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调研形式 提高建言献策水平
绥德县政协 耿苗
为了更好地履行政协参政议政职能,提高建言献策水平,使政协所提意见和建议纳入到党委政府的决策程序,进而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绥德县政协积极探索,创新建言献策形式,不断提高调研成果的转化率。
为了使调研课题更具针对性,建言献策更具实用性,县政协根据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的安排,紧紧围绕全县的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认真选择调研课题。各委室所选课题提交主席办公会,经讨论审查后最终确定调研课题。如能否把苹果产业作为全县的主导产业、如何发展苹果产业,一直是困扰县政府的大问题,也是我县苹果适宜种植区的群众能否真正发展致富的民生问题,于是经科委将“全县苹果产业的发展”作为一项重点调研课题。针对撤点并校以来农村学校锐减,农村孩子就近入学问题凸显的现状,机关办公室又将“农村孩子就近入学难”作为调研课题。还选择了城区环境污染严重、部分惠农政策得不到落实、问题食品危害百姓健康等群众反映强烈、党委政府应该解决的民生问题。这些课题的调研既体现了政协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也切实对问题的解决起到了积极作用。
为了提高调研质量,增强调研实效,每个调研课题都由一名政协领导担任组长,并全程参与调研。抽选与课题相关且具有专长的政协委员,邀请相关部门的业务骨干参与调研,形成政协领导、委员、专家、机关工作人员“四结合”的调研队伍。其次,制定了科学有效的调研方案,明确调研的目的、对象、范围、方法、步骤和时间,确保整个调研活动高效有序进行。在调研中采取听取汇报、实地查看、集体座谈、个别访问、抽样调查等多种形式,全面收集“第一手”资料。在对民族英雄韩世忠的调研中,我们邀请了全县两位知名文化人参加,通过与县一步岩(韩世忠庙)文化旅游促进会同志的集体座谈、前往韩世忠的墓冢所在地苏州进行实地调研、与撰写过《追念蕲王》《韩世忠传》两本著作的作者刘汉腾、戈春源进行个别访谈等多种形式、多个视角全面了解韩世忠的相关情况。可行的调研方式、扎实的调研作风为提高调研的实效性打好了基础。
为了使所建之言、所献之策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和影响力,县政协转变履职思维,创新调研形式,陆续为4个委室分别配备了专业摄像机、照相机、录音笔,对调研过程进行了全程影像记录。同时邀请县宣传部、电视台的专业人员对机关干部进行摄影、摄像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干部的业务能力。在苹果产业的调研中,我们用影像真实地记录下全县苹果生产产前、产中、产后的相关情况;在农村孩子就近入学难的调研中,记录下了撤点并校后农村学校人去楼空、荒草丛生的景象;在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调研中,记录下了村镇医务人员捉襟见肘、农村卫生室形同虚设的现状。在走访调研中,我们更注重倾听群众的心声与渴望,提到孩子上学的问题,四十铺的一位农民说:“为了供娃娃念书,在城里租房赁窑,不仅经济负担重了,家里的土地也撂荒了。”在了解农村土地流转情况时,中角乡前坪村书记胡文化忧心忡忡地说:“今年我共投入了2万元翻地,免费给村民果苗、化肥,但他们还是宁愿务工也不愿种地,我一个人哪管理得了流转回来的这几百亩土地?”面对镜头,老百姓更愿意将自己的困惑与想法表达出来,期望通过镜头将他们意见和建议传达给党委政府。这样的调研形式,在生动、详细、全面记录调研过程的同时,也提升了群众参与政协工作的积极性和广泛性,充分发挥了人民政协作为老百姓和党委政府连心桥的作用。
为了使调研报告更生动详实,提高调研成果的转化率,将过去的“读”调研报告转变为“看”调研报告——把调研报告制作成专题片。机关先后购置了投影仪、视频非线编辑系统、录音系统,装修了录音室,抽调了相关专业的工作人员。以调研报告为蓝本,撰写调研专题片解说词,力求语言简洁、观点鲜明、层次清晰,更具画面感。在专题片的制作过程中,从视频资料的挑选到背景音乐的选择,从解说词的配音到后期的特效处理,均由机关干部独自完成,力争使视频与解说词之间更契合,画面与画面之间衔接更紧密,使专题片能更好地展现调研的目的与成效。
调研形式的转变,专题片的播放,引起了党政主要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使得更多调研成果被政府部门和有关单位转化应用,更多的建议、意见进入党委、政府的决策程序。《对人才短缺和断层问题的调查》引起了党政领导和组织部门的重视,不久后,全县通过统一考试,公开招聘等方式,招聘各类人才400多人,大胆选拔任用了一批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年轻干部,缓解了各个系统人才紧缺的现状,也有力地促进了全县人才队伍的壮大和发展。《对民族英雄韩世忠的调研与思考》播出后,县委主要领导前往一步岩蕲王庙进行了专题调研,讨论相关规划、建议,并把对一步岩蕲王庙的前期规划设计列入了2014年全县的政府工作安排。《关于苹果产业发展的调研》专题片,引起了县农业部门和各乡镇的高度重视,纷纷索要碟片以供他们工作中学习参考。调研专题片的制作,不仅开创了政协调研报告新的表现形式,也大大提高了政协所建之言、所献之策的说服力和影响力,提高了调研成果的转化率,为政协履行职能找到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
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 联系电话:0912-3598656 传真: 0912-3598676
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09011148号-1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访问人次:3985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