上级主管部门,使我市地税、财政收入走上更高的台阶。他还深入企业户进行了企业所得税调查、税源调查和陕北能源企业税源调查,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二是积极组织有关工作人员认真学习《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颁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完善了财政管理制度,为我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奠定了基础。
  甘愿清贫  力拒腐蚀
  财政局是最“红”的部门,要想赚点钱非常容易。可是作为市财政局第一副局长的贾仲廉,却从未动过那方面的脑子,实实在在靠工资吃饭。很多人为得到更多的拨款,给他送来烟洒、红包等,他严辞拒绝,闹得不少熟人跟他的关系渐渐疏远起来。他常说:我父亲是老革命、老党员,解放战争爬过战壕,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刚刚直直、忠心耿耿一辈子,咱如果腐败受贿是给老人丢脸,是给革命前辈丢脸,是给党和人民丢脸。
  使命感强    开拓心切
  贾仲廉是市一、二两届政协常委,将近十年的政协工作,使他对政协感情很深,认识更高。他说:我之所以能取得良好的成绩与我在政协这个大熔炉里的锤炼是分不开的,可以从三点说起:
  一是我担任政协常委以来,光荣的称号犹如戴了一个紧箍咒,时时感到自己并非普通干部,有一定的压力、进而成为动力,时时处处有一种紧迫感、责任感、竞争感。因为政协委员来自各界,人才荟萃,自己不努力就会落伍,被时代淘汰,从而有力地鼓舞、鞭策着我在时代的潮流中不断奋斗着。
  二是当了政协委员,使我有了更多的了解基层的机会,能听到更真实的群众呼声。通过了解到的群众所反映的焦点、难点问题,并且将这些真实的情况带回,提交党组,讨论研究,使我市的财政工作切合实际,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三是当了政协委员,给我提供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建言献策的畅通渠道。通过政协机关牵头,我们能搞一些调查研究,还可从实际工作、生活中了解更多的情况,或以调查报告的形式,或以提案的形式,或以反映社情民意的形式,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榆林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这就是贾仲廉,一个使命感极强的开拓者,政协的好委员,人民的好公仆。(编辑:常瑜)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
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       联系电话:0912-3598656       传真: 0912-3598676
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09011148号-1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访问人次:3985024

执行时间2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