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风采
谈 房 论 价
(市政协委员 石治国)自2004年以来,全国范围内房价持续走高,成了中国百姓心头难抑之痛。家为国之本,我们的国就是由千千万万个“家”组成,然而对于工薪阶层、普通百姓要想有个“家”,即使不吃不喝也得30~100年的辛勤劳作。中央政府已明显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不断释放出“抑制”信号,多次出台宏观措施,来调控全国房地产市场,然而收效甚微,全国房市仍一路飙升、居高不下。究其原因,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我想谈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第一、由于近年全国经济飞速发展,城镇建设日新月异,而城乡差别、贫富悬殊却越来越大,导致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镇,尽管全国城镇不断发展壮大,可仍赶不上现居人口的迅猛增长。虽然房地产商在不断的建房,但仍是供不应求,尽管很多贫民望房兴叹,但总有些先富起来的人慷慨解囊。“求大于供”——这就是房价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否则早已出现十年前的第二十个、三十个海南、云南的房产泡沫。
第二、由于近年房价一路飙升,其增值幅度远远大于其它任何行业投资的利润(更是远高于银行存款利率),所以有钱的人,便宁可存“房”不存款,以致无房者仍无房,有房者再买房,出现奇货可居的现象。
第三、房价的增高,其实根源是地价飞涨,就拿一个普通的县城来说,五年前80万/亩,而今380万/亩,地价如此房价焉能降落?仔细算来“房”产商所增利率,远不及“地”产商得金多。
上叙三条是我分析房价升高的主要原因,那么究竟该如何才能“抑制”升高呢,我也谈点自己的拙见:
首先,人口相对集中于城镇,这是社会的发展、进步,也是必然趋势。尤其是拥有八亿农民的中国,只有这八亿人富了,中国才是真正的富起来了。而光靠减税、支农等特惠政策,却依然保持现有分田到户、零星操作的体制,即使种金子也解决不了城乡差距的,只有将现有土地集中起来,进行产业化操作、机械化操作、科学化操作,才能降低生产成本,才能产生效益。那么势必就要有很大一批农民“下岗”,走进城市、走进工厂,只要我们不再歧视他们,不再称他们——“农民工”,和他们同工同酬,差距何来之有?那么他们和我们同样应该在这个城市拥有一个“家”,可是我们原来规划的城市并没有接纳他们的能力,地域太小,以致要多盖房,地价自然就飞涨。所以我认为我们原来的城市规划要调整,要扩大,而有些再也不能继续大下去的城市,应该发展卫星城,尤其是对全国而言重点应该加强县级城市的建设,使我国绝大多数人口居住于城镇,(其余就应该是农业庄园了)这样有效资源也能合理利用,更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我这里想说的核心是政府应“充分提供建房用地”,当然重新审视全国土地资源,我们发展城市应该尽量利用那些荒地、坡地、沙地,虽然前期投资大点,但现有耕地是浪费不起的,那是要供养我们十三乃至十五亿张嘴的!
其次,房价飞涨已是一个肿瘤,为了构建和谐社会,急需政府医治(事实上国家已在积极采取措施)。那么究竟应该怎样下刀呢?我觉的它的病灶在“地皮”上,众所周知土地、矿藏属国家所有(土地只是使用权)。而现状呢?那些城市近郊的农民、矿区的一些私人矿主,一夜之间暴发为几百万、几千万的富翁,这合理吗?这合法吗?我们的物价上涨,房价上涨,不是涨给了国家,不是涨给了社会,而是涨到了这些人身上!所以国家应该加大这方面的监管力度,及时调整相关政策、法规。一方面用合理的价位统征统购所有的土地,绝不给那些个别黑心商人可乘之机;另一方面通过低价批给那些守法的房产商,并限定其利润销售经济房于广大民众。
只要这样由政府统购统分,给那些守法的房产商以充足的建房用地,房价何愁不跌,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只要房价平稳,增值幅度不高于其它投资,那些囤积房产者亦将顷售所囤房产,绝不再哄抬房价。这样就能使全国民众,人人有“家”,社会安定团结、祖国和谐发展。(编辑:常瑜)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
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 联系电话:0912-3598656 传真: 0912-3598676
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09011148号-1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访问人次:3985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