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调研报告您当前位置:首页 >>政协业务 >>调研报告

关于科技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助推我市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的调研报告

编辑:admin     来源:榆林市政协    点击数:3377次     时间:2020年11月24日

为了学习借鉴甘肃省科技、文化与旅游融合及全域旅游发展的先进做法,推动我市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工作。9月中旬,市政协教科委组织有关委员和相关人员组成调研组,在贾正兰副主席的带领下,对市内旅游发展情况作了深入调研,并赴甘肃旅游发展先进地市进行了考察。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甘肃省发展全域旅游的经验和启示

敦煌、嘉峪关、张掖、兰州等地文化旅游气氛“浓”、经济“重”、商品“丰”、品位“高”、管理“顺”、思维“宽”、力度“大”,文旅与科技及其他产业融合“好”,在诸多方面值得我市借鉴。

一是政府主导。旅游产业关联性特征必然要求政府的主导,只有如此才能协调各职能部门相互协作。回顾我国旅游业发展历程,无一不是实行政府主导型战略。张掖、嘉峪关、敦煌等市对一些规划到位、前景广阔的开发项目,采取强力介入,政府先行投入、边建设边招商、先建设再招商的模式快速推进,张掖市在近三年开工建设188个投资上千万元的文化旅游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30多亿元。

二是资金投入。任何一个产业,有投入才有产出,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当下的旅游,小投入无产出,中投入小产出,大投入才有大产出。张掖市以七彩丹霞创建5A级景区为抓手,景区先后累计完成投资30亿元。嘉峪关仅有30万人口的城市,先后投资100多亿,陆续建成1个5A级旅游景区、4个4A级旅游景区以及2个3A级旅游景区。

三是景区带动。核心景区、龙头景区的建设具有巨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纲举才能目张,一个核心景区可以在旅游扶贫、城乡一体化、城市形象塑造等方面发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张掖、嘉峪关、敦煌都是以5A级大景区建设作为突破口,向大景区配置优质资源、向大景区招商引资、向大景区整合项目资金、向大景区倾斜扶持政策,改革创新大景区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股份公司经营制。

四是营销促动。旅游业是“眼球经济”,出卖的是异质化的体验,尤其是在品牌经济时代,唯有通过精准营销才能树立品牌形象。张掖、嘉峪关、敦煌等市立足实现“市外游客增加、入住人数增加、旅游消费增加”的目标,采取新媒体宣传营销、开展主题活动、开通运营旅游包机专列、走出去宣传营销、请进来考察踩线、建立重点客源地旅游宣传营销代理中心等方式,巩固传统市场、拓展新兴市场、开发潜在市场。

五是能融则融。张掖、嘉峪关、敦煌等市深入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催生文化旅游新产品、新线路和新业态,文化旅游业与科技、农业、工业、体育等多行业从“简单相加”到“相融相盛”。全域景区化特征愈加明显,旅游淡旺季界限逐渐模糊,形成了“处处是风景、行行融旅游、时时可旅游”的全域旅游新格局。张掖市近年以文化旅游业为引领,第三产业占全市GDP的56%。

二、榆林发展全域旅游的基础

(一)资源丰富,组合优良,文旅产业发展有潜力

榆林历史悠久,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截至目前,全市现有国有文艺院团12个,民营院团93个。有10个标准剧场,各级公共图书馆12个,文化馆(群众艺术馆)13个。全市已有的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公共文化场所全部实现零门槛、全时段、无障碍免费开放。经过多年的努力,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格局初步形成。

全市整理出有价值的非遗项目1349个,涵盖了14个门类。其中民间文学110项、传统音乐259项、传统舞蹈173项、传统戏剧43项、曲艺173项、传统美术209项、传统技艺132项、生产商贸习俗10项、消费习俗48项、人生礼仪34项、岁时节令39项、民间信俗97项、民间知识12项、传统体育与游艺竞技10项。截至目前,我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9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85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425个。2017年5月,文化部正式批准同意实施《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我市的非遗保护工作已上升到国家层面。

