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调研报告您当前位置:首页 >>政协业务 >>调研报告

榆林市旅游业发展调研报告

编辑:admin     来源:榆林市政协    点击数:827次     时间:2010年04月16日

围绕榆林市旅游业发展课题,市政协抽调有关人员组成专题调研组,对我市部分县区的旅游业发展情况作了深入调研,并赴昆明等地及毗邻地市进行了调研考察,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榆林市旅游业发展情况
榆林市旅游业真正意义上的起步是从“十五”开始,但“十五”期间尚处于接待市场为主阶段。“十一五”以来,发展步伐逐步加快,在景区建设、资源梳理、规划设计、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主要成绩
一是旅游规划编制工作逐步得到加强。2005年至今,陆续完成了《榆林市旅游总体规划》及《黄河沿线旅游策划》等五个专题策划的编制及评审工作。各县区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已完成或正在进行,为我市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是旅游生产力网络布局已经拉开。近几年通过不断加强景区景点建设,已形成红石峡—镇北台、白云山、红碱淖、统万城、李自成行宫等骨干景区(点),这些景区(点)已列入全省旅游发展规划序列。中端旅游景区(点)姜氏庄园、杨家沟等浮出水面,逐步得到保护、开发和建设。成功启动了一批旅游精品线路。大旅游格局初步形成。
三是旅游综合接待能力不断提升。目前全市拥有星级饭店33家(其中五星级酒店1家,四星级2家)。有旅行社42家,(其中国际社2家,国内旅行社40家),普通话导游人员223名;有工业旅游示范点2个,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国家3A级景区3个,有门票收入的旅游景点15个;全市旅游直接从业人数5000多人,间接从业人员近2万人。
四是营销促旅逐步升温。重视参与埠外旅游推介活动。成功举办了“陕北旅游文化艺术节”、“白云山论道”等专题活动。制作了旅游交通图、《榆林之旅》等宣传图册。特别是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的成功演出,对宣传榆林、促进榆林旅游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不足与差距
1、旅游业发展缓慢,与区域经济发展反差明显
近年来,榆林旅游业发展比较缓慢,滞后于经济社会总体发展形势。2008年,全市接待旅游人数3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5.6亿元,旅游综合收入仅占GDP的1.55%。
(1)与省内各地市比较(见表一):
表一  2008年陕西各地市旅游综合收入及占GDP的比重
                                      (单位:亿元)






 西 安 宝 鸡 咸 阳 铜 川 渭 南 延 安 榆 林 汉 中 安 康 商 洛
国民生
产总值 2190.04  714.07  764.60  128.65  517.31  713.27  1008.26  352.61  233.70  174.04
旅游综
合收入 243.52  65.50  52.69  5.20  37.11  43.03  15.62  23.30  11.33  10.46
旅游综合收入占GDP
的比重(%) 11.12  9.17  6.89  4.04  7.17  6.03  1.55  6.61  4.85  6.01
从表一可以看出,2008年榆林市GDP位居全省第二位,旅游综合收入占GDP比重为全省末位,旅游业发展与我市的经济地位极不相称。

图一  2008年陕西各地市GDP增速和旅游综合收入增速比较(%)
从图一可以看出,2008年榆林市GDP增速位居全省第一,而旅游产值增速为全省最后一位,旅游产值增速与GDP增速形成极大反差。而其它地市旅游产值增速均高于GDP增速,安康、汉中、渭南更为凸显。
以上图表表明,作为经济强市的榆林,不仅无法同起步早、基础好、发展快的西安、渭南、宝鸡、咸阳和后来居上的延安等地市看齐,就连此前发展较慢、经济总量远低于榆林的汉中、安康、商洛和铜川等地市也都争相加快发展旅游业,走在了榆林的前面。
(2)与周边地市比较:
榆林就旅游资源的价值与可开发性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来讲,与周边延安、鄂尔多斯及忻州市极具同比性,且榆林近年的GDP要远高于忻州,但从目前的旅游资源利用情况和旅游业发展现状来看,我们和上述三个城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见表二):
表二 2006—2008年榆、延、鄂、忻四地市旅游业发展比较
(单位:万人次/亿元)
地市
项目
年份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旅游接待人  数 旅游综合收  入 旅游接待人  数 旅游综合收  入 旅游接待人  数 旅游综合收  入
榆 林 290.2 9.6 310 14 350 15.6
延 安 564.5 25.61 650.1 35.01 746 43.03
鄂 尔
多 斯 381 23.4 438 28.1 498 50.8
忻 州 687 33.97 762.6 53.3 841.5 69.3

从表二可以看出,2006年榆林旅游综合收入9.6亿元,延安25.61亿元,鄂尔多斯23.4亿元,忻州33.97亿元,分别是榆林的2.7倍、 2.5倍、3.6倍;2008年延安、鄂尔多斯、忻州的旅游综合收入分别是榆林的2.9倍、 3.3倍、4.6倍。近三年来延安、鄂尔多斯、忻州旅游业发展很快,并且和榆林的差距越拉越大。
2、旅游市场尚未形成规模,处于低端状态
据了解,2008年榆林市接待旅游者350万人次,居全省后三位。与周边地区比较(见表二),差距也很大。从表二可以看出延安、忻州旅游接待人数是榆林的2倍多,鄂尔多斯是榆林的1.5倍多。据统计,我市客源组成中,本地客源占40%,内蒙和山西客源占30%,西安客源占20%,其他占10%。客源基本上是本地周边省市 (见图二)。游客结构中,外地游客以中青年、家庭、朋友结伴旅游为主体,各占三分之一,本地游客以宗教信仰和公众旅游、公务接待为主体,分别占50%、30%、20%(见图三)。入境游客除修学、考察和商务外,仅有少量的采风者,基本没有形成规模。






图二:客源市场结构         图三:本地游客结构





就出游目的而言,以观光游览和宗教朝拜为主要目的,出游方式以家庭、个人为主要旅游方式,旅行社或单位团相对较少,旅游活动以自发、自助式为主;就停留时间和花费而言,以短时间、低消费为主体。
3、旅游业链条短,品质低
以旅游业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来衡量榆林旅游业现状,“吃”、“住”、“行”较具备旅游生产力发展要求,但品质不高且标准低。比如:酒店团队折扣价格低,汽车包用价格高,服务质量达不到旅游要素的要求。“游”基本停留在观光阶段,目前还属于门票经济。“购”、“娱”链条短缺,旅游商品研发不足,游客很难买到称心的旅游纪念品。同时,游客参与互动性的休闲娱乐项目基本没有。
4、各县区旅游发展不平衡,差异较大(见表三、图四):


