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调研报告您当前位置:首页 >>政协业务 >>调研报告

关于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助推我市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的调研报告

编辑:admin     来源:榆林市政协    点击数:4016次     时间:2021年09月27日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强调创新驱动发展要“走在前列”“迈出更大步伐”的重要讲话精神,将我市资源优势在“双碳双减”背景下更好地转化为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胜势,打造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新高地。市政协教科委联合市工商联组织有关委员和相关人员组成调研组,在贾正兰副主席的带领下,对我市科技创新情况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并赴黑龙江省就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详细的调研考察,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科技创新现状

(一)科技创新体系日臻完善

在“十三五”期间,秉承“科技兴市,创新强市”的主导发展思想,我市科技创新体系日臻完善,有力的保障了各项科技创新发展工作。通过牵头组织专题会议、行业专家座谈、走访调研先进科技发展市区及合作单位等经验做法,准确把握科技创新发展方向,出台了“关于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关于重大科技创新奖励的决定”等系列旨在促进科技创新的相关激励政策及指导意见。统筹科技资源,实施创新项目、吸引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平台、转化创新成果、构建创新体系,科技创新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依托科技特派员服务与管理系统,搭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信息平台,提升了服务及时性和有效性。积极筹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有兰炭、金属镁、红枣、马铃薯、沙产业等7个省级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落户榆林,为科技型企业孵化、创新合作、人才培养、成果转化提供有效支撑。

(二)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加速部署

协调“硬件”与“软件”同步发展,狠抓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科创新城创新港推进顺利,在榆策划和部署了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国科大能源学院榆林分院、西北大学榆林碳中和学院等一流平台落地榆林,中科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榆林分院、省部共建西部富油煤绿色低碳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榆林中试实验室)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依托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等高校,批复建设了榆林节能与环保研究院、煤炭绿色安全高效开采及清洁利用研究院等10个产业技术研究院,建成了浙江大学-榆林智能自动化与智慧能源联合创新中心、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榆林市精细化工产业共性创新平台、北京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榆林创新研究院。

(三)科技创新资金投入稳步增长

我市科技创新技术载体建设稳步推进,科技创新资金投入稳步增长。设立了1.5亿元的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助力产学研协同发展,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城建设,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充分挖掘科技创新引擎源动力,注重能源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镁铝合金新材料、轻纺、现代特色农业、智能无人系统以及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兰炭-金属镁产业链由“建链”向“延链”和“强链”为核心的新技术新成果的高效应用与转化,在打造世界一流高端能化基地,破解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的矛盾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9年我市全社会科技研发经费投入5.57亿元,投入强度为0.1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5.19亿元,投入强度为0.15%。

(四)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十三五”以来,全市牢固树立“创新引领、主动转型”的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发展工作成效持续提升。组织实施了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创新平台建设、产学研合作、智能无人系统、科技特派员、农业“星创天地”等一批科技创新驱动工程,形成了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延长集团研发的世界首套煤油混炼装置、陕煤天元化工研发的世界首套粉煤回转热解装置等先后在榆建成并投运,与兖州矿业孙启文教授合作开发的我国第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吨级高温煤间接液化中试装置已成功投运。“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改造陕北白绒山羊绒毛生长基因和肌肉生长抑制基因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超细型陕北白绒山羊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顺利推进。全市申请专利质量与数量显著提升,评议登记科技成果226项,科技成果综合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有255项,获省级科学技术奖25项。通过组织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333”行动计划,落实“193”农业科技工程等多项科技行动计划,“十三五”期间全市共获批省级科技目200余项,资金近2亿元。

(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在优质的资源基础和较为完备的科技发展体系引导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明显加快。榆林高新区在国家级高新区中的排名位次不断提升,成功获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国家火炬榆林高新区煤化工特色产业基地、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省级数字经济试点。建成国家级孵化器1家、省级孵化器2家、省级众创空间5个。布局建设了中国西部氢谷(榆林)氢能产业园、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已成为我市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引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2020年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1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81家,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达459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达140家,企业产值达到449.53亿元,主要分布在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质量显著提升。2020年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量达379家。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科技创新投入总量不足与投入分散并存

