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正能量聚集起来传递出去———重庆市政协开展“委员传递正能量”履职实践活动纪实
★核心提示
在重庆市委领导和市政府支持下,市政协积极搭建平台、拓展议题、创新方式、畅通渠道,鼓励委员们通过热烈而不对立的讨论、真诚而不敷衍的交流、尖锐而不极端的批评,寻求最大公约数、增进最大共识度、形成最大凝聚力。重庆市政协主席徐敬业提出,在共筑“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党委的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的工作就应该跟进到哪里,正能量就应该传递到哪里。
重庆市大渡口区跳磴镇山溪村村民伍杨伟是个种菜“老把式”。“现在好了,菜摘下来直接进超市,销路和价格都有了保证。”伍杨伟口中的好消息来自大渡口区政协企业服务队的贴心服务。
此前,企业服务队下来收集情况时,村民反映蔬菜销售不畅。作为服务队队长,区政协委员、区工商分局局长卓永东特别邀请超市实地参观考察,和村民座谈交流,最后促成各超市与专业合作社签订“农超对接”意向性协议书。在大渡口区,这样的政协专业服务队共有8支。
这是重庆市政协开展的“委员传递正能量”履职实践活动中的一个事例。2013年7月以来,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庆市政协开展“委员传递正能量”履职实践创新活动,鼓励和引导委员深入界别、联系群众,以实际行动广泛传递正能量,为“科学发展、富民兴渝”贡献力量。对此,重庆市政协主席徐敬业表示,“在共筑‘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党委的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的工作就应该跟进到哪里,正能量就应该传递到哪里。”回应时代关切创新履职方式
当前,面对深刻调整的利益格局、纷繁复杂的利益诉求,政协履职实践如何更好地传递正能量?在重庆市委领导和市政府支持下,市政协积极搭建平台、拓展议题、创新方式、畅通渠道,鼓励委员们通过热烈而不对立的讨论、真诚而不敷衍的交流、尖锐而不极端的批评,寻求最大公约数、增进最大共识度、形成最大凝聚力。
1月21日,重庆市政协四届二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大会,20位委员作大会发言。当天,700多位到会委员发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市长黄奇帆等市领导和大家一起端坐会场,全程认真听取委员发言。20篇发言,市领导当场批示22件次。
市政协常委会议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每次常委会议,都邀请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参加;增设自由发言环节,常委们可以更加充分地发表意见;会后,将情况及时整理形成综述,报送市委、市政府。
“更具开放性的建言议政方式,使政协工作少了‘自拉自唱’的担心,多了集智聚力的信心。”市政协农业委主任王义北说,现在委员履职更积极、更认真、更投入,履职水平也自然“水涨船高”。
此外,重庆市政协将民主协商寓于提案办理全过程,探索建立“先协商后立案、先协商后办案、先协商后结案”的提案办理协商工作机制,提升了提案办理协商实效。
联系服务群众凝聚强大合力
“作为界别群众的代表,政协委员就是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重庆市政协强调,从群众中来,不仅指委员来自群众,更指委员要把群众意见建议和各种诉求收集起来,反映上去;到群众中去,就是要向身边群众准确说明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正确影响和引导群众,传递正能量。翻阅市政协的《社情民意》,每一期都明确了报送的领导和部门,标明报送者的名字和职务。今年前3个月,市领导就批示了13期。
“2009年申请助学贷款,3年多还没办成。”去年,“涪风论坛”上一则长江师范学院学生的网帖引起人民银行重庆涪陵中心支行的关注,就此深入8所高校进行调研。看到调研报告,渝北区政协委员、人民银行重庆营业部干部胡伟意识到其重要性,迅速以社情民意信息报送市政协,市政协上报全国政协,反映助学贷款额度低、偿还期短,并受贷款指标和集中办理限制,影响部分贫困学生的学业和就业。中央领导对此作出重要批示,教育部、国家开发银行等专门来渝调研,并提出具体改进意见。去年,九三学社重庆市委经过深入调研,提出了有关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集体提案。市政协、提案者及市交委等充分沟通协商,协力推动实施绕城高速公路内公交覆盖工作,新增公交线路87条。其中“公共交通一小时免费·优惠换乘”建议被采纳并实施后,一年内惠及2.9亿人次,为市民节约出行成本4.9亿元。
紧扣富民兴渝自觉服务大局
重庆市政协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紧密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认真履行职能,聚焦改革发展重大问题积极议政建言。
2015年和2017年,全长309公里的成渝高铁、全长240公里的渝万(州)高铁将相继建成投运。如何迎接即将到来的高铁时代?重庆市政协经济委牵头,协调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民主党派、沿线10个区县政协共21个单位参加,历时5个多月,围绕成—渝—万经济走廊发展深入调研,最终形成了一批重要成果,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充分肯定,将在重庆“十三五”规划中得到充分运用。
市政协委员、市建筑节能协会执行会长曹勇为完善《关于尽快出台地方激励政策,进一步推动重庆绿色建筑发展》的提案,远赴上海、江苏、浙江调研,并与市建委、设计机构、建设单位以及普通市民等多方交流。让他高兴的是,后来出台的《重庆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采纳了他多条建议。
随着委员履职实践活动深入推进,以市政协统一组织为主干,以各专委会特色活动为分支,以各位委员履职实践为花叶,一个凝心聚力、共促发展的生动场景已在巴渝大地铺展开来。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
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 联系电话:0912-3598656 传真: 0912-3598676
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09011148号-1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访问人次:3985013