表三  县区2006-2008旅游接待人数和综合收入情况
          (单位:万人次/亿元)





 旅游接待人数 旅游综合收入
2006 2007 2008 2006 2007 2008
榆阳区 59 63 76 2.12 2.98 3.62
神木县 87 96 102 3.9 4.64 5.76
府谷县 4.8 6 8.2 0.21 0.26 0.33
定边县 4.2 5.7 7.1 0.22 0.26 0.32
靖边县 4.5 5.8 7.7 0.19 0.25 0.36
横山县 3.9 5.2 6.9 0.13 0.18 0.29
绥德县 2.3 2.9 3.8 0.08 0.09 0.13
米脂县 27 31 36 0.9 1.2 1.7
佳  县 89 95 101 4 4.59 5.21
清  涧 ― ― ― ― ― ―
吴  堡 ― ― ― ― ― ―
子  洲 ― ― ― ― ― ―




图四  部分县区2006-2008年旅游综合收入对比图(单位:亿元)


从表三和图五上可以看出,各县区旅游发展极不平衡。三年来榆阳、神木、佳县发展较快,其它各县发展都很缓慢,清涧、吴堡、子洲三县均无旅游收入。而县域经济较强、旅游资源禀赋相对丰富的靖边、府谷以及文化大县绥德的旅游业发展却居于下游。
二、榆林市旅游业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
(一)思想观念滞后,认识不到位
目前,发展旅游业在我市干部群众中尚未形成共识。全民旅游意识较为淡薄,且观念滞后,部分干部群众对我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展潜力缺乏足够的认识,对文物保护与发展旅游业的关系认识不到位,对旅游业促进投资环境改善和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开发能源资源与开发旅游资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意义认识不是很到位。部分县(区)未能把旅游业发展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摆在应有位置。旅游业发展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投入、规划实施上存在明显的差距和不足。
(二)管理体制不健全,旅游发展缺乏强力推进工作机制
旅游业发展涉及旅游、文化、计划、财政、土地、金融等多个部门。市上和部分县区虽已成立了旅游工作领导小组,但缺乏可操作性的强力推进工作机制,缺乏一个较为完备的组织工作机构。因此,目前仍然存在着多头管理、部门分割、职权分散、相互掣肘的现象。同时,部分县区至今没有落实行使旅游行政职能的部门或机构,旅游发展没有摆上应有的位置。另一方面,市、县(区)也没有成立旅游执法和监管机构,旅游行政执法、旅游服务质量监督检查、旅游投诉案件处理等工作无法开展,这也是旅游业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
(三)保护和开发规划滞后,配套政策不完善
目前全市没有一个科学的、统一的、操作性强的旅游总体发展规划,来指导各县区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建设,部分县区即使制定了规划,也处于各自为阵、低水平状态。一些重要文物资源,因没有科学的保护规划或采取保护措施,受自然和人为的破坏比较严重。比如统万城受风沙侵蚀,城垣墙体逐年损耗和被积沙掩埋,农民在墙体上挖凿窑洞和生畜圈舍,城廓内仍有庄稼种植。红石峡摩崖石刻风化严重,仍没有很好的保护起来。另一方面,一些旅游景区(点)开发建设时,未做规划就随意上项目,形成了粗放式、甚至破坏式的开发,特别是对一些文物资源形成的破坏永远无法弥补。如神木天台山为北魏时期流存下来的人文遗迹,未来挖掘开发的价值和潜力很大。但由于过去没有科学的保护和开发建设规划,在景区开发时对宝贵的资源造成了浪费和破坏。
同时,旅游资源开发相关配套政策,比如土地、税收、价格等政策都不够完善,也制约着旅游业健康发展。
(四)政府投入不足,社会资本进入不强
近年来,我市在旅游上的投入比较少。据调研,2006—2008年,榆林市旅游业总投入(含社会资本)近8000万元,同期延安市旅游业总投入(含社会资本)7亿多元,鄂尔多斯市旅游业总投入(含社会资本)为13.29亿元,分别是我市的8.8倍、16.6倍(见图五)。其中在社会资本投入方面,我市和延安、鄂尔多斯市差距也很明显。2006年至2008年,榆林市社会资本进入旅游业为3742万元,而同期延安、鄂尔多斯社会资本投资旅游业分别为3.4亿元、7.8亿元。榆林市民间资本雄厚、民营企业较多,但长期以来,社会资金进入旅游业比较困难,我市旅游业市场化程度很低,这使一部分民间资本流向了周边地市,没有投入到榆林旅游发展中来。旅游投入不足,直接影响到旅游产品主体开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开发等各个方面,成为我市旅游业发展的瓶颈。