我市年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2621.29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4136.28亿元,年均增速达到7.7%,由全国第61位上升至54位,位居西部城市第六、呼包鄂榆城市群第一;人均GDP突破10万元,从全国第48位上升至22位,达到高收入经济体水平。但是,2019年全市R&D经费占GDP比重远低于全国(2.23%)和全省(2.27%)的平均水平。科技投入总量不足与投入分散并存,企业研发投入结构不平衡。特别在碳达峰10年倒计时的历史性机遇期和窗口期,加快产业革命的再次升级,强化政策性引导,资源密集型的榆林在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加快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更加需要以加大R&D研发经费投入为抓手,向科技要发展效益,向创新驱动要发展质量。

(二)科技创新水平受高质量创新平台数量制约

资源型城市在产业结构单一、能源产业独大的发展格局下,形成了“重原料和基础化学品、轻精细化学品和高端新材料”的产业发展格局,亟需高水平的产业创新平台支撑产业的发展。然而,我市尚未引入或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大科学装置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市内仅有2所高等院校和2个科研院所,省级“四主体一联合”创新平台、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高水平创新平台数量严重不足,现有创新平台利用效率不高,这一科技发展基础与庞大的多元产业经济规模形成了明显的反差。

(三)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困难与结构建设存在矛盾

受区位地理条件和公共服务水平等多重制约,榆林引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面临的困难突出,受现有产业层次与创新主体数量和质量的双重制约,高层次科技人才缺乏平台承载。能源产业长期以来形成的固化思维在创新主体的企业发展中占主导地位,在科技研发方面满足于购买、复制、引进技术,缺乏高质量发展的长远投资眼光和危机意识,能有计划、成规模持续引进人才的企业数量稀少,人才梯次结构建设需求与机制缺失,创新人才引进与培育严重不足,企业科技人员占比仅为0.86%。科技工作在全市整体工作中占的比重较低,分量较轻,科技领军人才极度匮乏,创新人才短缺,人才结构组成不合理,创新成果不足,且层次偏低。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导致我市高质量经济发展与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消化间的矛盾愈发突出。

(四)科技成果总量不足,就地转化效率不高

“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全面推进,我市作为西部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打造陕、甘、宁、蒙、晋核心城市的历史机遇期,而能有效支撑全市产业高质量转型升级发展的科技成果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转化率低。2020年,全市申请专利2595件,仅占全省专利申请量的2.87%。申请发明专利457 件,仅为全省发明专利申请量的1.3%。授权专利1885件,占全省授权专利60524的3.1%,发明专利中大部分没有得到转化。2020年全市科技技术交易合同登记额5亿元,占全省合同成交金额的0.28%。全市科技成果产出较少、转化利用效率较低这一突出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现有产业链条延升内动力不足、科技含量相对低,抗风险能力不强等不利要素协同作用,已经成为制约我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

三、意见建议

(一)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速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

重点聚焦新能源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能源化工装备制造、镁铝合金新材料、羊子、轻纺、特色现代农业、黄河沿岸枣、智能无人系统和通航、文化旅游、“碳中和”、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和兰炭-金属镁等13条产业链,实行重点产业创新链“链长”牵头负责制,建设“创新联合体”和“关键技术研发平台”,梳理并形成产业链上技术需求清单、核心技术倒逼清单、创新平台建设清单、团队引进目录清单、关键技术“揭榜挂帅”清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清单,制定产业链图、技术路线图、应用领域图;协调基础产业创新链的“延链、补链、强链”工作,重点在氢能重卡、铝镁空客零部件、光子芯片、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中药等领域布局产业链,统筹推进产业链企业高质量发展、项目建设、人才引进、技术创新等重大事项;紧紧围绕我市支柱、主导、先导产业链重大、关键、共性、核心技术配置创新链,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战场,突破革命性示范升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揭榜挂帅”突破一批制约优势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制定《榆林市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方案》,构建绿色低碳高质量技术创新体系,大幅提升绿色低碳前沿技术创新能力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抢占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发展制高点。