全市现有各类文化企业14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文化企业21家;全市拥有A级景区42个,其中4A级景区3个,3A级景区38个,2A级景区1个;全市有星级饭店29家,其中五星级饭店1家,4星级饭店3家;全市有旅行社44家,旅行社分社46家,旅行社服务网点91家。

我市是陕西文物大市之一,不可移动文物数量占全省四分之一,文物数量多、等级高、类型全。榆林卫城是1986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也留下了珍贵而又丰富的文物遗存。重点文物古迹有我国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史前城址石峁遗址,目前殷墟之外发现的商代晚期规模最大的建筑遗迹清涧辛庄遗址,大夏国都统万城遗址,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西北地区最大的道教建筑群白云山道观,陕西最大的摩崖石刻红石峡等。全市现已查明各类文物点13883处,已公布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7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61处。全市现有馆藏文物58718件(组),其中一级文物482件(组),二级文物697件(组),三级文物3230件(组)。全市现有博物馆、纪念馆共24座,现有馆藏文物58718件(组),其中一级文物482件(组),二级文物697件(组),三级文物3230件(组)。此外,榆林还是我国历史上修筑长城最多的地区之一。分布于榆阳、神木、府谷、定边、靖边、横山六县区,分属战国秦长城、隋长城和明长城,总长约1600多公里,约占全省长城总量的90%以上。

我市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榆林8个县33个村庄战斗生活过一年多。全市革命旧址被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5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杨家沟革命旧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6处。

(二)政策保障,规划引领,文旅产业发展有方向

近年来,我市先后制定并印发了《榆林市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榆林市市本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榆林市市级政府购买公共演出服务实施办法(试行)》,强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和均等化。制定并印发了《榆林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榆林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切实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确保国家级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通过验收。拟出台《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推动我市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编制完成了《榆林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20年3月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印发,成为我市文旅产业发展的长期性、全局性、决策性纲领文件。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召开了全市旅游产业大会暨全域旅游工作会,成立了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榆林市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榆林市支持旅游业发展若干政策》。完成了全市“十大战略”问题研究—《榆林市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战略研究》。组建成立了文化旅游投资公司,设立了旅游发展基金。

(三)项目支撑,配套服务,文旅发展环境有改善

2018年8月,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推动下,总建筑面积近21万平方米的榆林“四馆两中心”正式开工建设。榆林文化艺术中心已经封顶,正在进行内部装修。余子俊纪念馆完成陈列布展并对外开放。榆溪楼宋夏历史文化博物馆、榆林市市级非遗综合展馆的的陈列布展工作也在积极开展。建筑面积18300平方米的府谷县图书馆正式开馆,成为目前我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公共图书馆。榆阳区“陕北民歌博物馆”,开馆两周年来,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

通过争取省级旅游专项资金,推进旅游基础设施项目。积极开展旅游“厕所革命”大行动,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旅游厕所革命先进市”。规划建设空港新区等6个一级自驾游营地,其中塞上江南国际汽车营地和靖边龙洲自驾车营地建设项目列入首批国家500个自驾车营地项目。佳县白云山景区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和清涧县路遥书苑项目正在申报全国优选旅游项目。佳县白云山创建国家5A级景区工作全面启动,已完成规划编制工作。申报创建国家3A级景区和国家4A级景区的单位,正在按照景区标准建设提升基础设施。着力推动综合交通、智慧旅游、餐饮住宿提档升级。抓好全域环境整治,规范市场秩序,开展旅游服务评比、文明旅游主题活动。以“树形象、推线路、拓市场”为目标,整合全市文化旅游资源,围绕“黄河、黄土、沙地、长城、红色”主题推出5条精品旅游线路,同时,不断巩固和提升了“清爽榆林”、“陕北榆林过大年”等文化旅游品牌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和省、市关于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要求,启动了红石峡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项目(一期工程)。同时,府谷皇甫段、神木高家堡段、定边全段也顺利入选国家文化公园项目(一期工程)。