图五:2006—2008年榆、延、鄂旅游投入对比图





(五)旅游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旅游业发展缺乏人才支撑
旅游业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目前我市旅游业的管理人才、经营人才和服务人才都相当匮缺。特别是职业经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严重不足。一线服务人员整体素质远远不能满足旅游发展的需要。现有旅游专业中级以上职称仅有4人,注册导游仅有200余名。各景区(点)包括经营者在内的从业人员,大部分没有受过较为系统的旅游专业培训(目前我市尚未建立旅游培训机构和人才库)。旅游人才的短缺,直接制约了我市旅游业的发展。
(六)景区(点)分散,基础设施薄弱
我市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大部分分布在各县区的乡镇。景区(点)的分散导致形成旅游环线的难度加大,增大了旅游建设成本,增加了旅游业发展的融资难度。同时旅游基础及配套设施薄弱,通往景区(点)的公路等级低,很多路段存在安全隐患。旅游标识、景区食宿等配套设施严重滞后。
(七)主题形象不明显,旅游产品竞争力不强
旅游主题形象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名片。榆林市旅游主题形象究竟打什么牌,至今仍没有明确的定位,未在游客心目中树立旅游目的地形象,在国内外市场上没有知名度,吸引力弱。同时全市没有拳头产品,没有在国内外叫响的品牌。景区(点)没有形象定位,缺乏深度打造,内容单一,缺乏内涵,游客能参与互动性的文化娱乐休闲项目几乎没有,缺乏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
(八)区域协作不够,大区域旅游尚未形成
与毗邻省市的旅游协作不强,没有形成旅游线路的环线对接。如红色旅游未纳入全国、全省红色旅游板块,省内红色旅游线路到延安后就不再向榆林延伸。大漠生态旅游处于“天骄胜地·大漠明珠”鄂尔多斯的边缘地带,其它周边地区的旅游线路设计也未将榆林考虑在内,成为旅游的盲区。同时,一些优势旅游资源也在逐渐流失。如《沁园春·雪》是毛泽东在清涧袁家沟所创作,但目前与清涧隔河相望的吕梁市石楼县,已明确通过媒体宣称,《沁园春·雪》为毛泽东在石楼县辛关所作。该县正以《沁园春·雪》创作地为平台,全力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我市红色旅游冲击很大。
此外,气候条件限制、适游期短等方面的因素,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榆林旅游业的发展。
三、充分认识榆林加快发展旅游业的重大战略意义
(一)加快旅游业发展是国际国内经济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
旅游业是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综合带动力强的新兴产业。从国际上看,按照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预计到2020年全球将接待16亿国际旅游者,国际旅游消费将达2万亿美元,国际旅游人数和消费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35%和6.7%。从国内来看,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3000美元,这是世界旅游界公认的旅游业爆发性增长阶段。我国刚刚实现每年人均出洲1次的目标,而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美、日、韩人均出游均在7次以上,因此我国旅游市场潜力巨大。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用于旅游的消费将会进一步增加,旅游业的前景十分广阔。最近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为旅游业改革发展进一步提供了政策保障。前不久,陕西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提出了把旅游业培育成为陕西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中、省两个文件的出台为我市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机遇。从我市来看,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快速增长的经济总量,为旅游业发展积蓄了后劲。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些有利时机,乘势而上,加快发展旅游业。
(二)加快旅游业发展是我市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
目前,我市经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2006年一、二、三产的比率为8.0:68.2:23.8;2007年为7.2:74.7:18.1;2008年为6.6:78.7:14.7。三产发育不足,份额偏轻(见图六)。同时我市旅游业在GDP和第三产业中的比重很低:2006、2007、2008年我市旅游综合收入仅占到GDP的2%、2%、1.55%,占到第三产业总值的9%、11%、10%(见图七)。
图六  2006-2008年我市一、二、三产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图











图七:2006 -2008年我市旅游产值与三产总值比较






据我们考察,2008年,昆明、无锡、焦作三市旅游业综合收入分别占到本市当年GDP的18%、12%、13%,而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的比重占到GDP的48%、36%、28%。从这些旅游发达地区的情况看,发展旅游产业对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三产比重,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国家有关部门测算,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第三产业产值相应增加10元;旅游业增加值提高10个百分点,会推动GDP增长0.8个百分点;旅游业每消费1元,可带动GDP增加2.2元。所以旅游业既是一个产业链很长的产业,又是一个带动性很强的产业。
因此,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是调整我市经济结构,破解我市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十种现象”的突破口和着力点,这既是我们的现实选择,也是事关经济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三)加快旅游业发展是培育接续产业,实现后能源时代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需要
我市是国家能源的战略接替区域,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目前是典型的能源工业经济。其中煤炭、天然气、石油、岩盐最为丰富,也是我市工业经济的支柱。2008年,煤炭、石油、天然气三个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分别占到当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1.9%,加上石油加工、炼焦行业的8.7%,共占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0.6%。作为我市工业总产值最大的煤炭行业,根据业内人士测算,榆林现有的煤炭开采量按现在每年20%的增长速度和平均40%—45%的回采率,榆林已探明的煤炭资源静态储量最多可开采15年左右。石油、天然气、岩盐也会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国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深入推进,开采量必然会加快,消耗量一定会增大,也势必加快这些资源的枯竭速度(见表四):
表四 我市2006—2008煤炭等四种主要资源产量和增长速度
(单位:亿吨/亿立方米)
年份

资源 已探明
储  量 2006 2007 2008 备注
总产量 增长速
度(%) 总产量 增长速
度(%) 总产量 增长速
度(%) 回采(采收)率(%)
煤  炭 1660 0.83 51 1.26 23 1.55 20 45-55
石  油 3 0.05 11.1 0.07 22 0.07 14.5 30
天然气 7474 65.23 7.2 79.8 30.6 87 9.3
岩  盐 0.89 0.003 9.4 0.003 14.2 0.04 26 -