(二)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壮大创新型产业集群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引导各类创新要素有序向企业集聚,积极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企-瞪羚-独角兽”科技企业成长政策链条,精准建立企业后备库,优化绿色服务通道,按“一企一策”重点扶持,促进科技型企业做强、做大、做专、做精;实施科技创新企业成长工程和企业研发结构 “倍增计划”,支持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集聚规模企业,引进外资企业,世界500强投资企业,充分带动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建设榆林大学科技园,发挥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科技企业孵化器等作用,全力打造“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链条,构建立体化的“创新中心+孵化器+科创企业”创新创业体系,形成一批高质量的创新促进中心,加速创新型产业向科技园区集聚成群;大力发展技术交易、科技咨询、科技评估、创业投资等科技中介机构,加强创业指导和创业培训,扩大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规模,加快天使、种子、微天使、微种子基金规划设计步伐,积极支持科技企业进军多元化资本市场;支持榆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升级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实施百名科技特派员振兴百村行动计划,鼓励科技特派员领办、创办、协办科技型企业。

(三)支持“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建设,打造科技创新驱动新引擎

建立秦创原(榆林)创新促进中心,聚集高校、院所、企业、金融、园区和创新港资源,全面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总平台,着力在优化产业布局、聚焦产业科技招商、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上精耕深耕,切实将平台建设落在产业发展上。建设突出“科创+产业+低碳”的内涵科技创新平台,注重需求、前瞻和原创性,布局基础科学与推广应用研究有机融合的复合型科研中心,构建以产业创新为导向的科技研发和产业发展体系;探索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建立NSFC-榆林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吸引和聚集全国的优势科研力量,围绕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聚焦关键科学问题,搭建跨区域、跨部门的协同创新桥梁,推动我市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尽快建成科创新城创新港,打造“高新区+科创新城”联动,高校协同、一流院所参与的新工作机制,以“高水平研究院所+榆林大学”为牵引,谋划建设国家级和省级科技创新平台,争取优质资源的“国家队”布局落地;创新性打造科技经纪人、“科学家+工程师”和“新双创”三支队伍,构建“校企研发平台+校园众创空间+种子天使”合作模式,为“四主体一联合”新型高水平研发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新港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引进专业成果转化运营服务团队,建设一批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转化与应用;围绕能源、精细化学品、新材料、特色农业等优势产业领域,布局代表国家水平的实体化运行实验室,在中科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榆林分院和西部富油煤绿色低碳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榆林中试实验室)建成投运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划落实与产业经济匹配的高水平实体运行新型研发机构;以陕北白绒山羊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基础高水平建设国家级绒山羊技术创新中心,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加强产学研结合,以产助研,以研促产,切实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形成“一城引领、多园区支撑、点面集约结合和多领域协同”的立体化高水平科技创新新格局。

(四)推动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集聚打造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

制定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完善人才引育政策与机制,着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项目中留住人才,加快打造高层次创新人才集聚地。聚焦能源、化工、羊子、兰炭等重点产业,加强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提高人才队伍与产业发展的融合度、匹配度,以战略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为载体,引进和培养对榆林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具有关键作用的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团队;实施“驼城之光”专技人才培养计划,开展知识更新技能提升活动,每年遴选一批中青年骨干人才,师从国内行业顶尖专家,跟岗培训,培养一批与我市主导产业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鼓励我市企业、院所、高校引进高层次外国专家和优秀人才,围绕产业技术创新、社会与生态建设、农业与乡村振兴等领域,服务我市主导产业发展,推动关键技术、生产工艺、产品升级、经营管理等工作,促进国际创新合作;依托中科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榆林分院等高水平科研机构,打造本土科技研发人才孵化基地,同步开展科技管理人才双向交流挂职兼职活动,进一步拓展合作空间,建立深度融合,共同发展的长效合作机制。实施“企业白领计划”,每年选派一批优秀高校毕业生服务民企,为民营企业储备一批青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建设一批专业化的人才服务保障平台,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信息发布、引进落户、创办企业、人才政策兑现、社保医疗教育等优质便捷服务,积极培育和发展以市场化为主导的第三方人才服务机构。