三、榆林发展全域旅游的背景、挑战与优势

(一)经济大背景——经济下行

中国经济“新常态”呈现房地产泡沫、地方债务、产能过剩等现象,经济下行,稳增长保运行压力大。旅游业正在成为新常态下新的增长点。榆林三产结构不尽合理,其中二产是支撑,但结构单一,“一煤独大”很难适应市场变化,抵御市场风险能力非常脆弱。榆林境内文物遗址星罗棋布,自然风光迤逦奇特,二级以上旅游资源分布较多,利用文化旅游带动工业和农业发展,实现区域的经济转型,促进三产结构合理化,大有可为。

(二)政策大背景——供给侧结构改革

“十四五”期间,要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更好地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需要加快转变旅游发展方式,着力推进旅游供给侧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促进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国民经济稳增长、调结构提供持久动力。“十四五”期间,我国居民消费步入快速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旅游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同时,榆林旅游业也处于矛盾凸显期,文化旅游产品供给跟不上消费升级的需求。要落实好国家支持旅游业改革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充分挖掘旅游消费和投资潜力。

(三)旅游大背景——全域旅游

2019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数60.06亿人次,同比增长8.4%,入境旅游人数14531万人次,增长2.9%,出境旅游人数15463万人次,增长3.3%。全年旅游总收入6.63万亿元,同比增长11.1%。而出游方式上,自助游超过 85%,自驾游超过60%。发展全域旅游,是解决旅游供给侧不足的有力抓手。榆林应以全域旅游为契机,按照“大文化、大品牌、大旅游、大产业”的旅游定位和“依托优势、挖掘整合、综合开发、融合驱动”的总体思路,把全市资源统一整合、全域规划,特别是在科技引领下,实现区域发展模式的转型,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四)生态大背景——问题突出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等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环境问题日益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榆林市北部县区开矿已造成地下水源破坏、地表水位下降、湿地大面积减少等问题。南部县区水土流失的根治任务仍比较艰巨。煤化产业中的粉尘、排污问题也比较普遍。如何依托全域旅游发展,使全市真正步入稳定的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还面临重大挑战。

(五)政策可行性——全域旅游大势所趋,区域层面多重推动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议,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以人民为中心,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文化需要为目标。李克强总理 2017 年 3 月在两会上做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全域旅游。2016年底,示范区创建单位总数已达 500 家;以全域旅游为抓手,全国范围内的旅游发展新格局已初现雏形。《榆林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全域旅游”、“综合性产业”的发展理念。

(六)文化可行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域旅游发展有灵魂

1986 年,国务院公布榆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市文物古迹众多。著名的明长城由东北向西南斜穿区境;陕蒙文化交融源远流长;信天游、大秧歌风俗独特;剪纸、泥塑、石雕巧夺天工;“南塔北台中古城”的城市格局独一无二。独特的陕北文化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榆林市全域旅游发展的灵魂。其中,陕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榆林建设“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城市”建设中至关重要的内容之一。陕北文化中所蕴含的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兼收并容的文化群体,群星灿烂的文化氛围,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以及风采独特的地域特色,使得它既具地方特色,又有全国意义。

(七)经济可行性——经济基础好,全域旅游发展有条件

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36.3亿元、增长7.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2%;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05.6亿元、增长4.1%;城镇登记失业率3.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3904元和13226元,增长8.3%和9.9%。出台稳增长促投资“23条”,落实“一保一扩三补”释放优质产能,煤油气等主要工业品产量稳定增长,其中原煤产量4.64亿吨、增长1.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4%。实施农业“4+X”工程,启动羊子“双千万”工程,山地苹果种植面积突破100万亩,粮食总产量265.5万吨,居全省第一。积极培育消费热点,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7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5.3亿元、增长8%。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4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居全省第一。