面对不久的将来,我们必须要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如何实现后能源时代经济战略转型,如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我们必须破解的难题。因此,我们要从科学发展、经济安全、社会和谐的高度来认识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抓紧将旅游业作为接续产业、三产的龙头产业来培育,为后能源时代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站在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搞好榆林经济社会发展“百年战略”的高度,将加快发展旅游业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实施“科教引领、创新转型”战略,实现榆林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作为推进书香榆林建设,增强文化软实力和环境竞争力的重要任务。作为建设中国经济强市、西部文化大市、塞上生态名市,构建魅力、和谐、强盛新榆林的重大战略部署之一。
四、立足实际,把握机遇,坚定不移地把旅游业作为榆林市战略接续产业来培育
榆林市发展旅游有没有条件,有没有潜力,能不能发展起来,究竟能做多大文章,这是部分干部群众关注和比较质疑的问题。
(一)榆林市发展旅游业条件具备,优势明显
1、资源优势。文物资源丰富。全市已查明和掌握的各类文物点达3023处,已公布为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310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处。文化形态独特。草原游牧文化、黄土农耕文化、陕北民俗文化和革命传统文化等多元文化在榆林融集。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榆林是革命老区,有红色旅游资源遗迹50余处。民俗风情浓郁。古石窟、古石刻、古民居遍布,剪纸、石雕工艺及陕北民歌、秧歌、小曲、道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较多,陕北黄土地民俗风情独具。自然风光形态万千。榆林地表沟壑纵横起伏,黄河景观气象新奇,大漠生态与边塞风情独特。
同时,榆林有叫响全国品牌资源--最后的匈奴国都统万城;长城第一台--镇北台;有闻名全国的“米脂婆姨”;《东方红》的故乡。
2、区位优势。榆林地处晋陕蒙宁甘接壤地带,地处我国中西部结合部,接近全国消费中心和经济重心区,并成为京津-呼包银榆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同时榆林是晋陕蒙宁甘旅游圈的中心,存在着巨大反差市场。榆林容易通过大区域级交通干线与周边的旅游资源串点成线、连线成网开发,形成后发优势,形成大区域旅游板块,成为晋陕蒙宁甘大区域旅游集散地。
3、经济优势。榆林市是国家能源化工基地,能源资源潜在价值超过46万亿元人民币。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使得榆林的知名度在国内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也为发展旅游业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2008年,全市已实现GDP产值1008亿元,增长2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00.5亿元,增长32.6%;财政总收入213.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0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2197元,增长37.8%,农民人均纯收入3402元,增长29.8%,今年的各项统计指标会有大幅上升。同时,榆林的民营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资本。榆林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迅速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和雄厚的民间资本,形成了榆林旅游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市场支撑。
4、交通优势。《榆林市铁路中长期规划》(草案)已通过评审,预计2010年底全市铁路总里程将突破1000公里,2015年将达到1400公里。此外,大(同)西(安)铁路客运专线将于2014年建成通车,届时从西安3小时可到大同,为榆林旅游与山西对接创造了条件。榆林的公路总里程达2.5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到668公里,居陕西各地市之首。“两横两纵”主骨架和十条等级公路次骨架,组成了榆林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景区景点基本处在公路网的辐射覆盖范围之内。而已开工建设的西包、银青铁路、榆佳高速、榆绥高速和沿黄公路,将会为旅游产业要素的整体提升创造良好条件。4C级机场已成为陕西第二大航空港。现开通北京、上海等20多个大中城市的航班。二期工程建设已经启动,按运期年人流量400-500万人次规模设计,将会适应榆林经济跨越发展和旅游业大发展的需要。
同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陕政发【2009】48号)这两个文件的出台,为我市大力发展旅游业创造了良好的政策机遇。榆林学院、榆林工校等中专学校和在建的榆林职业教育学院,可依托这些教育资源,扩大旅游专业招生规模或开设旅游专业,为我市培养和输送大批旅游专业人才。
(二)从“焦作现象”看榆林旅游业的发展
焦作历史上曾以“煤城”著称,在名胜古迹、山水风光云集的河南省,焦作没有什么风景值得炫耀。但就是这样一座城市,从1999年起,却把旅游业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龙头来抓。当初激起了许多人的强烈反对,有人说一个“煤城”,一个环境污染在全国都挂上号的城市,发展旅游业是异想天开,更有人说,焦作哪有旅游资源,搞旅游开发无疑是痴人说梦。然而,在一片质疑声中,在能源枯竭城市面临转型的抉择关头,焦作市委市政府通过充分调研论证,狠下决心将旅游业作为经济转型的支柱产业之一来抓。经过几年的大规模投入,大手笔打造,大声势营销,使焦作“云台山水”声名鹊起,“焦作现象”蜚声海外,“焦作旅游服务”成为响当当的国际知名品牌。1999年,焦作接待海外旅游者51万人次,到2008年,接待海外旅游者1452万人次,是1999年的28.5倍,1999年旅游总收入1.48亿元,到2008年达到了115.09亿元,是1999年的76.7倍。
在一般人看来,焦作既无名山大川,又无值的称道的名胜古迹,似乎不具备发展旅游的条件和基础。但“焦作现象”用事实有力的诠释了一句中国箴言——事在人为,路在人走。
榆林就能源特征、气候条件、人口状况等方面,与焦作极具同比性。榆林旅游业起步不久,脚步依然稚嫩,而旅游时代已经势不可挡向我们扑面而来,我们必须以全新的思维和境界去迎接这个时代的到来。榆林旅游资源特色鲜明,不乏叫响全国的品牌(比如东方红、三十里铺等民歌,统万城、米脂婆姨),我们有资源、经济、区位等方面的优势,如果立足发展旅游业,进而带动三产发展,其潜力巨大,前景十分广阔。当前,市委、市政府将旅游业发展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可以说上应国策,下顺民意,正当其时,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狠下功夫,就一定能将旅游产业做大做强。
五、外埠发展旅游业的启示
