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经验交流您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栏目 >>经验交流

朱明国:协商民主越来越成为解决难题的更好选择

编辑:admin     来源:南方杂志    点击数:645次     时间:2014年07月01日

“广东政协现象”如何创新?“敢讲善言”的政协委员队伍怎么打造?政协应当如何给力广东“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日前,本刊记者专访广东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朱明国,一问究竟。

主动打捞沉默的声音

   “如果我们不主动‘打捞’,太多的声音沉没,就会导致积怨的加深和矛盾的激化,甚至出现极端行为。”

   《南方》:您提出政协应该“打捞沉默的声音”,如何理解?

   朱明国:所谓“打捞沉默的声音”,就是要特别关注弱势群体的声音。因为在大部分“沉没的声音”背后,都可能有未被满足的诉求,都有被压抑、待纾解的情绪。事实证明,许多极端的维权事件,都始于这些被忽视的声音。如果我们不主动“打捞”,太多的声音沉没,就会导致积怨的加深和矛盾的激化,甚至出现极端行为。

   《南方》:如何“打捞”这些声音?

   朱明国:群众的呼声和诉求就是我们参政议政的动力。为了真正“打捞”到沉默的声音,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政协组织、政协委员和界别联系群众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民政协反映社情民意的工作机制,拓展开展群众工作的办法和途径。要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鼓励委员深入社区和社会底层,与群众面对面地交流,听取群众最真实的心声,将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求,通过政协这个制度性平台及时反映给党委、政府,力求促进问题的解决,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长久稳定作出政协的贡献。

   《南方》:广东政协委员一直“敢讲善讲”,怎样进一步打造一支敢于履职、善于履职的委员队伍?

   朱明国:一是强化委员学习培训。十届省政协以来,我们连续举办了13期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培训班。新一届政协将继续举办提高委员参政议政能力培训班。在开展政治学习的同时,学习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方面的知识,通过不断完善学习规划,创新学习形式,丰富学习内容,努力提高政协委员的政治素质和履行职能的能力水平。

   二是健全履职考评和激励机制。九届、十届政协以来,省政协为充分调动委员履职的积极性,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对增强委员责任感和使命感,调动委员履职的积极性发挥了积极作用。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有关规定,充分发挥政协委员在本职工作中的带头作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和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

   三是加强政协机关建设,为委员履职创造良好条件。


给力“两个率先”

   “新一届省政协,要切实增强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着力探索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南方》:“广东政协现象”(如,首创政协全会即席发言、党政一把手督办政协委员提案、从制度上保证委员“说了不白说”、打造一个“委员和官员面对面”的平台、特聘台侨委员,等等)全国有名。今后几年,广东政协还将在哪些方面推进制度创新?

   朱明国:这几年,省政协着眼新实践新发展,把创新理念贯穿于履行职能的各项工作和各个环节,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和工作领域,创新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拓展工作广度和深度,使人民政协工作与时俱进,充满生机活力。我们探索完善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程序设计,探索完善履行职能的新形式新途径,探索完善政协委员履行职能的激励约束机制,探索发挥政协界别作用的新机制新举措,探索新时期政协港澳台侨工作的新载体新平台……这些举措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得到省委的充分肯定。

   今年,省政协要在继承和延续前几届成功做法的基础上,把继承发扬与改革创新结合起来,不断推进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中共十八大和全国政协会议对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作出了重要部署,对人民政协发挥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新一届省政协要切实增强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着力探索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要深入贯彻实施省委《政治协商规程》,不断完善政治协商的运行机制和工作程序,使协商民主更具程序性和实效性。要积极推动《规程》实施细则的出台,使政治协商的成效更明显,作用更为突出。同时,要积极探索履行职能的新方法、新形式、新途径,使人民政协充满生机和活力。

   《南方》:政协在广东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过程中应该发挥什么作用?

   朱明国:习总书记在视察广东期间,对广东提出了“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殷切期望。人民政协的各项工作必须体现这个总目标的要求,围绕这个总目标去展开。

   近期内,我们将按照“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人民政协智力密集、联系广泛、渠道畅通的独特优势,围绕我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问题,包括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自主创新,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文化强省、建设幸福广东和美丽广东等课题,开展专题调研、专题议政、专题协商、专题视察和专题研讨,切实履行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委员的提案、反映的社情民意也要围绕“三个定位、两个率先”建真言、谋良策。


解决难题的更好选择

   “通过协商达成共识、形成决策,已越来越成为解决难题的更好选择,成为世界民主发展的一种趋势。”

   《南方》:近年来,协商民主不断取得新突破、新发展,我们应当如何解读这些新发展以及其对中国政治、社会等各方面的影响?

   朱明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中国共产党十八大首次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十一届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所作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出,人民政协要丰富协商形式,完善协商制度,拓宽社会各界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和平台,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这一系列论述,显示出中国执政党推进协商民主之决心,表明中国协商民主开始向前迈出坚实的步伐。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处理社会问题等方面的任务比较繁重。各方的诉求就其角度看都有其一定的合理性,靠“刚性”指令和表决难以有效解决,许多诉求的均衡、妥善解决,需要人们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妥协、相互包容。通过协商达成共识、形成决策,已越来越成为解决难题的更好选择,成为世界民主发展的一种趋势。

   《南方》:为什么这么说?

   朱明国:协商民主强调社会各界和公民自主而理性地参与,通过协商达成共识、形成决策,使公民在政府决策、政府施政、社会治理等各个环节获得更多的参与权。协商民主既关注决策的结果,又关注决策的过程,拓展了民主的深度;既关注多数人的意愿,又关注少数人的诉求,拓宽了民主的广度。充分发挥协商民主,有助于决策的正确性和合理性,有助于形成全社会的理解与共识,有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认同感和信任感。可以说,推进协商民主在协调各方利益、解决社会发展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等方面大有可为,可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性质,共产党领导是保证,参与协商各方各界具有广泛性、代表性和社会认同性。协商民主在政协形成制度平台、解决渠道和人文环境,具有重要的利益表达、维护稳定、社会整合等独特功能。这种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符合中国国情,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我相信,随着协商民主的发展,会大大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利用协商平台,在现有制度框架和程序规范内,理性表达意志,充分行使民主权利,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当家作主。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
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       联系电话:0912-3598656       传真: 0912-3598676
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09011148号-1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访问人次:3985009

执行时间2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