(八)资源可行性——资源丰富,全域旅游发展有根基

榆林是草原文化和黄土文化的交融地,区境内文物遗址星罗棋布,自然风光迤逦奇特,山水田园、边塞古迹、传统村落、非遗文化、现代农业、新型工业等文化资源齐备,有 200 多个二级以上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底蕴深厚。榆林境内长城遗存多;晋陕黄河大峡谷精华在榆林;榆林古城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榆林是远古时期人文遗迹最丰富的地域之一;靖边大夏国都统万城是世界唯一被科考认证的匈奴王城;榆林是黄河流域分布最密集的地域;红色文化在榆林极具独特性;榆林毛乌素沙地是中国纬度最南的连片沙地;榆林黄土丘陵沟壑侵蚀地质景观独特;定边盐湖群是陕西唯一盐湖分布的地方;红碱淖是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府谷的莲花辿与靖边的龙洲是中国丹霞地貌中的奇葩;榆林能源化工观光游有较强的吸引力。以榆林历史文化古城为代表,已普查收录各类文物点 1417 处,非物质文化遗产 13 类 256 项。类型多样的资源组合,城乡各异的资源要素,特色鲜明的产业类型,使榆林全域旅游发展有根基。

四、榆林发展全域旅游的困难和问题

全域旅游是迎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消费的新要求,是调整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举措,也是衡量一个城市旅游业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从调研情况看,我市全域旅游发展现状与产业结构优化、经济转型发展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还不到位。全域旅游在我市表现出南北发展不平衡、干部群众认知差异大等特点。特别是一些县区和部门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潜力认识不足,对旅游在推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够统一,不同程度存在认识不高、信心不足、思路不清、办法不活等问题。

二是体制机制有待健全。市文旅局内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不能满足全域旅游快速发展的需求,县区旅游管理部门力量薄弱、缺乏独立性;旅游产业市场化运作水平不高,投资主体单一,缺乏有效的融资平台,民间资本和金融资本参与度低,发展动能不强;一些景区景点经营理念落后,激励制度不健全,导游讲解员素质不高、数量不足、流动性大等问题;优秀旅游管理人才和旅游业从业人员匮乏。

三是“旅游 + ”融合发展水平不高。旅游与红色革命体验式教育培训产业融合度不够,存在社会化培训机构少、接待能力不强、培训内容单一、受众面窄、红色培训市场缺乏有效监管等问题;旅游助力脱贫攻坚有待进一步加强;“旅游 + ”融合性产品匮乏;工业旅游几乎是空白;具有榆林特色的旅游产品研发水平低,品种单一、文化内涵不足、附加值低、科技含量弱、缺乏龙头企业。旅游开发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矛盾日益凸显。特别是文化旅游与科技的融合不足,主要表现在遗产的开发保护手段单一,文化旅游产品缺乏科技感。

四是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有待完善。部分景区道路与干线道路连接线技术标准低,随弯就弯,旁山临河,通行不畅,车辆颠簸,耗时费心;乡村旅游公路建设和维护水平有待加强,旅游客运能力弱,缺乏旅游专线,出租车运力不足且服务不佳,发展全域旅游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尚未解决;旅游酒店接待水平有限,住宿设施结构单一,缺乏成规模有特色的酒店,服务水平有待改善;城区道路交通拥堵,旅游停车场和自驾游营地建设滞后,停车位严重不足,火车站周边停车管理有待进一步优化;智慧旅游建设缓慢。

五是综合目的地宣传营销力度有待加强。同旅游发达地区相比,我市还存在宣传手段不够灵活,运用新媒体能力差,旅游市场开发度低、旅游营销专项资金投入不足、旅游景区文化内涵挖掘不深、社会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尤其缺少将 稀缺性旅游资源作为旅游综合目的地在国家级权威媒体上宣传的手段;旅游综合目的地整体营销规划方案制定工作滞后,景区景点宣传单打独斗,未形成合力。

五、科技、文旅融合助推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的建议

榆林目前处于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初期,也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市外发展旅游业的轨迹看,这一时期政府的主导是根本和基础。因此,政府近期要着手的主要工作在于提高认识、理顺体制、科学规划、增加投入、优化环境、强力营销、宜融则融等七个方面。