专题调研组赴昆明、无锡、焦作等市进行了重点考察。昆明、无锡、焦作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早、中、晚期发展起来的旅游名市,也是目前国内旅游产业发展比较成熟的城市。
昆明市旅游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步,依托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遗存打造旅游品牌,成为目前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旅游城市之一。2008年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273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97.12亿元,占GDP的18%,以旅游业为龙头的三产总产值占GDP的48%。
无锡市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旅游,通过大手笔、大投入、大创意运作,取得了巨大成功。2008年接待海内外游客3725.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520.3亿元,占GDP的13%。
焦作市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发展旅游业,逐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最终实现了经济的成功转型—从资源枯竭型城市转为以旅游业为支柱的绿色城市。2008年接待海内外游客1452.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15.08亿元,占到GDP的11%。
以上三市从自然地理、经济状况、资源禀赋等方面与榆林既有同质性又有差异性。总结三市发展旅游业的做法和经验,我们有以下几点启示:
启示一: 实施政府主导战略是发展旅游业的根本
三市把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来抓,摆上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从组织领导上,三市分别成立了由市长任主任(组长)的旅游发展委员会或旅游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全市旅游的综合协调、管理和监督工作。从政策上,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为发展旅游业提强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从投入上,三市每年将门票收入的10%—20%用于全市旅游业的宣传促销、项目规划与贷款贴息等工作。在旅游项目建设上更是大手笔投入,比如焦作市从1999年以来,旅游投入占到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的20%左右,近36亿元。
启示二:准确定位旅游形象和科学规划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
三市依据本地的旅游资源优势、自然地理特征、历史人文特色,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和社会各界普遍参与,研究论证本市的旅游主题形象定位。比如:无锡市的旅游形象口号是“灵山胜境·太湖明珠”,焦作市致力打造“太极故里·山水焦作”的旅游精品。昆明市倾力建设“居住在昆明·休闲在昆明·体验在昆明”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在制定旅游规划时,坚持高起点、大手笔,为旅游开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指导。三市将“景区的建设没有战略研究和进行科学规划的,一律不得上马”作为一条“硬规定”,任何人、任何部门都不能违反。
启示三:打造精品旅游产品是发展旅游业的保障
三市都有一批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名牌产品来作支撑。焦作市近年来投入近13亿元,打造了云台山风景区,该景区已成为世界级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遗产。无锡灵山寺景区历经“从无到有、有中生好、好中生优”的三大跨越。近几年来投入近10亿元,把释迦牟尼的一生用艺术方式演绎出来,把佛教思想精髓蕴藏在各个景点之中,虽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但依然让无锡这一片土地充满了神奇的色彩。
启示四:宣传营销是发展旅游的突破口
各市从旅游开发之初,采取“政府+企业”的模式,强力促销,共同打造旅游形象品牌。一是奖励旅行社。对省外招徕客源的旅行社团给予打折优惠和现金补贴奖励。二是积极参加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推介会、促销会等。三是通过媒体强势宣传。在中央电视台、省内外主要客源地电视台主要栏目和人民日报等强势传媒上做广告宣传。四是通过举办国际国内节庆等活动宣传。比如焦作举办了 “焦作山水国际摄影节”、昆明举办了“中国旅游小姐大赛”等具有轰动效应的大型活动。五是通过名人包装宣传。比如:丽江市利用张艺谋的名人效应深度打造了玉龙雪山、纳西古乐、东巴文化等旅游品牌,制作了《印象丽江·雪山篇》大型实景文艺演出,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六是创意宣传。比如焦作市推荐了反映自己旅游资源题材的文章入选高中教科书。
启示五:市场机制是发展旅游的内在动力
三市发展旅游,坚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政府主要掌控核心资源,承担规划、监管、保护、引导等方面的责任,通过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引导企业进行投资经营。景区实行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分离,使景点得到成功开发。
启示六:人才资源是发展旅游的智力支撑
三市大力实施“人才强旅”战略,设立专家和人才库,建立重大项目决策专家咨询制度,重视旅游人才基地建设,保障旅游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尊重和保护各类人才,对有突出贡献者给予重奖。同时,在全国各地招募旅游管理、营销、策划人才。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才,在这些地区找到了创业的平台,展示才华的舞台,同时也成就了三市旅游的辉煌。
六、加快榆林市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榆林目前处于旅游业发展初期,也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市外旅游经济强市发展旅游业的轨迹看,这一时期政府的主导是根本和基础。政府主导主要体现在战略部署、体制规划、基础建设、导向投入、政策制订、市场监管等方面。
(一)完善和加强旅游业发展管理体制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产业关联性强,市场化程度高,客观上需要一个能够实行统一领导和综合协调的管理机构。同时,我市以人文景观为主的旅游资源和产品形象客观存在,以观光浏览为目的的旅游者,在相当长时期内仍将是我市的主要客源。旅游产业的性质和旅游产品的定位决定了我市的旅游管理体制必须具备如下职能:能够对旅游六要素合理组织并统一协调;能够将旅游与文物结合在一起;能够对旅游资源进行大规模、深层次的组合开发,促进休闲、娱乐、消遣和观光旅游的同步发展。因此,必须强化和完善旅游业发展管理机制,必须建立强力的旅游发展工作推进机制。
