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围绕“五心” 服务大局 创造性地做好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
榆阳区委书记 苗丰
(2014年9月29日)
在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之际,市委召开纪念大会和政协工作会议,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安排部署新时期榆林政协工作,这对于统一全市干部群众思想认识,凝聚打造榆林经济升级版强大合力,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力量,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和制度基础。榆阳区人民政协工作,扎根于榆林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具有五个方面的鲜明特点。一是底蕴深厚、大气包容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精神。榆林古城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榆阳大地吸纳了不同地域、民族、渊源、时代的文化滋养,积淀了富有包容性、开放性、融合性的人文底蕴,孕育了崇尚团结、民主、平等、和谐的社会氛围。二是广泛深远、团结一心的爱国统一战线。榆阳是统战大区,区内多个党派、团体、民族、阶层和各界人士长期共存、肝胆相照,形成了大团结大联合的爱国统一战线;一批知名人士、社会团体以及港澳台胞、海外侨胞的影响力远播海内外。三是人才辈出、群贤毕至的知识分子群体。从古至今,榆阳不仅涌现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历史先贤和革命志士,而且在各条战线上培养和汇聚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他们大都有着深厚的爱国爱乡情怀、积极的参政议政热情,构成了人民政协的坚实基础和宝贵智库。四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强大合力和广阔平台。榆阳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凝聚了万众一心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丰富和拓展了民主协商的政治舞台;改革开放大潮中成长起来的一大批民营企业家,成为了人民政协的重要力量。五是围绕中心、奋发有为的政治品格和优良传统。坚持党的领导、顾全发展大局,同向同心、同力同行,是历届区委、区政协一脉相承的优良传统。政协谋发展、献良策、聚民心、促和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历史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习总书记指出,要推进人民政协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如何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榆阳实际,创造性地做好新时期政协工作,我们有几点认识和思考,概括起来就是“政治上同向同心、事业上围绕中心、工作上紧贴民心、广泛聚力凝心、处处真诚关心”五句话。
政治上同向同心,就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人民政协制度的政治自信。长期以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历届区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始终把做好政协工作,作为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性任务,以丰富的基层实践,增强了人民政协的制度自信。面向未来,我们要认真领会习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一个重大判断、一个基本定性、一个战略任务”重要论述的深刻内涵,立足县区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主渠道作用,不断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全力推动榆阳政协事业蓬勃发展。
事业上围绕中心,就是始终围绕加快科学发展第一大事开展政治协商。加快发展是榆阳永恒的主题,也是政协事业的第一要务。要贯彻落实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政治协商工作的办法》,健全党委、政协、政府不同层面与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政治协商机制,共同抓好榆阳改革发展的大事。要主动与政协多沟通、多商量。将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事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决策、重要规划制定、重大项目论证等方面,主动向政协问政问计,凝聚共识、科学决策。要认真向政协出题目、搞调研。近年来,围绕产业转型、园区建设、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防控民间融资风险、煤炭资源开采环境保护、农村土地流转和美丽乡村建设等课题,区政协献了良策、出了实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充分发挥政协智囊团、人才库的作用,开展调查研究和专题协商,形成党委点题、政协调研、政府采纳的工作格局。要放手给政协交任务、压担子,支持政协班子上一线、抓落实,在区级领导包乡镇、包项目、包信访案件、抓考核、抓督查、抓抢险救灾等方面,让政协班子的同志都能挑起重担、独挡一面。
工作上紧贴民心,就是始终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站稳群众立场做好政协工作。近年来,区政协在民主评议、四城联创、扶贫济困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针对政协委员广泛呼吁的改善儿童就医环境问题,我们全面深化医改,组建榆阳公立医疗集团,推进全区医疗资源优化配置、统筹发展;针对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城区择校问题,我们实行了划片就近入学和阳光招生改革;在这两件民生大事上,政协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要高度重视政协社会接触面广、对社情民意了解多的特点,广集民意、广纳民智,把党委的正确主张和科学决策,转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转变为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
广泛聚力凝心,就是发挥人民政协统战优势,凝聚全社会改革发展正能量。人民政协坚持大团结大联合的方针,具有很强的社会感召力和凝聚力。近年来,榆阳政协充分发挥密切联系民主党派和党外人士、广交各界朋友的优势,在推进能化工业转型升级、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文化事业破题发展、社会民生保障改善等工作上,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特别是在统一战线、文史研究等工作上,主动作为,挑起大梁,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张季鸾先生陵墓迁归故里的事情定下来后,由区政协具体牵头落实,经过不懈努力、多方协调,顺利实现搬迁。我们还要整理出版张季鸾文集、成立张季鸾新闻思想研究会、筹建张季鸾纪念展馆;近期,又启动邓宝珊将军故居桃林山庄修复工作,打造邓宝珊将军纪念馆,搭建促进两岸三地经济文化交流的新平台,开辟统一战线工作的新渠道。我们要继续把政协作为统战工作的重要途径,深入研究更好发挥政协界别作用的思路和办法,扩大团结面,增强包容性,汇聚群策群力干事业、同心同德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处处真诚关心,就是肝胆相照、全心全意为政协工作创造良好环境。我们高度重视政协班子和委员队伍建设,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和气度,放手政协从卫生教育、文化艺术、商业企业等领域,将一批代表性强、议政水平高、群众认可、德才兼备的优秀人士吸收到委员队伍中,不断提高政协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充分尊重和发挥委员主体地位,大力支持政协专委工作,特别是文史工作,在推出《榆阳文史》《榆林记忆》《榆阳英才》《榆阳民俗》等文史精品后,今年启动《榆阳文库》编纂工作,着力打造文化精品工程。全力保障政协机关运转和委员履职尽责,在办公条件、工作经费、提案办理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认真解决委员工作生活困难,严格执行党外干部选拔使用规定,择优提拔交流政协机关干部,切实打造政协委员之家、团结民主之家。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
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 联系电话:0912-3598656 传真: 0912-3598676
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09011148号-1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访问人次:3985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