(一)提升文化旅游发展认识

一是多渠道寻求良策。市领导和地方政府领导“向旅游发达地区取经”,经常专程去著名景点、著名旅游地区考察与学习经验;“向互联网—Internet取经”,多关心旅游信息,多关注旅游动态,同时结合我市实际,探寻旅游发展良策;“向地方专家与旅游企业取经”,经常召集熟知地方家底的地方政府官员、旅游企业人员以及文物、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地方知名人士出谋划策,共同商讨我市各地方的旅游发展大计;“向学者取经”,经常邀请旅游知名专家到我市考察并出谋划策。

二是确立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应当转变以经济效益衡量区域发展唯一衡量指标的观念,要意识到旅游带来的效益不仅仅是经济效益,除此之外还有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充分认识认识旅游业的产业属性是“低碳产业”、 “劳动密集型服务业”、 “高关联性和带动性产业”,发展旅游业符合低碳、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项可以有效拉动就业,有效拉动众多相关产业发展的服务业。

三是大视野谋求大发展。应该以大视野去发展旅游,去追求经济效益之外的大发展,通过发展旅游改善投资环境、提升我市形象、促进历史遗址的保护等。重视旅游的“窗口”作用、增加居民幸福感的作用,提高文明程度、改善民生福利的作用等。因此,要以大视野、大规划、大投入,把旅游业作为我市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产业进行精心培育。目前,我市旅游发展相对于周边城市虽然滞后,但是我市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巨大的财力支撑、不俗的旅游开发潜力以及很足的发展后劲。目前,旅游开发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交通优势齐备,只要抓住政策机遇、产业发展机遇,增加投入,加大宣传,乘势而上,完全有能力实现全域旅游跨越式发展。

(二)完善和加强机制体制建设

一是成立“全域旅游协调领导小组”。由市委或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有关领导为副组长,组织成员为各县区主要领导、市发改委、财政局、住建局、国土局、文旅局等部门的主要领导,负责全市旅游发展、统筹协调、产业促进的政府职能部门,行使规划、决策、立项、融资、建设、营销、监管等重要旅游行政管理职能。各县区可结合本地旅游发展的实际比照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统筹协调本县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

二是在4A级景区、拟重点开发景区设立景区管委会,副县级编制,便于协调、组织工作。同时给4A级景区、拟重点开发景区相应的人员、编制、经费。

三是强化文化旅游行政部门职能。强化旅游行政部门在宏观调控、发展规划、宣传促销、市场监管、环境营造等方面的职能。加强市、县两级旅游行政队伍建设,为促进旅游业发展提供组织和人员保障。各级政府要对旅游管理部门予以大力支持,给编制、给人员、给经费。

四是建立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目标责任制。以建设西部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为总体目标,逐年、逐级分解旅游产业发展指标,制定各单位的旅游目标责任制,列入各部门、各级政府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指标体系。将“旅游发展业绩”作为年度业绩考核时的重要内容,纳入到我市各级官员的业绩考核体系中来。

五是积极培育文化旅游企业。以产权改革为核心,推进旅游景区事业单位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形成多元化的旅游所有制结构;通过旅游产业的企业化发展,组建专业化的旅游景区管理公司,或通过委托经营的方式提升旅游景区的管理水平;打破县区、行业、所有制界限,培育旅游市场主体,鼓励优势旅游大型企业优化整合资源,走集团化发展道路,成立榆林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采取相应措施扶持旅游特色中小企业的专业化发展,形成多种形式的旅游经营格局。

(三)重视和落实文化旅游规划工作

一是完善旅游规划体系。旅游发展需要科学的文化旅游决策。因此,我市以及各地乃至旅游景区的发展都需要相应的旅游规划引领。集全市之力,通过委托、竞标等形式组织国内外著名的旅游专家、旅游学者、旅游规划编制单位旅游专家,同时邀请熟知我市旅游家底的“本土专家”,共同编制和修订旅游规划,形成从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到控制性详细规划,再到修建性详细规划等一系列完整的规划。