1、建立榆林市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借鉴外地经验,在市上拟成立由市委或市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有关领导为副主任,各县区、各有关政府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负责全市旅游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解决全市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各县区可结合本地旅游发展的实际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统筹协调本县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在全市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上下联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组织领导保障。
2、建立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目标责任制。按照全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发展目标,将旅游产业发展列入全市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指标体系并逐项逐级分解,把完成目标任务情况作为考核各县区、各部门的重要内容。
3、建立健全工作协调联动机制。加强旅游部门与相关部门联系协调,建立联合办公制度。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对涉及旅游行政部门职权以外的管理和监督事务实行“转办制度”,由市、县两级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转交具有相应职能部门单位办理并反馈。
4、强化旅游行政部门职能。强化旅游行政部门在宏观调控、发展规划、宣传促销、市场监管、环境营造等方面的职能。目前未设立旅游行政部门的县区,可根据实际赋予某一行政机构行使旅游管理职能。加强市、县两级旅游行政队伍建设,为促进旅游业发展提供组织和人员保障。
5、建立旅游项目立项征求意见制度。旅游项目在立项时,应书面征求市、县(区)旅游部门意见,并按有关程序报批;景区(点)和旅游区配套项目在制订规划时,交通部门在制定旅游景区(点)外联道路规划、客车线路及站点规划,应当征求旅游部门意见。
6、理顺景区(点)的管理机制。按照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相分离的原则,对全市旅游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重点旅游景区(点),可成立景区管理委员会,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负责景区(点)的规划和管理工作。景区(点)的建设和运营,推行市场化运作。
(二)科学规划布局
1、科学定位旅游主题形象。一个地区要发展旅游,首先要考虑的是旅游主题形象定位,旅游形象是一个地区旅游的“名片”,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是做好旅游规划的前提和基础。旅游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形态,旅游形象是这种文化形态的独特展现,是对旅游者心目中留下的基本感知印象。榆林旅游形象究竟如何定位,打什么牌,才能成为最大的卖点,才能最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品牌效应。我们通过梳理榆林的旅游资源,以文化作为进入的主渠道,拟有以下串接:
边塞文化专题:长城沿线统万城、波罗古城、红石峡、镇北台、榆林古城、杨家城、府州城等。人物有扶苏、蒙恬、赫连勃勃、李继迁、杨继业、佘赛花等。具有京韵的明清民居、具有江南音韵的榆林小曲。
陕北黄土文化专题:集中在南部六县,建筑有米脂窑洞建筑群、姜氏庄园建筑群、木头峪廊沿窑洞式建筑群、杨家沟中西合璧式建筑群,陕北民俗风情、民歌。貂禅(米脂婆姨)、韩世忠、李自成故里。
宗教文化专题:白云山、云岩寺、香炉寺、青云寺、黑龙潭、天台山、二郎山、七星庙等。
红色文化专题:杨家沟、神泉堡、袁家沟、川口、小河、天赐湾、青阳岔等革命遗址。
大漠生态文化专题:红碱淖、石光银十里沙庄园、牛玉琴金鸡沙生态村等。
黄河文化专题:黄河所经线路峡谷、生态、风物、历史人文景观。包括府州古城(含文庙、悬空寺)、天台山、西津寺、葭芦古城(含白云观、香炉寺、云岩寺)、木头峪、神泉堡、佳吴画廊、川口、横沟温泉、吴堡石城、王宿里村、袁家沟。
古遗址文化专题:靖边小桥畔旧石器文化遗址、神木石峁新石器文化遗址、清涧李家崖鬼方遗址、龙山文化遗址等。
能源工业文化专题:神木大柳塔工业园区、锦界工业园区、榆横工业园区、定靖油气田等。
以上文化专题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旅游资源有统万城、榆林古城、红石峡、镇北台、红碱淖、白云山、李自成行宫、姜氏庄园、杨家沟革命旧址、横沟温泉、陕北民歌、米脂婆姨等。
结合以上旅游文化专题,我们从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旅游形象本源角度来分析,榆林旅游主题形象如何定位:
边塞文化旅游形象。首先从资源特征上看,具有明显的优势,并且有在国内外独一无二的资源(统万城)。与周边地区旅游形象又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延安红色旅游形象、鄂尔多斯大漠草原风情形象),同时,对北京、上海、广洲等远程市场旅游者又具有沧桑而神秘的造象,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市场。
陕北黄土文化旅游形象。资源特征比较明显,特别是有唱响全国的品牌陕北民歌。但区域特征与延安等地同质化,不易于对旅游者造成榆林特有化感知印象。同时,云南、西藏、内蒙等少数民族地区目前正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民俗风情旅游,品牌效应很强,势必会对这一形象旅游造成冲击。
宗教文化旅游形象。现在国内外大打宗教文化旅游品牌的地区很多,我们近比不上陕西的法门寺,远比不上五台山、九华山、峨眉山、普陀山等宗教名山。
大漠生态文化旅游形象,红色文化旅游形象处于鄂尔多斯、延安主题旅游形象的边缘地带,不可能做大做强,黄河文化旅游形象,大范围区域同质化明显。能源文化旅游形象容易对旅游者造成环境污染、景致不佳等感知印象。
综合以上旅游文化形态,从发展大旅游的视角,从资源品质的可开发性和潜在价值,以及与毗邻地区旅游主题形象差异性和开拓大旅游反差市场的角度来审视榆林的旅游形象定位。榆林旅游形象拟定位为:以边塞文化为支撑,以陕北文化为灵魂,以其它文化形态旅游为补充的边塞文化体验旅游目的地。
2、科学定位旅游发展战略架构。根据榆林旅游业的资源禀赋、资源分布、资源条件及潜在价值,综合考虑城镇发展脉络、发展轴向、大交通格局、以及南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导向等方面,总体上应构建一个点、线、面相结合,重点突出又顾及全市的有层次的网络格局,有效支撑起旅游生产力战略布局。鉴于此,榆林旅游架构拟为:“四线一带、一主三副、六大精品支撑”。“四线一带”为边塞风情旅游线、大漠生态旅游线、黄河风情旅游线、红色旅游线(转战陕北线)、陕北黄土风情带。“一主三副”为榆林市区旅游服务主中心、北部神木县城、西部靖边县城、南部绥德县城为旅游服务次中心。“六大精品支撑”为统万城旅游区、历史文化名城(含红石峡—镇北台)旅游区、白云山旅游区(含葭芦古城、云岩寺、香炉寺)、红碱淖旅游区、杨家沟红色旅游区、陕北黄土风情旅游区。(见图八):