(五)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营造“近悦远来”的良好创新生态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建立灵活多样的科技投入机制、科研管理机制、协同创新机制、创新创业机制、成果转化机制、评价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开展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建设技术交易市场、分布式中试熟化平台和技术转移机构,加速更多成果从“实验室”无障碍通向“生产线”;充分释放科研人员的自主权,积极探索激发科技人员创造性的科研管理新模式,建立健全符合科研规律、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项目管理和科研经费使用机制;进一步加强研发投入统计监测与考核评价,健全研发投入攻坚行动主体责任,建立政府投入刚性增长机制,引导带动企业和全社会进一步增加研发投入;推行重大项目“揭榜挂帅”、“赛马制”,试点项目“领衔专家制”和经费“包干制”;通过落实减税免税等政策,引导培育一批科技型企业,壮大供应链,接续产业链,强化创新链,攀升价值链,同时重构科技金融体系,进一步健全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的投入机制,设立创投基金,建立科技产业投资公司,推进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扩面放量,推进科技型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附件:      

黑龙江科技创新的经验与做法

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伊春等地工业基础“强”、产业链条布局“优”、产品种类“丰”、经济附加值“高”、科技创新人才“广”、政产研用“顺”、创新思维“宽”、支持力度“大”,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好”,在科技创新诸多策略和实践经验方面值得我市借鉴。

(一)发挥财政职能,全面支持科技创新发展

整合区域资源,重点面向全国张榜“百千万”工程科技重大专项和第一批“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加大地方财政对科技重大专项、技术创新引导、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奖励方面的投入,科技创新投入年均增长率达到20%以上;充分发挥税收政策对科技型企业的撬动作用,强化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向上争取重大专项经费,解决科技创新发展资金需求;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奖励措施,鼓励科技人员创新活力;科学划分市、县区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引导各县区加大科技投入,形成区域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齐齐哈尔市近年财政科技创新投入保持较高增速,2020年市本级科技投入达到2.51亿元,主要用于科技重大专项、技术创新引导、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奖励,落实齐齐哈尔市企业研发财政后补助政策,拉动了社会资本、企业主体投入科技研发的积极性。

(二)发挥政策支持作用,营造科技创新良好发展环境

围绕科技人才聚集、创新平台搭建和科技资金投入等,出台多项切实可行的政策细则,激发科技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促成人才集聚新高地;通过资金奖励、优惠政策配套、人才激励等多项措施,激发企业和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发挥政策的激励机制作用;通过政策引导,出台详细资助实施细则,切实保障科技成果落地转化,营造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环境,提升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水平。齐齐哈尔市近年共有517户(次)科技型企业享受研发费用税前累计扣除达18.77亿元,享受所得税减免达4.7亿元;45户次高新技术企业享受所得税减免9636万元,有力地强化了高新技术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了全市中小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积极性。

(三)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培育壮大科技企业

统一计划部署,按照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梯次培养创新主体,优化梯度结构。通过多渠道、多样化引导创办并丰富科技型企业发展内涵,建立多层次、多方式、立体化的科技型企业培育库,在建设质量和创新创业加速器上做足文章,完善科技型企业孵化成长体系;进一步提升科技型企业创新与成果吸纳能力,支持企业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加强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企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大庆高新区2020年全年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20家,较2019年同比增长145%,占大庆申报总数的61.5%;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30家,较2019年同比增长43.8%,占大庆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69.3%,占该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11.9%。

(四)实施转型发展科技创新战略,构建特色科技创新体系

以企业为主体、市场发展为导向,构建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试基地一体化的科技创新平台及技术链,推动“政产学研用”创新体系的建立;结合区域工业、制造业和林业等发展基础,加快推进基础产业与智能化融合,提升数字化科技水平;通过多层次科技项目为载体,实施转型发展科技创新战略,开展关键共性技术难题攻关,做足引进消化再吸收科技发展新时代文章,突破一批重大科技难题。伊春市围绕林区绿色化转型发展的需要,构建了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中试基地、企业研发中心为载体的科技创新平台,以大型仪器、科学数据、专业人才为内容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以科技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科研生产联合体为基本形式的科技企业发展平台,以科技示范基地为依托和以计划引导、网络推介、项目示范、技术服务为手段的成果转化平台。哈尔滨市2019年设立了20亿元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基金,推进“4+4”现代化产业体系,配套制定了8个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及产业功能区“多规合一”地图和导则,发布了哈尔滨临空经济区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林业产业、机器人特色科技小镇等专项规划。


(市政协教科委)


供稿: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
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       联系电话:0912-3598656       传真: 0912-3598676
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09011148号-1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访问人次:3281756

执行时间3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