二是高度重视规划的评审与执行。严格把关,确保旅游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规划起点要高、思路要好、可操作性强,并能够有效挖掘地方文化,实现科技、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规划经市县(区)人大审议后以市县(区)政府令形式出台,应具有行政效力,不得随意更改,同时加大对规划实施的监督力度,防止盲目开发和低水平建设。

三是组建文化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引进国内高学历人才、高水平文化旅游规划专家,组建我市文化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针对我市文化旅游发展进行科学研究和规划设计。

(四)建立和完善旅游发展投融资机制

一是加大旅游发展支持力度。完善和实施贷款贴息、项目补贴、资本金注入、减税等旅游发展优惠政策。为旅游业发展和旅游目的地的建设与管理提供财力支持,加大立项力度,大手笔、高起点建设一批、立项一批、储备一批,以项目带动投资,以投资促动项目。

二是设立旅游发展专项经费。从市财政收入(1%-3%)和各县财政收入(2%-5%)中划拨旅游发展经费,市财政从2021年起预算旅游发展专项基金10亿元,并逐年递增。用于资助资金困难的地区、景区加强旅游建设,奖励优秀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全力投入西部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和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

三是实施“旅游建设百亿工程”。近10年内,政府至少投入100亿,通过政策激励、项目带动等相关措施,撬动民间融资200亿元,用于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旅游道路铺设、旅游企业建设、旅游环境改造、旅游营销宣传、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旅游人员专业技能培训、旅游商品开发等方面,全方位提高我市旅游发展和建设水平。

四是扶持高潜力项目。对拟立项、新立项旅游产业发展相关项目,政府做好“三通一平”工作,同时兼顾环境治理与保育投资工作。比照“振南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办法,经费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五是扶持贫困地区。市上要对南六县在旅游发展资金方面进行倾斜,对一些具有开发基础和开发前景好的景区和景点给予资金方面的直接支持。在南六县的旅游投资上,市上投资80%,县区投资20%,获得的旅游收益二八分成;在北六县的旅游投资上,市上投资20%,县区投资80%,获得的旅游收益三七分成。

六是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文化旅游业。按照 “一矿带一业”的模式,并作为能源型企业准入标准和要求,精选骨干企业,在政策、资源配置方面给予一定激励,鼓励和引导能源型企业投入到文化旅游开发与建设之中。

七是多元化融资,提高融资效率。尽快消除体制性障碍,放宽市场准入,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和境外、市外资金进入。鼓励国内外大型企业从旅游资源开发、城市旅游运营、交通、环保、住宿餐饮等不同领域进入我市旅游行业经营活动。简化审批手续、强化服务意识,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开辟绿色通道。在高新区建设旅游投资“孵化器”,推行“一楼式办公、一口式收费、一站式服务、一条龙审批”程序。

(五)优化和提升文化旅游发展软环境

一是优化投资软环境。以西洽会和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为契机,加强项目对接,鼓励社会各方采取特许权、运营权、景区门票质押担保融资、林权和集体土地承包权投资入股等多种形式开展文化旅游融资活动,以多种形式参与我市旅游景区、企业的经营活动。

二是注重文化旅游氛围的塑造。改善景区景点存在较多的问题,如厕所少、停车不便、公共休息设施少等基础设施不够健全现状,大力整治景区周边过度吵杂以及过度商业化问题,打造良好的旅游意境,塑造文化旅游特有的氛围。

三是提升社区居民文明素质。参照“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标准,制定居民文明行为规范,通过进社区宣传,进广场宣传,对不良行为的监督、批评与教育等形式,塑造良好的居民形象;定期举办“市民大讲堂”、文明礼仪知识讲座、旅游相关产业人员(公交、的士、长途汽车司机、旅行社人员、酒店人员等)普通话培训等活动;大力宣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规范市民文明行为,提高友好度,强化旅游形象宣传意识;在电视频道设立公益广告,宣传文明行为,提升市民文明素养。