图八:榆林市旅游资源分布图
3、科学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开发,永续利用。应尽快实施对统万城、红石峡等文物资源的保护工程,制订科学的保护规划。完善出台《榆林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区域规划、专项规划,规划经市人大审议后以市政府令形式出台,应具有行政效力,不得随意更改。加大对规划实施的监督力度,防止盲目开发和低水平建设。
(三)打造国内一流品牌产品
发展旅游不能全线出击、全面铺开,而要重点突破、由点及面,通过拳头产品来辐射带动整体旅游发展。焦作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就是举全市之力,打造了云台山这个品牌,之后辐射带动全市其他旅游产品的开发。根据我市旅游发展战略布局、架构,拟打造六类精品项目。即统万城旅游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区、红碱淖旅游区、白云山旅游区、杨家沟红色旅游区、陕北黄土风情旅游区。以上项目以统万城为龙头产品,次第开发,有序推进。
1、统万城旅游区。统万城比较优势非常明显。统万城是世界范围内留存的唯一的匈奴国都遗址,其军事史、城建史、民族融合史和环境变迁史,均具有无与伦比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研价值、观赏价值,开发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不可估量的。该景区对周边资源具有整合功能,对旅游线路具有支撑作用,对区域旅游具有明显带动效应。应把统万城旅游资源开发作为我市旅游业由资源富市向旅游名市迈进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作为引领榆林旅游业发展的龙头,举全市之力打造这一旅游重点项目。统万城的开发建设,首先,应在原址附近择地,再建大夏国都统万城,重现原貌。同时,开发多元化产品,重点打造以边塞风情体验为支撑,匈奴文化为灵魂,大漠风光为底色,生态休闲度假为依托,集观光、体验、探险、考古、采风、影视为主题的多元文化高端复合景区。打造成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成为带动和辐射榆林旅游业大发展的强力引擎和主要支撑点。
2、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区(榆林古城、红石峡、镇北台、沙地植物园组合)。这一景区目前已具有一定基础和规模,今后主要深度打造包装。逐步恢复榆林卫城城墙;完成红石峡摩崖石刻保护;修复款贡城、易马城、营房、哨楼;恢复镇北台东西1.5公里范围长城,并将以上景点与沙地植物园相互串接,一体打造,以游客步行为主。并在此基础上,打造以历史文化名城榆林为中心,以镇北台、款贡城、红石峡、凌霄塔等为主要景点的九边重镇形象,努力将其打造成代表中国边关历史文化、边塞风情的重要景区,并进一步完善游、购、食、娱功能,招徕游客,吸引市民。
3、红碱淖旅游区。红碱淖要在“水”、“沙”上做文章,增建人文景观,增加潜水、垂钓或沙漠探险等体验性项目。冬季增加冰上项目建设,做足水文章。避免旅游项目与银川沙湖资源同质化趋向,要建出特色,建出新意。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产品,调整结构,提升品位,促进升级,延长适旅时间。使红碱淖成为可体验大漠风情,享受自然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娱乐的多功能、高品位休闲旅游胜地。
4、白云山旅游区(白云山、云岩寺、香炉寺、佳州古城组合)。白云山景区相对比较成熟,人气较旺,现已初具规模。但同时景点功能单一,配套景点较少,客源仅以晋、陕、蒙、宁、甘等附近地区的香客为主。应在此基础上,增加其它文化景观,与云岩寺、香炉寺整体包装。同时可打造红枣采摘以及农产品采摘旅游体验项目,开发黄河漂流等休闲旅游项目。与县内、外附近的旅游景点实行无障碍对接,以扩大该景点的幅射带动作用。
5、杨家沟红色旅游区。争取把榆林红色旅游纳入正在起草的《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大盘子之中。重点打造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解放全国决策地--米脂县杨家沟村。要在优化产品、完善功能、增加元素上下功夫。应设计修建转战陕北(榆林)纪念馆。录制毛泽东转战陕北纪录片,出版《毛泽东在榆林》一书。加强与延安的旅游区域协作,实现红色旅游无障碍对接。立争将该景区建成集爱国教育、文化体验、休闲游憩为一体的复合型红色旅游目的地。
6、陕北黄土风情旅游区(核心景区陕北文化村)。陕北黄土文化是中原农耕文化、草原游牧文化、陕北民俗文化等多元文化交融、碰撞而形成的具有鲜明区域特征和个性色彩的文化形态,因其绚丽多彩、厚重生动、别具特色,而在国内民族文化中独树一帜,包装打造这一文化旅游品牌,经济和社会效益潜力很大。拟规划建设陕北黄土风情旅游区核心项目:陕北文化村或陕北风情园。整体定位应在绥米境内(辐射南部六个县)。定位在绥米境内有几个方面因素:一是绥米为陕北文化核心区,陕北文化风貌、风土人情在绥米体现的最为明显。二是发挥旅游的核心产品带动效应。可与姜氏庄园、李自成行宫、貂蝉洞、米脂窑洞建筑群、疏属山扶苏墓、三十里铺村等连为一体,整体打包。同时,可利用该地域米脂婆姨、《三十里铺》等民歌品牌效应,做大做强旅游产业。三是符合旅游生产力的战略布局要求,符合我市南北地区经济统筹协调发展战略的要求。
拟将陕北文化村建设成为以黄土高原地貌为依托,以驰名全国的品牌资源《三十里铺》、“米脂婆姨”为旅游宣传形象,以姜氏庄园、李自成行宫、米脂窑洞建筑群、三十里铺村等周边骨干景区(点)为依托,集旅游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娱乐、食宿购物为一体的文化旅游精品。
陕北文化村拟建有以下内容:历史文物、人物名胜仿真模型馆、黄土地民间风俗文化村、陕西民间文艺演出馆、陕北特产饮食经营街、陕北民间工艺街以及以陕北山川河流、生态资源、风格为题材的主题公园等。
陕北文化村的建设可走“文化+旅游+人居+商业”的道路,运用多种投融资方式和财税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向公共领域合理流动。
通过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突出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带动辐射周边旅游,从而形成与山西、内蒙、宁夏、甘肃和我省西安、延安的旅游对接,打造榆林旅游2-3天的精品旅游线路,带动我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四)建立和完善投融资体系
1、建立和完善政府投入导向机制。发挥政府资金对旅游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有效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加大市级财政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在旅游产业规模小、市场发育不充分的县区,可建立政府主导投资模式,加快优势旅游资源开发进度。
2、设立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市财政应加大对旅游产业的投入力度,设立政府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参照延安、鄂尔多斯等市按地方财政收入的0.2%计),用于旅游产业规划设计、教育培训、宣传促销、项目贷款贴息等,并根据财力增长情况逐年增加。旅游重点县区也应根据财力实际情况,设立旅游产业发展基金。
3、建立社会资本投入机制。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旅游产业。除法律禁止的领域外,旅游业向社会资本全面开放。积极培育一批龙头旅游企业,对已开始进入旅游行业的企业如神木“陕北民俗文化大观园”项目进行资金扶持、政策税费优惠,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鼓励社会各方采取项目特许权、运营权、旅游景区门票质押担保和收费权融资等方式,参与旅游项目开发。针对旅游项目前期投入大、回收期长的特点,市级融资担保公司要加大对旅游建设项目融资的支持力度。支持市外优势企业通过投资、兼并、参股、收购等方式开发榆林旅游资源,经营旅游业务,建立积极、合理的投资回报机制。
4、成立市旅游集团投资公司。参照榆林城投公司的模式,组建旅游投资集团公司,作为市场化开发主体,构建旅游产业开发融资平台。
(五)实施整体营销战略
旅游业是知名度经济,是注意力经济,知名度越高越有吸引力,宣传营销是做强做大旅游业的基本手段和重要途径。
1、确立旅游形象宣传口号。旅游形象主题宣传口号是对外确立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关键,是搞好旅游宣传营销的前提和基础。全新的旅游形象口号,不仅能使旅游目的地充分展示自己的气质和形象,而且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比如焦作市的旅游形象口号是“太极故里·山水焦作”;宁波市的旅游形象口号是“东方商埠·时尚水都”;鄂尔多斯市的旅游形象口号是“天骄圣地·大漠明珠”。这些地区紧紧抓住本地旅游资源优势,把握住宣传营销的突破口和重点,吸引住国内外游客的眼球,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我市的旅游业正处于起步发展的初级阶段,尚未确立自己的形象宣传定位。目前,一是可在全市、全省甚至全国范围内开展旅游形象宣传口号征集活动,对所征集的宣传口号,组织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审定,最后公示征求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二是邀请专家学者、业内人士,确立若干备选旅游形象口号(比如“人文榆林·边塞榆林·生态榆林”;“文化陕北·边塞榆林·能源新都”;民歌陕北、边塞明珠、靓丽榆林等等),以征求各界的意见建议。这样既是对我市旅游的一种宣传,又是对全市干部群众参与旅游发展的一次动员,可在全市迅速掀起一个人人思考旅游、人人关注旅游发展的新高潮,为旅游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