四是交通干道景观优化。对我市周边高速路、主干道进出口和通往景区道路沿线实施景观优化工程。重点是路面通行条件、交通安全、抗灾能力和道路两侧环境综合治理,优选树种建立景观带,清除占道经营,拆除违章建筑,达到交通,设施完备,环境优美,实现交通干线“畅、洁、绿、美”。

五是重视现有景区升级。资助、扶持重点旅游景区开发与转型升级、重大项目建设,对创A景区、景点或者升A景区、景点给予特别奖励。特别是集中财力、物力创建5A级景区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六)多渠道旅游市场营销与形象推广

一是强化“大营销”意识。立足培育旅游城市品牌,在整体上提升榆林美誉度,改变外界对于榆林的刻板印象。坚持“政府树形象,企业做市场,多元共参与”的原则,要“舍得大投入、选好大媒体、举办大活动、创意大手笔、构建大网络。”

二是市场连环引爆。以重要事件为契机,利用“大事件+大项目”进行“借势-谋势-造势”连环引爆营销。借助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西洽会、煤博会等重大节会机遇,借势进行营销冲击,且要加大对事件市场后续效应的关注。积极申请、推进国际、国内对我市旅游资源级别、旅游景区星级的认定,积极申请与承办区域性的、国内甚至国际性的大型会议、活动或大型体育赛事,并积极筹划新活动,如百米剪纸、千人唢呐、万人秧歌等。大手笔谋划大项目,如红碱淖、统万城等,打造成我市的龙头旅游景区,同时邀请国内外主流媒体进行参观、报道甚至拍摄专题片,并在我市、周边城市及国内大城市媒体上宣传,充分发挥大项目带来的市场吸引效应。

三是媒体营销与巡游。“眼球经济”时代背景下,通过各种渠道与方法,包括投放广告、拍摄旅游专题纪录片、拍摄形象宣传片等形式,提高媒体关注度,让媒体青睐榆林、走进榆林、传播榆林、宣传榆林。在国内、中央等主流媒体重磅投放榆林旅游广告,强势推广榆林旅游及榆林的正面形象;针对不同客源市场的具体需求,开展不同主题的大巡游活动,如“匈奴故都”大巡游、“榆塞长城”大巡游、“陕北文化”大巡游等。

四是网上展示与推广。改版现有的榆林旅游网,鼓励和引导企业、景区网站的建设,在此基础上整合区域内的旅游网络营销资源,建立榆林统一的“榆林之旅”旅游信息网,提供优质的旅游信息服务。健全旅游者信息调查制度,建立旅游咨询服务机构,及时把握旅游者需求动态,引导有序旅游。尽快建立由宣传层、服务层、信息层和系统层四层结构组成的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DMS)。高水平展现我市特色和人文关怀,扩展、完善其展示与交互功能,创新其预订与交易功能,形成我市完善的目的地营销网络系统。

五是营销经费递增与运作。以政府营销大投入带动社会营销多渠道汇集投入,实现营销经费多渠道来源的“倍增效应”;建立“政府+企业+景区+营销公司”的多方共谋营销、共筹经费、共享成果的营销机制。预算“榆林市旅游发展营销专项基金”5000万元。根据年度游客接待数量及人均促销经费,实现政府旅游宣传促销经费投入年均递增10%-20%。

六是形象塑造与推广。要正确凝练、表达和解读榆林旅游形象,设计相关logo,针对不同市场提出相应宣传口号,不断强化和凸显榆林的文化旅游特色。通过一系列的国际性会议、标志性事件(特别是旅交会、西洽会、煤博会),应用讲解、文字、视频等全方位宣传手段,把榆林在中国的地位、特色做足,要使榆林在中国旅游舞台上举足轻重。既要重点突出,又要特色鲜明;既要广泛宣传,又要重点突破;既要大张旗鼓,又要成绩斐然。

七是品牌包装与宣传。加强对榆林旅游品牌的包装、策划和宣传。重点推广四大文化品牌并打造十三大旅游产品品牌。四大文化品牌:匈奴、边塞、长城、黄土,形成匈奴文化基地、黄土文化基地、边塞文化基地、长城文化基地。三大国际旅游品牌:匈奴故都游、隋明长城游、陕北民俗游。十大国内旅游品牌:统万城、红碱淖、杨家城、白云山、沁园春、东方红、三十里铺、杨家沟、黄河峡谷、榆塞长城。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旅游精品、名牌产品的宣传促销力度,广开宣传促销渠道,不断提高榆林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支持旅行社按照“规模化经营,网络化发展”的原则,在主要客源地建网布点,拓展市场。完善旅游促销手段,实现促销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充分利用影视、报刊、互联网等宣传媒体,开辟旅游宣传专栏,提高旅游宣传覆盖面,增强旅游宣传实效。

(七)融合发展推动全域旅游共建共享

一是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

的理念,全面推动文化、文物、旅游在理念、职能、产业、市场、服务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发展,持续提升文化旅游供给能力、综合效益和服务质量,加快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市建设。

二是建设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建设一批有榆林历史底蕴、榆林地域特色和榆林文化内涵的旅游线路、旅游目的地,策划培育沿长城、沿黄、转战陕北三条精品旅游线路,打造靖边龙洲丹霞、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明长城三十六堡、沿黄“1号公路”等龙头景区、文旅综合体,主动融入周边旅游圈, 积极培育和创建5A景区和4A景区,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

三是重点支持演艺、影视、出版、动漫等与文化旅游融

合,开展文化体验旅游。通过实施“文旅+科技”战略,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与体育、农业、教育等领域和行业融合发展,衍生文化旅游新业态新产品。

四是做大做强红色革命教育培训产业。尽快成立红色培训发展领导小组,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规范和监管我市红色培训市场;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力,对符合办学资质的社会机构给予准入资格,增强我市红色培训接待能力,拓展红色培训市场,丰富培训课程;着力推进杨家沟景区国家级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尽快实现接待和培训功能。

五是促进旅游与农业、交通、工业等融合发展。大力开发具有陕北风土人情的乡村旅游线路,重点做好旅游扶贫工作。尽快改善沿黄公路与沿线村庄、景点间连接道路通行能力,强化配套设施建设,打造好这条造福沿线群众的脱贫路和致富路。大力发展我市旅游交通环线;依托陕煤集团、榆能集团和新能源项目,开发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争取将我市列入“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将 5 大革命旧址联合创建为“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积极开发冬季旅游项目,打造特色冰雪运动,让旅游淡季不淡;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着力打造健康旅游、中医药旅游、养生养老旅游等健康旅游新业态;按照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处理好旅游开发和历史文化遗迹保护的关系,注重保护古村落、古寨子、古驿站、古镇整体风貌。

六是通过融合加强旅游产品附加值。深入挖掘我市历史文化、地域特色文化、民俗文化、传统农耕文化内涵,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园、 创新空间的技术和创意优势,扶持一批地域特色突出的土特产品龙头企业,开发一批创意十足、科技含量高的旅游商品和旅游纪念品,吸引一批特色餐饮名吃生产企业来榆林投资。

七是强力推进智慧旅游建设。积极开展旅游基础信息普查采集工作,全面掌握全市旅游信息;积极推进智慧景区、智慧旅行社、智慧饭店建设,逐步建立集交通、气象、治安、客流信息等为一体的旅游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涉旅场所免费 Wi-Fi, 通信信号、视频监控全覆盖,主要景区实现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实时信息推送功能;进一步提升榆林市旅游质量监督所 24 小时投诉热线服务水平,为来榆林游客提供全面及时的信息咨询和投诉服务。


(市政协教科委)

供稿: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
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       联系电话:0912-3598656       传真: 0912-3598676
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09011148号-1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访问人次:3346539

执行时间2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