2、完善营销推广机制。制定了宣传形象口号,接着就是完善营销旅游工作推进机制。应贯彻大营销的理念,将榆林名片联体打包,以区域营销为龙头,景区营销、产品项目营销密切跟进,通过创新性的营销推广,让国内外了解榆林在哪里,有什么,确立对榆林的认知度,树立榆林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同时赢得中、省对榆林政策的支持和倾斜,赢得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旅游社团)加盟榆林旅游业,以及市内外投资商投资榆林旅游业的信心和热情。
一是充分发挥市旅游局在营销中的筹划、组织、协调职能。
二是在市外主要客源地设立办事处,负责该地区营销组织、实施工作。
三是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加强与市属外宣、外事、外经贸等有关部门的协作,把旅游宣传与对外经济、文化、科教、体育等方面交流、博览、会展、赛事等结合起来。
四是建立区域协作营销机制。与延安市共建红色旅游线;与吕梁市等共建晋陕黄河峡谷休闲观光线;与鄂尔多斯市共建大漠生态旅游风情线;与银川等地协作,延伸对接旅游线路。
五是建立市内协作营销机制,打破县区行政区划,建立无障碍通道和服务体系。
六是建立旅游企业(旅游社团)营销激励机制。鼓励景区(点)和旅行社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重点市场实行驻外营销机构区域化布局促销,调动旅游中介组织的积极性。
3、科学制订营销策略。一是奖励市内外旅行社。制订《关于市外旅游团队赴榆旅游奖励办法》,以及市内旅行社的奖励政策。加强与中国旅行社、中国国际旅行社、中国青年旅行社、中国康辉旅行社国内四大旅行社总社的合作,与国内其它重点旅行社建立合作关系。
二是大力开展旅游节庆会展。运用市场机制,策划引进影响大、层次高和区域性、全国性、全球性的一系列有重大影响力、有强烈轰动效应的盛事、赛事等活动。同时,策划举办具有影响力的宣传促销活动。比如: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地举办榆林旅游文化推介会;在北京、西安、榆林举办统万城高层学术研讨会、匈奴文化研讨会或统万城杯体育、文化赛事;在榆林举办陕北旅游文化节、文博会、民歌节、民俗文化节(也可利用白云山、黑龙潭庙会等形式)。
三是依托强势媒体宣传。在省内外专业和强势媒体进行宣传推介。如在央视、旅游卫视和《人民日报》等媒体上加以宣传。
四是文化包装宣传。近年来,广西阳朔《印象·刘三姐》、云南丽江《印象丽江》、华阴《华山论剑》、韩城《风追司马》等宣传策划,都是通过“品牌旅游资源+文化包装+名人效应”,取得了巨大成功。榆林旅游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产业应在旅游发展中起主导引领作用。我们有必要引进异地域或异族文化名人、影视大腕策划包装,高调宣传。比如:
——策划邀请张艺谋等名人包装榆林的旅游文化;
——策划“东方红故乡行”百家媒体莅榆旅行活动;
——策划“名人民歌故里行”百名音乐人莅榆采风活动;
佳县张家庄李有源故乡(《东方红》)、佳县荷叶坪李思命故乡(《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米脂姬家峁兰花花故乡(《兰花花》)、绥德三十里铺四妹子故乡(《三十里铺》)、吴堡张家墕张天恩故乡(《赶牲灵》)、横山响水(《横山下来游击队》)
——策划“找寻米脂婆姨”文化专题片,在央视、凤凰卫视筹等强势媒体播出;
——策划“大顺王李自成”历史科教片,在央视、凤凰卫视等强势媒体播出;
——策划“赶牲灵—黄土地上的走西口文化”等文化纪录片,在央视、凤凰卫视等强势媒体播出;
——策划录制《毛泽东在榆林-转战陕北纪实》大型纪录片,在中央台一套、新闻频道黄金时段播放。
——策划拍摄反映榆林重要历史题裁、文化风貌的电视剧。
五是构建网络宣传平台。利用榆林旅游网、中国旅游网、新华网等网络平台,不遗余力地进行形象宣传。
——开通电子票务,可实现网上订票、网上购票,开辟网上论坛等栏目;
——在城市主干道和通往各景区的交通要道设置醒目的景区指示牌。宾馆饭店、车站、机场等公共场所设立相应的公共旅游信息;
——在市区和各景区设立旅游广告牌和游客服务中心;
——在各星级宾馆饭店摆放榆林旅游资料架、榆林旅游交通图和宣传画等,从每一个细节来宣传榆林旅游,提升服务质量。
(六)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发展旅游产业,人才是支撑。制订系统性人才培养计划,全面实施旅游人力资源保障计划。
1、借鉴延安、华阴等地市的先进经验。赴旅游发达地区引进优秀旅游人才,其中重点引进旅游管理、规划与创新、旅游投融资、旅游企业管理、会展组织、旅游营销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并为他们创造一个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发展环境。
2、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定期邀请国内著名专家或管理精英莅榆授课,每年分期分批输送旅游管理部门、景区景点和旅游企业(旅游社团)骨干人员到市外著名高校、旅游经济发达城市和知名旅游企业深造或挂职锻炼,不断提高榆林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3、整合和挖掘榆林学院、榆林职业教育学院等院校旅游教育资源,加强对旅游新业态的研究,增强旅游科技创新能力,培育职业经理人队伍。建立榆林市旅游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加大对旅游业人员的培训工作,逐步形成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培训相结合的旅游教育培训体系。当前要重点培训一线旅游服务人员和导游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4、设立“专家库、人才库”,建立重大项目、重大决策专家咨询制度,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七)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1、加大旅游执法和市场监管力度。成立榆林市旅游质监所,旅游重点县(区)也应成立相应的旅游执法机构,完善执法长效机制。各级公安、交通运输、卫生、工商、质量技术监督、物价等部门应依法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管,维护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2、加快交通建设,保障旅游业发展。继续加快太中银铁路、包西铁路复线建设步伐,形成包西铁路、太中银铁路、神朔铁路“一纵二横”铁路主骨架,构建游客铁路运输大通道。按照“建高速、连县城、接景点”的要求,进一步重视榆林交通建设,加快实施神府高速、榆绥高速建设,加快沿黄公路建设进度,加快推进榆佳、吴(旗)定(边)高速公路前期建设工作,力争2010年开工。重视榆林旅游景区连接道路的建设和改造提升,并列入交通建设年度计划安排,如靖边县黄蒿界高速公路出口至统万城30公里拟改建为二级公路,佳县佳榆路至东方红纪念馆10公里拟改建为四级公路。
3、强化行业自律,提升服务质量。强化榆林市旅游协会作用,并逐步建立行业分会,强化行业自律,规范服务行为。不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加强旅游安全管理,完善应急处置、紧急救援、保险等公共服务体系,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确保各项旅游活动安全、健康、有序进行。

4、制订和落实优惠政策。当前,市上应加强调研论证,出台一系列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比如研究制订旅游用地、税费征收、市场准入、旅游商品开发等优惠政策。

榆林市政协专题调研组
2009年12月
附件:
案例一:昆明市旅游“二次创业”的经验和做法
案例二:焦作市发展旅游业的经验和做法
案例三:无锡市发展旅游业的经验和做法
案例四:延安市打造红色旅游品牌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案例五:鄂尔多斯市发展旅游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案例六:依靠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张家界发展旅游业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案例七:扬州市打造旅游名城的主要做法
案例八:突出泉城特色,构建大旅游产业——济南市旅游发展的主要经验
案例九:迅速崛起的旅游名县——云南腾冲
案例十:五年打造旅游发展奇迹——“焦作现象”解读
案例十一:管理数字化,服务品牌化——云台山景区管理简述


供稿: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
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       联系电话:0912-3598656       传真: 0912-3598676
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09011148号-1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访问人次:3301327

执行时间3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